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鉆夾頭,它包括鉆體,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數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22.0°,所述夾爪孔具有相應的傾斜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打破了鉆夾頭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成見,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夾角為15°、其它結構相同的鉆夾頭相比,不僅能夠減小鉆夾頭的長度,而且鉆夾頭的夾持力等各項技術指標仍然符合國標,同時,鉆體的重量也減輕,而鉆夾頭的旋轉套、后套的外徑依然可以采用夾角為15°的鉆夾頭的外徑,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不僅能夠滿足某些特殊場合的需要,同時制造的成本也更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鉆夾頭,尤其涉及ー種安裝在機械加工設備及電動工具例如鉆床、電鉆上的鉆夾頭。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鉆夾頭中都設有鉆體、夾爪、螺母,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三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夾爪中心線、夾爪孔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為15°,該角度長期以來在鉆夾頭領域中被視為帝王參數,是不可更改的。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而可驅動夾爪前后滑動,夾緊或松脫工具,在鉆體外還設置旋轉套。有的時候還在旋轉套的后方還設置后套。目前的鉆夾頭,在某些場合中顯得太長,但一味地縮短鉆夾頭的長度,會給鉆夾頭中的其它結構的設置帶來困難,影響鉆夾頭的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鉆夾頭,其能縮短鉆夾頭的長度,而不影響鉆夾頭的功能。為此,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鉆體,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數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19. 6°小于等于22.0°,所述夾爪孔具有相應的傾斜度。由于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打破了鉆夾頭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成見,將本技術與夾角為15°、其它結構相同的鉆夾頭相比,驚奇地發現,本技術不僅能夠減小鉆夾頭的長度,而且,鉆夾頭的夾持力等各項技術指標仍然符合國標,同吋,鉆體的重量也減輕了,而鉆夾頭的旋轉套、后套的外徑依然可以采用夾角為15°的鉆夾頭的外徑,從而使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不僅能夠滿足某些特殊場合的需要,同時制造的成本也更低。附圖說明圖I為在夾角為19. 6°時,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實施例的半剖圖。圖2為在夾角為20°時,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實施例的半剖圖。圖3為在夾角為22°時,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實施例的半剖圖。圖4為在夾角為15°時,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實施例的半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2、3、4。本技術包括鉆體10,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11等距設置的三個傾斜的夾爪孔12,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13,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14,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附圖標號13a為后退至極限位時的夾爪尾部。在圖中,附圖標號A代表鉆夾頭的長度,為鉆體的頭部至鉆體的尾部之間的距離;附圖標號B為三個夾爪的中心線的交點至螺母之間的垂直距離,代表夾爪伸出和縮進的行程;附圖標號C為三個夾爪在靠攏后,它們的接觸長度,也即鉆夾頭的夾持長度,是與夾持力相關的參數。附圖標號D代表鉆夾頭最大外圓處的直徑;附圖標號α為所述夾爪中心線15與鉆體的中心線11的夾角。附圖標號16為與螺母連接的旋轉套。圖I中的鉆夾頭,其夾爪中心線15與鉆體的中心線11的夾角α為19. 6°,圖2中的鉆夾頭,其夾爪中心線15與鉆體的中心線11的夾角α為20°,圖3中的鉆夾頭,其夾爪中心線15與鉆體的中心線11的夾角α為22°,圖,4中的鉆夾頭,其夾爪中心線15與鉆體的中心線11的夾角α為15°。所述夾爪孔具有與夾角α相應的傾斜度。所述鉆體的中心線和夾爪中心線分別指鉆體或夾爪直立放置時,經過其重心的垂線所通過的部位的連線。下表為上述圖1、2、3所示鉆夾頭的對照表 序夾角O·尺寸(mm)I鉆體重I精度I扭~W號DABC 量(g) (mm) (N.m)115。3S 47 2BS 14.3 1B9 <0.35 >5 219.6° 3S m 21.3 12.7 145 <0.35 >5 a 20°3S m 21.3 12.5 145 <0.35 >5 飛2Z33 355 ZO Hj 135 <0.35 >5^從對照表中可看出I夾角α為19. 6° _22°的鉆夾頭的鉆體長度可比夾角α為15°的鉆夾頭的鉆體短21. 5%-24· 5% ;鉆體重量可比夾角α為15。的鉆夾頭的重量減輕23. 2%_28· 6% ;2雖然夾角α為19.6° -22°的鉆夾頭的夾持長度較夾角α為15°的鉆夾頭的夾持長度縮短,但僅縮短11-17%左右,鉆夾頭的精度及扭カ要求同樣能達到JB/Τ4371. I- 2 的要求;3夾角α為19. 6° -22°的鉆夾頭的伸出和縮進的行程都較夾角α為15°的鉆夾頭的要短,旋轉旋轉套來夾緊或松開工具的時間也相應能縮短,可提高使用時的工作效率。在上表中,所述精度為旋轉鉆夾頭旋轉套,使夾爪向后退,然后插入一直桿檢驗棒,在規定的距鉆夾頭鉆頭前端的長度上,檢驗該處檢驗棒的徑向跳動值。所述扭カ為旋轉鉆夾頭旋轉套,夾爪向后退,插入直桿扭カ檢測棒,然后反轉旋轉套,并用扭カ扳手帶動旋轉套旋轉直到夾緊扭カ檢測棒,扭カ扳手上顯示規定的輸入扭カ停止旋轉;然后在用扭力扳手套在扭カ檢測棒上,慢慢轉動,并注意扭カ扳手的數據顯示,當發現扭力檢測棒打滑吋,這時扭力板手上顯示的數據為所述扭力。權利要求1. ー種鉆夾頭,包括鉆體,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數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22.0°,所述夾爪孔具有相應的傾斜度。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鉆夾頭,它包括鉆體,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數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22.0°,所述夾爪孔具有相應的傾斜度。本技術打破了鉆夾頭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成見,將本技術與夾角為15°、其它結構相同的鉆夾頭相比,不僅能夠減小鉆夾頭的長度,而且鉆夾頭的夾持力等各項技術指標仍然符合國標,同時,鉆體的重量也減輕,而鉆夾頭的旋轉套、后套的外徑依然可以采用夾角為15°的鉆夾頭的外徑,從而使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夾頭不僅能夠滿足某些特殊場合的需要,同時制造的成本也更低。文檔編號B23B51/12GK202639439SQ20122018457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周文華, 趙強 申請人: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夾頭,包括鉆體,所述鉆體上設有圍繞其中心線等距設置的數個傾斜的夾爪孔,所述夾爪孔中設置夾爪,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夾爪上的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中心線與鉆體的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22.0°,所述夾爪孔具有相應的傾斜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文華,趙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