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砂光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所述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所述磨削架下部設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前后調節裝置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所述前后調節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對應設置,使用時,通過上下調節裝置,調節好磨削裝置上下位置,再通過前后調節裝置調節好角度調節裝置與板件的距離,再根據板件邊部的截面形狀調節角度調節裝置的角度,故打磨位置和角度調節方便,保證板件邊部打磨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砂光機
,特別涉及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砂光機是家具行業中一種對家具板件邊部進行打磨的機器。傳統的砂光機只能對邊部為直型的家具板件進行打磨,而對異型邊部的家具板件采用人工打磨,這樣的打磨方式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生產周期長,家具板件邊部型面的質量也難保證等缺陷。針對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有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01931338U的一種“異型砂邊機”,該類型的砂光機雖然能對起到打磨異型邊的效果,但是其不能對表面漆有底漆的家具板件起到打磨的作用,在打磨的過程中,其打磨位置和角度調節困難,從而影響家具板件邊部的打磨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對表面漆有底漆的家具板件進行打磨,打磨位置和角度調節方便,保證家具板件邊部打磨質量的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所述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所述磨削架下部設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前后調節裝置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所述前后調節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對應設置。其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組前后調節裝置和至少兩組角度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前后調節裝置包括導軌,所述導軌配合套設有導套,所述導軌內設有第一調節螺桿,所述第一調節螺桿的一端與所述導套固定連接。其中,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導套固定連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部套設有用于裝置砂布且可轉動的裝置架,該裝置架后端設有第二調節螺桿,所述第二調節螺桿與所述固定架配合使用。其中,所述裝置架裝置有磨削塊,所述磨削塊包括有海綿塊,所述海綿塊外包覆有砂布或砂紙。其中,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包括橫向調節螺桿,所述橫向調節螺桿一端通過垂直齒輪連接有縱向調節螺桿,所述縱向調節螺桿一端連接于所述磨削架的底端。本技術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所述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所述磨削架下部設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前后調節裝置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所述前后調節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對應設置,使用時,通過上下調節裝置,調節好磨削裝置上下位置,再通過前后調節裝置調節好角度調節裝置與板件的距離,再根據板件邊部的截面形狀調節角度調節裝置的角度,故打磨位置和角度調節方便,保證板件邊部打磨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另一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磨削架2——傳動裝置3—前后調節裝置4—角度調節裝置5——上下調節裝置31——導軌32——導套 33——第一調節螺桿 41——固定架 42——裝置架 43—第二調節螺桿 44—磨削塊 51—橫向調節螺桿52—縱向調節螺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以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并不是把本技術的實施范圍限制于此。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所述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1,所述磨削架I下部設有傳動裝置2,所述傳動裝置2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5、前后調節裝置3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3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4,所述前后調節裝置3與角度調節裝置4對應設置,使用時,通過上下調節裝置5,調節好磨削裝置上下位置,再通過前后調節裝置3調節好角度調節裝置4與板件的距離,再根據板件邊部的截面形狀調節角度調節裝置4的角度,故打磨位置和角度調節方便,保證板件邊部打磨質量。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組前后調節裝置3和至少兩組角度調節裝置4,本實施例優選的前后調節裝置3為兩組,優選的角度調節裝置4為四組,即為一組前后調節裝置3控制兩組角度調節裝置4,當然本技術的前后調節裝置3和角度調節裝置4的組數,還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前后調節裝置3包括導軌31,所述導軌31配合套設有導套32,所述導軌31內設有第一調節螺桿33,所述第一調節螺桿33的一端與所述導套32固定連接,在使用時,通過調節第一調節螺桿33,使導套32與角度調節裝置4前后移動,以此達到調節角度調節裝置4與板件的距離的目的。本實施例中,所述角度調節裝置4包括與所述導套32固定連接的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上部套設有用于裝置砂布且可轉動的裝置架42,該裝置架42后端設有第二調節螺桿43,所述第二調節螺桿43與所述固定架41配合使用,所述裝置架42裝置有磨削塊44,所述磨削塊44包括有海綿塊,所述海綿塊外包覆有砂布或砂紙,砂布或砂紙可更換。當磨削板件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時,所述砂布或砂紙傾斜對應的角度,當磨削板件的截面形狀為弧狀時,砂布或砂紙與板件通過海綿塊的彈性緊密接觸,在使用時,通過調節第二調節螺桿43,使角度調節裝置4與固定架41松開一定間隙,當磨削塊的角度調節好后,再旋緊第二調節螺桿43使之與固定架41緊密固定。本實施例中,所述上下調節裝置5包括橫向調節螺桿51,所述橫向調節螺桿51 —端通過垂直齒輪連接有縱向調節螺桿52,所述縱向調節螺桿52 —端連接于所述磨削架I的底端,所述上下調節裝置5根據板件的厚度、板件邊部磨削的具體位置,通過橫向調節螺桿51和縱向調節螺桿52配合聯動,使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 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所述磨削架下部設有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前后調節裝置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所述前后調節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對應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組前后調節裝置和至少兩組角度調節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調節裝置包括導軌,所述導軌配合套設有導套,所述導軌內設有第一調節螺桿,所述第一調節螺桿的一端與所述導套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導套固定連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部套設有用于裝置砂布且可轉動的裝 置架,該裝置架后端設有第二調節螺桿,所述第二調節螺桿與所述固定架配合使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架裝置有磨削塊,所述磨削塊包括有海綿塊,所述海綿塊外包覆有砂布或砂紙。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包括橫向調節螺桿,所述橫向調節螺桿一端通過垂直齒輪連接有縱向調節螺桿,所述縱向調節螺桿一端連接于所述磨削架的底端。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砂光機
,特別涉及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底漆砂光機的調節裝置,包括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與機架的一側連接的磨削架,所述磨削架下部設有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使所述磨削裝置整體上下移動的上下調節裝置、前后調節裝置以及連接于前后調節裝置前端且用于磨削板件的角度調節裝置,所述前后調節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對應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振源,
申請(專利權)人:張振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