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一次性醫用降溫冰袋,該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袋體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口和下部密閉封口。在袋體上部密閉封口一端的側面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空心導管頂端設有管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適應性和舒適感好。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按照不同的型號規格批量生產和儲備,袋體簡潔美觀,制冷快,冰凍后形狀規范,可減少護士去冰角及清洗冰袋等過程,減輕護士工作量。另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造價低廉,設計為一次性使用,可防止交叉感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醫用降溫冰袋,屬于醫療器械
技術介紹
應用冰袋對高熱病人進行物理降溫是臨床護士常用的ー項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在進行高熱降溫時,護理人員應將降溫冰袋正確置于前額、頭頂部或體表大血管經過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才能達到有效降溫。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是老式橡膠熱水袋裝冰塊作為降溫冰袋,因橡膠熱水袋質地硬,體積大,難以大量儲備,科室儲備量有限,一般常備2-3個冰袋,若高熱病人多,需反復使用,就難以滿足工作需要,而且冰塊由其他裝置凍出來的, 其形狀與冰袋不符合,則需要去角才能放入。另外,由于造價高,若用過直接丟棄,一來造成浪費,ニ來大量廢袋難以處理,因此通常冰袋用后都洗凈涼干以備下次使用。因此,基于現狀,護理人員在執行冰袋物理降溫時,當儲備冰袋不足或其他原因無法使用儲備冰袋時,為解決暫時困難,護理人員通常自行用ー些橡膠手套、生理鹽水瓶、一次性使用后的輸液袋裝入水冰凍后替代冰袋給病人降溫。根據上述情況,在現有技術的條件下,臨床高熱病人冰袋物理降溫操作,存在用具不規范,數量有限,物品反復使用,工作效率低,費カ費時,擺放在病人身上的冰袋因體積形狀不統一,放置位置及面積不符合要求,嚴重影響對高熱病人降溫效果;同吋,由于現有的降溫冰袋質地過硬,病人不舒適,且多次反復利用存在嚴重的感染隱患及污染問題。因此,現有的醫用降溫冰袋是不理想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質地柔軟,形狀規范適宜的醫用降溫冰袋,并且這種冰袋為一次性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簡單,可以批量生產和儲備,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的ー種醫用降溫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其中,所述袋體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口和下部密閉封ロ,在袋體上部密閉封ロー端的側面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空心導管頂端設有管塞。進ー步的,上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中,所述袋體是由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的結構。更進一歩的,上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中,所述上部密閉封口和下部密閉封ロ寬度為Icm,所述空心導管直徑為7mm。作為本技術的ー種型號的產品,上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中,所述袋體高17cm、寬IOcm,所述空心導管高5 cm。作為本技術的另外ー種型號的產品,上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中,所述袋體高12cm、寬6cm,所述空心導管高4 cm。作為本技術的另外ー種型號的產品,上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中,所述袋體高9cm、寬4cm,所述空心導管高3 cm。由于采用了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本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柔軟性和伸縮性較好,可以適應人體不同位置的使用,而且病人可以獲得較好的舒適感。同時,本技術按照不同的型號規格批量生產和儲備,袋體簡潔美觀,制冷快,冰凍后形狀規范,可減少護士去冰角及清洗冰袋等過程,減輕護士工作量。更重要的是高熱病人,一般多為感染所致,本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造價低廉,設計為一次性使用,可防止交叉感染,減少并發癥,提高治愈率,符合消毒隔離規范要求。同時本技術的廢棄物也易于處理,減少污染環節,保證醫療護理安全。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ト袋體,2-上部密閉封ロ,3-下部密閉封ロ,4-空心導管,5-管 塞。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如附圖I所示,本技術的ー種醫用降溫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1,袋體I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ロ 2和下部密閉封ロ 3,上部密閉封ロ 2和下部密閉封ロ 3確保袋體I不發生泄漏。在袋體I上部密閉封ロ 2 —端的側面(圖中右上角)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4,空心導管4頂端設有用于密封空心導管4的管塞5,空心導管4與袋體I接觸部位必須可靠密封。具體應用時,護理人員從儲備箱中取出清潔干凈的醫用降溫冰袋,將袋體I從空心導管4開ロ注入自來水,用管塞5蓋緊,檢查上部密閉封ロ 2和下部密閉封ロ 3以及空心導管4與袋體I的接觸部位是否可靠密閉,然后將裝滿水的袋體I放入冰箱冷凍室,待袋體I內的水凍成冰后取出,冰塊形狀規范,用規范保護外套套上,放到病人降溫所需位置進行降溫操作。根據不同目的,掌握降溫時間。用于治療以不超過30min為宜,如降溫30min后需延長時間使用,中間應間隔30 60min且須每2h更換冰袋一次,以防發生繼發效應。用冷過程中,隨時觀察效果與反應。一旦發現有局部皮膚發紫,麻木感,應立即停止使用冰袋,防止凍傷。本產品研發,從設計結構上體現人性化護理關懷和早期物理治療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性,以及護理職業防護及交叉感染、醫療費用等環節。當然,以上只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本技術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所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ー種醫用降溫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1),其特征在干所述袋體(I)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ロ(2)和下部密閉封ロ(3),在袋體(I)上部密閉封ロ(2) —端的側面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4),空心導管(4)頂端設有管塞(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I)是由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的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密閉封ロ(2)和下部密閉封ロ(3)寬度為1cm。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干所述空心導管(4)的直徑為^mm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I)高17cm、寬10cm,所述空心導管(4)高5 cm。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I)高12cm、寬6cm,所述空心導管(4)高4 cm。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用降溫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I)高9cm、寬4cm,所述空心導管(4)高3 c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一次性醫用降溫冰袋,該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袋體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口和下部密閉封口。在袋體上部密閉封口一端的側面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空心導管頂端設有管塞。本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使用高分子柔軟材料制成,適應性和舒適感好。同時,本技術按照不同的型號規格批量生產和儲備,袋體簡潔美觀,制冷快,冰凍后形狀規范,可減少護士去冰角及清洗冰袋等過程,減輕護士工作量。另外,本技術的醫用降溫冰袋造價低廉,設計為一次性使用,可防止交叉感染。文檔編號A61F7/10GK202637242SQ20122031492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日專利技術者楊德芬, 舒莉萍, 郭鍵漪 申請人: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降溫冰袋,包括橢圓形或長方形的袋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1)上下端分別設有上部密閉封口(2)和下部密閉封口(3),在袋體(1)上部密閉封口(2)一端的側面設有置入式空心導管(4),空心導管(4)頂端設有管塞(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德芬,舒莉萍,郭鍵漪,
申請(專利權)人: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