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適用于煤礦井下區域瓦斯治理時使用。它包括硬管和圓筒,硬管外前后設有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圓環板上設有多個小圓孔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圓環板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圓環板的另一側與圓筒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彈性體,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構成。封孔材料反應易于控制,封孔深度深,方便封孔材料混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尤其適用于煤礦井下區域瓦斯的治理。
技術介紹
瓦斯事故是煤礦井下主要災害,國家煤礦瓦斯治理方針確定高瓦斯礦井必須先抽后采,瓦斯抽采是治本措施。我國煤礦瓦斯抽采率普遍較低,除了煤層透氣性差等地質條件的影響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鉆孔的封孔質量差,不能有效封堵鉆孔周圍裂隙,導致煤礦在抽采過程中出現瓦斯濃度衰減快,瓦斯流量低。目前我國煤礦普遍使用有機樹脂材料或其它高分子材料,這些材料普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漿液進行混合反應生成。常規方法是通過手工攪拌混合多種化學漿液,攪拌 后利用棉布進行吸附并包裹在硬管道上,隨硬管道一并插入抽采孔,由于從化學漿液從開始混合到發泡的間隔時間僅幾十秒(通常小于30s),因而通常在硬管在抽采孔內推進過程中混合漿液已經開始發泡膨脹,阻止進一步推進,無法送達設定的封孔位置,達不到設計的封孔長度,封孔長度一般3 4m,封孔段在鉆孔裂隙發育位置,不能形成有效的密封。此外該工藝需要多名工人技術熟練和密切配合,工人皮膚容易接觸化學漿液,對人體有一定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封孔效果好的封孔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包括硬管、穿套在硬管上的圓筒,所述的圓筒內依次設有套裝在硬管上的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的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圓環板上設有多個小圓孔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圓環板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圓環板的另一側與圓筒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彈性體;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構成。所述圓環板內環設有能沿硬管順利滑動的滑筒;所述彈性體為彈性體或者彈性橡膠;所述圓筒為橡膠制作而成。有益效果本技術的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構成,并通過拉繩控制設在圓環板上的刺針來控制封孔材料反應的時間,方便封孔材料混合,可將本裝置放入孔洞合適的位置后才進行封孔,封孔深度深,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書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圓環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_硬管,2-圓筒,3-彈性體,4-圓環板,5刺針,6-拉繩,7-聚氨酯黑料囊袋,8-聚氨酯白料囊袋,9-滑筒,10-小圓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封孔裝置,它包括硬管I、圓筒2、彈性體3、圓環板4、刺針5、拉繩6、聚氨酯黑料囊袋7、聚氨酯白料囊袋8和滑筒9,圓筒2為橡膠材料;硬管I外前后設有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4,圓環板4內環設有能沿硬管I順利滑動的滑筒9,圓環板4上設有多個小圓孔10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6,圓環板 4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5,圓環板4的另一側與圓筒2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彈性體3,彈性體3為彈簧或者彈性橡膠,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7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8構成。使用時,拉動拉繩6,圓環板4上的刺針5刺破聚氨酯黑料囊袋7與聚氨酯白料囊袋8,流出的漿液從圓環板4上小圓孔10流出,對漿液有很好的攪拌作用,反復拉動圓環板4多次,使漿液反復攪動充分混合,從而實現將封孔材料充分攪拌混合的目的,從而更好的是封孔材料發泡膨脹,使封孔裝置將鉆孔塞住。權利要求1.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管(I)、穿套在硬管(I)上的圓筒(2),所述的圓筒(2)內依次設有套裝在硬管(I)上的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的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4),圓環板(4)上設有多個小圓孔(10)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6),圓環板(4)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5),圓環板(4)的另ー側與圓筒(2)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弾性體(3);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7)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8)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板(4)內環設有能沿硬管順利滑動的滑筒(9)。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體(3)為彈簧或者彈性橡膠。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2)為橡膠制作而成。專利摘要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適用于煤礦井下區域瓦斯治理時使用。它包括硬管和圓筒,硬管外前后設有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圓環板上設有多個小圓孔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圓環板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圓環板的另一側與圓筒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彈性體,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構成。封孔材料反應易于控制,封孔深度深,方便封孔材料混合。文檔編號B01F5/06GK202638309SQ20122021310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專利技術者翟成, 林柏泉, 李敏, 倪冠華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封孔材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管(1)、穿套在硬管(1)上的圓筒(2),所述的圓筒(2)內依次設有套裝在硬管(1)上的擠壓混合器和封孔材料袋,所述的擠壓混合器包括圓環板(4),圓環板(4)上設有多個小圓孔(10)和伸出圓筒外部的拉繩(6),圓環板(4)正對封孔材料袋的一側設有多個刺針(5),圓環板(4)的另一側與圓筒(2)前端內壁之間設有多個彈性體(3);所述封孔材料袋由聚氨酯黑料囊袋(7)和套裝在外側的聚氨酯白料囊袋(8)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翟成,林柏泉,李敏,倪冠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礦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