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進氣管、以及套裝在進氣管上的出氣管,出氣管通過接頭與吸收瓶連接,進氣管插入吸收瓶內部,在所述吸收瓶內放置有玻璃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氣體由于會依附在玻璃珠上,實際上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時間,有利于氣體充分融入藥液,同時,在相同的體積內,增加了玻璃珠,相當于減少了藥液的量,在增加氣體溶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氣體溶入藥液的濃度,提高了氣體的利用率、減少了氣體的浪費量、降低了高濃度藥品的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氣體溶解于液體的裝置,具體是指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
技術介紹
洗氣瓶是一種洗去氣體中雜質的儀器,是將不純氣體通過選定的適宜液體介質鼓泡吸收、溶解或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洗去雜質氣體,以達凈化氣體的目的,在有可燃性氣源的實驗裝置中,洗氣瓶也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洗氣瓶的規格以容量(HiL)計,有125,250,500,1000。在中學一般可用廣口瓶、錐形瓶或大試管裝配成。洗氣瓶內裝選定的液體,用以 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它氣體雜質,使用時注意氣體的流向,進氣管與出氣管不能接反。洗氣瓶不能長時間盛放堿性液體洗滌劑,用后及時將該洗滌劑倒入有橡膠塞試劑瓶存放待用,并用水清洗干凈放置。該瓶還可以收集氣體以及計算氣體的體積。一般情況下,長導管進,短導管出。長導管進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短導管進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說明所收集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長進短出可以使所收集的氣體把空氣壓出去,如果短進長出所收集的氣體將直接從長管跑出。在一些藥品的制取過程中,需要將氣體溶入到藥液中,通常還是采用洗氣瓶,利用洗氣瓶的過濾作用將氣體溶解在藥液中,在此過程中,如果要提高藥液中氣體物質的溶解含量,通常的做法是增加氣體的通入量,增加溶解時間,以達到增加氣體溶質含量的目的,但是存在著氣體利用率低、氣體浪費量大、成本較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在將氣體溶解在藥液的過程中,提高氣體的利用率,達到減少氣體的浪費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進氣管、以及套裝在進氣管上的出氣管,出氣管通過接頭與吸收瓶連接,進氣管插入吸收瓶內部,在所述吸收瓶內放置有玻璃珠。本專利技術的裝置主要由吸收瓶、進氣管、以及套裝在進氣管上的出氣管組成,其中,吸收瓶為一容器,具有一個開口,在開口端設置有接頭,進氣管和出氣管為一體結構,在出氣管上設置有與吸收瓶的接頭相匹配的接頭,進氣管穿過出氣管,將出氣管連接到吸收瓶后,進氣管插入吸收瓶并靠近其底部,氣體從進氣管進入吸收瓶,然后進入出氣管,在此過程中,氣體為氣泡,氣泡表面的氣體與藥液接觸并部分溶解在藥液中;通過在吸收瓶內放置玻璃珠,玻璃珠沉淀在吸收瓶底部,進氣管插入并延伸至吸收瓶底部,氣體從進氣管的開口進入藥液中,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氣體由于會依附在玻璃珠上,實際上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時間,有利于氣體充分融入藥液,同時,在相同的體積內,增加了玻璃珠,相當于減少了藥液的量,在增加氣體溶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氣體溶入藥液的濃度,提高了氣體的利用率、減少了氣體的浪費量、降低了高濃度藥品的成本。在所述進氣管底部安裝有布氣頭。進一步講,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通過在進氣管底部設置布氣頭的方式,進一步將氣體分解成小氣泡,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更進一步地提高了氣體的溶解率。在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有恒壓腔。進一步講,為了保持氣體在進氣管的壓強,在進氣管上設置恒壓腔,將氣體堆積在恒壓腔內,當恒壓腔內未能及時補充氣體時,藥液會通過進氣管倒吸到恒壓腔內,恒壓腔可以囤積較多的藥液,防止藥液進入到氣源,使氣源得到安全保障。在所述出氣管上設置有破液腔。進一步講,氣體在從藥液中出來時帶有部分藥液,有可能在出氣管上形成氣泡,氣泡的表面是藥液,為了防止藥液從出氣管排出,可以在出氣管上設置破液腔,氣泡在破液腔內迅速漲大并破裂,避免了從出氣管溢出的可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I本技術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通過在吸收瓶內放置玻璃珠,玻璃珠沉淀在吸收瓶底部,進氣管插入并延伸至吸收瓶底部,氣體從進氣管的開口進入藥液中,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氣體由于會依附在玻璃珠上,實際上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時間,有利于氣體充分融入藥液,同時,在相同的體積內,增加了玻璃珠,相當于減少了藥液的量,在增加氣體溶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氣體溶入藥液的濃度,提高了氣體的利用率、減少了氣體的浪費量、降低了高濃度藥品的成本;2本技術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通過在進氣管底部設置布氣頭的方式,進一步將氣體分解成小氣泡,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更進一步地提高了氣體的溶解率;3本技術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進氣管和出氣管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I-吸收瓶,2-進氣管,3-出氣管,4-玻璃珠,5-布氣頭,6_恒壓腔,7_破液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I至2所示,本技術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I、進氣管2、以及套裝在進氣管2上的出氣管3,其中,吸收瓶I為一容器,具有一個開口,在開口端設置有接頭,進氣管2和出氣管3為一體結構,在出氣管3上設置有與吸收瓶I的接頭相匹配的接頭,在出氣管3上設置有破液腔7,進氣管2穿過出氣管3,在進氣管2上設置有恒壓腔6,將出氣管3連接到吸收瓶I后,進氣管2插入吸收瓶I并靠近其底部,在吸收瓶I內放置有玻璃珠4,在進氣管2的開口設置有布氣頭5,布氣頭5上設置有多個與進氣管2連通的通孔,氣體從進氣管2進入吸收瓶1,然后進入出氣管3。 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I)、進氣管(2)、以及套裝在進氣管(2)上的出氣管(3),出氣管(3)通過接頭與吸收瓶(I)連接,進氣管(2)插入吸收瓶(I)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瓶(I)內放置有玻璃珠(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進氣管(2)底部安裝有布氣頭(5)。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進氣管(2)上設置有恒壓腔(6)。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氣管上設置有破液腔(7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進氣管、以及套裝在進氣管上的出氣管,出氣管通過接頭與吸收瓶連接,進氣管插入吸收瓶內部,在所述吸收瓶內放置有玻璃珠。本技術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氣體由于會依附在玻璃珠上,實際上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加了氣體與藥液的接觸時間,有利于氣體充分融入藥液,同時,在相同的體積內,增加了玻璃珠,相當于減少了藥液的量,在增加氣體溶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氣體溶入藥液的濃度,提高了氣體的利用率、減少了氣體的浪費量、降低了高濃度藥品的成本。文檔編號B01F1/00GK202638302SQ2012203443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專利技術者秦方云, 張祝君, 王琴, 鄭曉蕾 申請人:四川美大康佳樂藥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將氣體充分溶入藥液中的裝置,包括吸收瓶(1)、進氣管(2)、以及套裝在進氣管(2)上的出氣管(3),出氣管(3)通過接頭與吸收瓶(1)連接,進氣管(2)插入吸收瓶(1)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瓶(1)內放置有玻璃珠(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方云,張祝君,王琴,鄭曉蕾,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美大康佳樂藥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