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及安裝在殼體內的轉子,所述轉子一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所述轉子相對于換向器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將電機在負載工況狀態下產生大量的熱量、粉塵顆粒和高溫氣流快速順利排出,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動工具
,具體涉及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エ具。技術背景 現有的電動工具的電機轉子上裝有一個風葉和擋風圈,當電機在負載エ況狀態下長時間工作,電機因碳刷磨損及負載エ況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及粉塵顆粒集聚在擋風圈下端的轉子與定子的線圈處不能順利排出,過高溫度及粉塵顆粒會極大的損壞電機,降低電機的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電機在負載エ況狀態下產生大量的熱量、粉塵顆粒和高溫氣流快速順利排出的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及安裝在殼體內的轉子,所述轉子一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所述轉子相對于換向器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轉子的高速旋轉下,導風系統與電動工具內的導風圈產生旋轉風壓,形成高速導風把熱流快速排出,從而大大提高了電機的散熱效果,同時又保護了電機受粉塵顆粒的損壞,從而提高電機的使用壽命。本技術進ー步設置為所述導風系統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與轉子固定連接并與轉子構成聯動,所述風扇為復合式螺旋風扇。通過本設置,風扇結構設計合理,工作可靠。本技術還進一歩設置為所述風扇包括風扇本體和扇葉,所述扇葉與風扇本體一體設置。通過本設置,扇葉與風扇本體連接可靠。本技術還進一歩設置為所述扇葉包括風扇本體上向外延伸的若干凸片和若干加強片,所述若干凸片與若干加強片橫向相間分布。通過本設置,扇葉結構設計合理,導風效果好。本技術還進一歩設置為所述加強片為“L”字形結構。通過本設置,本技術導風效果更好。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在傳統的電動工具的轉子上安裝ー個復合式螺旋風扇,使電動工具轉子在高速旋轉時,風扇與電動工具內的導風圈產生旋轉風壓,形成高速導風把熱流快速排出,從而大大提高了電機的散熱效果,同時又保護了電機受:粉塵顆粒的損壞,從而提聞電機的使用壽命。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風扇與轉子裝配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風扇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圖2和圖3,本技術公開的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I及安裝在殼體I內的轉子2,所述轉子2 —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3,所述轉子2相對于換向器3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2連接。所述導風系統包括風扇4,所述風扇4與轉子2固定連接并與轉子2構成聯動,所述風扇4為復合式螺旋風扇。為使導風系統工作穩定,導風效果好,所述風扇4包括風扇本體41和扇葉42,所 述扇葉42與風扇本體41 一體設置。所述扇葉42包括風扇本體41上向外延伸的若干凸片421和若干加強片422,所述若干凸片421與若干加強片422橫向相間分布。本實施例優選的,每兩個加強片422之間設置有兩個凸片421,且所述加強片422為“L”字形結構。實際應用時,電動工具的轉子2在高速旋轉時,風扇4與電動工具內的導風圈產生旋轉風壓,形成高速導風把熱流快速排出,從而大大提高了電機的散熱效果,同時又保護了電機受粉塵顆粒的損壞,從而提聞電機的使用壽命。上述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描述,只用于對本技術進行進ー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工程師根據上述技術的內容對本技術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I)及安裝在殼體(I)內的轉子(2),所述轉子(2)—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3),其特征在干所述轉子(2)相對于換向器(3)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系統包括風扇(4),所述風扇(4)與轉子(2)固定連接并與轉子(2)構成聯動,所述風扇(4)為復合式螺旋風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4)包括風扇本體(41)和(42)扇葉,所述扇葉(42)與風扇本體(41) 一體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葉 (42)包括風扇本體(41)上向外延伸的若干凸片(421)和若干加強片(422),所述若干凸片(421)與若干加強片(422)橫向相間分布。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片(422)為“L”字形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及安裝在殼體內的轉子,所述轉子一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所述轉子相對于換向器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連接。本技術能夠將電機在負載工況狀態下產生大量的熱量、粉塵顆粒和高溫氣流快速順利排出,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文檔編號H02K9/06GK202640312SQ20122027593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葛劍鋒, 朱建軍, 張華 申請人:浙江北辰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于電機轉子散熱的電動工具,包括殼體(1)及安裝在殼體(1)內的轉子(2),所述轉子(2)一端固定連接有換向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2)相對于換向器(3)連接端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風系統,該導風系統與轉子(2)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劍鋒,朱建軍,張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北辰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