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箱體上含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負壓表、負壓閥、單向閥、引流瓶及負壓治療口;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正壓泵、電磁閥、正壓治療口,負壓和臭氧輸出道路為自動截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結合負壓吸引和臭氧治療技術,二者同時使用大大提高創面的治療效果,特別是慢性創面,感染性創面,也可能減輕患者痛苦,加快治愈時間,提高治愈效果,為醫護人員減輕了工作量,節約了治療時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治療儀,尤其涉及一種創面綜合治療儀。
技術介紹
在現實生活中,創傷的發生率很高,創傷后創面的組織修復及愈合是創傷治療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輕微的創傷一般采用藥物治療即可,嚴重的創傷僅靠藥物治療,傷口愈合緩慢,治愈時間較久,由于創傷嚴重的傷員存在大面的組織撕脫或缺損,傷道復雜,污染嚴重,清創后不宜一次縫合,致使組織創面開放,甚至殘留較大的創腔,需要經過多次換藥,待到創面肉芽生長后再進行二次處理。因此,清創后的創面處理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創面愈合時間長,增加了傷病員的痛苦;易繼發感染,嚴重者可能增加生命危險;長時間換藥,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醫療費用;創面愈合質量差,嚴重者可能影響組織器官的功能。目 前,常用的創傷傷口處理方法主要有負壓封閉技術、臭氧治療法。負壓封閉技術可達到全創面引流,使創面與外界隔絕,防止污染和繼發感染,使創面滲出物及時被清除,而保證創面清潔;高負壓有助于消滅腔隙,可改善局部微循環,刺激肉芽組織生長。但此方法使傷口處于封閉狀態,不利于受制細菌的生長繁殖。臭氧治療法對各類細菌具有強大的滅菌能力,可殺滅細菌繁體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另外,由于臭氧極不穩定,游離的氧原子復合,還原成氧氣,所以臭氧是一種無任何化學殘留的殺菌劑,且不會產生抗藥性。臭氧溶液用于潰瘍性創面,可清除創面的壞死組織,而且可增強局部免疫功能,防止感染,縮短創面的治療時間。以上兩種方法及裝置在臨床上都是單獨應用,而有的傷員需要采用兩種方法及裝置交替進行治療,但分別使用上述兩種功能單一的裝置,不僅給傷員增加痛苦,而且還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創面綜合治療儀,既能用于負壓封閉治療法,又能適用于臭氧治療法,能加速創面的愈合,控制感染,減少并發癥,促進功能恢復,不僅能縮短治療時間,降低治療費用,而且操作簡單,能大大的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本技術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箱體上含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負壓表、負壓閥、單向閥、引流瓶及負壓治療口 ;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正壓泵、電磁閥、正壓治療口 ;箱體由外殼和底座組成,負壓吸引系統中的電磁負壓泵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臭氧治療系統的臭氧發生器、正壓泵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負壓吸引系統中的負壓表、負壓閥、弓丨流瓶安裝在箱體外殼上,負壓表連接在負壓閥上,臭氧治療系統是的電磁閥安裝在箱體外殼上;箱體外殼上設有兩個連接管,一個通過單向閥與引流瓶相連接,引流瓶上連有負壓治療口,另一個連接管出口為正壓治療口 ;負壓和臭氧輸出道路為自動截流。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封閉創面治療可以發揮創面引流、增加組織供氧、改善微循環、可使創面快速的肉芽生長、臭氧有殺菌的作用,同時臭氧可還原成氧氣,直接作用于創面,加速愈合時間,二者同時使用大大提高創面的治療效果,也可減輕傷員的痛苦,為醫護人員減輕了工作量,節約了工作時間。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的結構剖示圖。I、箱體;2、顯示屏;3、電腦控制板;4、電磁負壓泵;5、負壓表;6、負壓閥;7、單向閥;8、引流瓶;9、負壓治療口 ;10、臭氧發生器;11、正壓泵;12、電磁閥;13、正壓治療口 ;14、負壓連接管;15、正壓連接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I、箱體上含有顯示屏3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2、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4、負壓表5、負壓閥6、單向閥7、引流瓶8及負壓治療口 9;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10、正壓泵11、電磁閥12、正壓治療口 13,箱體I由外殼和底座組成,負壓吸引系統中的電磁負壓泵4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臭氧治療系統的臭氧發生器10、正壓泵11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負壓吸引系統中的負壓表5、負壓閥6、引流瓶8安裝在箱體外殼上,負壓表5連接在負壓閥6上,臭氧治療系統是的電磁閥12安裝在箱體I外殼上,箱體外殼上設有兩個連接管,一個通過單向閥7與引流瓶8相連接,引流瓶8上連有負壓治療口 9,另一個連接管出口為正壓治療口 13,負壓和臭氧輸出道路為自動截流。上述電腦控制板2上的顯示屏3顯示由控制按鈕設置參數,可供設置的參數有負壓壓力、正壓壓力、負壓維持時間和正壓維持時間,當接通負壓入口或者正壓入口并設置好參數后,治療儀開始工作,負壓吸引系統中的單向閥7打開,由負壓表5感應治療區域的壓力,通過負壓閥6調節以達到設定的壓力參數,通過電磁負壓泵4、負壓連接管14到達引流瓶8,并通過負壓治療口與創面相連接,并維持設定的使用時間,然后更換事先設定好的正壓壓力參數,電磁閥12釋放治療區域的壓力,使負壓吸引系統處于封閉狀態,電磁閥12打開,經過臭氧發生器10、正壓泵11,并通過正壓連接管到正壓治療口與創面相連接,并維持設定好的壓力和時間參數后,然后單向閥7關閉,電磁閥12關閉,二者同時停止工作20-30分鐘后,然后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以上是以先進行負壓治療而再進行臭氧治療為例說明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反過來也是這樣。權利要求1.一種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箱體上含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負壓表、負壓閥、單向閥、引流瓶及負壓治療口 ;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正壓泵、電磁閥、正壓治療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其特征在于箱體由外殼和底座組成,負壓吸引系統中的電磁負壓泵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臭氧治療系統的臭氧發生器、正壓泵安裝在箱體底座上,負壓吸引系統中的負壓表、負壓閥、引流瓶安裝在箱體外殼上,負壓表連接在負壓閥上,臭氧治療系統是的電磁閥安裝在箱體外殼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其特征在于箱體外殼上設有兩個連接管,個通過單向閥與引流瓶相連接,引流瓶上連有負壓治療口,另一個連接管出口為正壓治療□。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創面綜合治療儀,其特征在于負壓和臭氧輸出道路為自動截流。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箱體上含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負壓表、負壓閥、單向閥、引流瓶及負壓治療口;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正壓泵、電磁閥、正壓治療口,負壓和臭氧輸出道路為自動截流。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結合負壓吸引和臭氧治療技術,二者同時使用大大提高創面的治療效果,特別是慢性創面,感染性創面,也可能減輕患者痛苦,加快治愈時間,提高治愈效果,為醫護人員減輕了工作量,節約了治療時間。文檔編號A61H33/14GK202637687SQ2012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創面綜合治療儀,包括箱體、箱體上含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的電腦控制板、與負壓吸引系統和臭氧治療系統連接的負壓入口和正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與負壓吸引系統負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電磁負壓泵、負壓表、負壓閥、單向閥、引流瓶及負壓治療口;所述臭氧治療系統正壓入口的后續管路中順序連接有臭氧發生器、正壓泵、電磁閥、正壓治療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力衡,
申請(專利權)人:張力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