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熱電站空氣擦洗濾池。
技術介紹
目前,水的過濾是水澄清處理的最終エ序,也是水質凈化工藝所不可缺少的處理過程。近年來,過濾技術有很大發展,濾池種類也很多,但是反洗強度較弱,反洗水量較大,濾池的反洗效果不好,造成設備的出水水質不達標,且濾池的反洗周期較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實現自動化運行,無需人員管理,且操作方便,反洗周期長的熱電站空氣擦洗濾池。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熱電站空氣擦洗濾池,包括進水管、進水分布箱和U型水封井,在進水分布箱的下端連接有進水管和U型水封井,U型水封井的另一端連接有濾層,在濾層的下端設有集水區,在集水區內設有連通管,連通管的上端連接有沖洗水箱,且沖洗水箱位于濾層的上部,在沖洗水箱上設有出水槽,沖洗水箱通過出水槽連接有出水管,在濾層的上端連接有虹吸上升管,在虹吸上升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抽氣管,在抽氣管的下端連接有虹吸下降管,在虹吸下降管的下端設有排水管,在抽氣管上設有吸虹破壞管,吸虹破壞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吸虹破壞斗,且吸虹破壞斗位于沖洗水箱與濾層之間。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為大大提高了反洗強度,減少了反洗水量。保證了濾池的反洗效果,進而保證了設備的出水水質,延長了濾池的反洗周期,無需人員管理,且操作方便,工作穩定可靠,結構簡單。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_進水管、2-進水分布箱、3-U型水封井、4-濾層、5-集水區、6-連通管、7-沖洗水箱、8-出水槽、9-出水管、10-虹吸上升管、11-抽氣管、12-虹吸下降管、13-排水管、14-吸虹破壞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電站空氣擦洗濾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管(1)、進水分布箱(2)和U型水封井(3),在所述進水分布箱(2)的下端連接有進水管(1)和U型水封井(3),所述U型水封井(3)的另一端連接有濾層(4),在所述濾層(4)的下端設有集水區(5),在所述集水區(5)內設有連通管(6),所述連通管(6)的上端連接有沖洗水箱(7),且所述沖洗水箱(7)位于濾層(4)的上部,在所述沖洗水箱(7)上設有出水槽(8),所述沖洗水箱(7)通過出水槽(8)連接有出水管(9),在所述濾層(4)的上端連接有虹吸上升管(10),在所述虹吸上升管(10)的另一端連接有抽氣管(11),在所述抽氣管(11)的下端連接有虹吸下降管(12),在所述虹吸下降管(12)的下端設有排水管(13),在所述抽氣管(11)上設有吸虹破壞管(14),所述吸虹破壞管(14)的另一端連接有吸虹破壞斗(15),且所述吸虹破壞斗(15)位于沖洗水箱(7)與濾層(4)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愛建,陳冬青,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水山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