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包括:在磁性介質輸送通道中設置的打印機構;磁頭組件,位于打印機構的上游,包括第一磁頭和與第一磁頭相對的第一壓紙輥;第一輸送輥組,位于磁頭組件的上游,包括第一主動輥和第一從動輥;第二輸送輥組,位于磁頭組件與打印機構之間,包括第二主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其中,第一壓紙輥為從動壓紙輥,第二輸送輥組與第一輸送輥組之間的距離小于一張磁性介質的長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磁頭組件的壓紙輥設置為從動壓紙輥而避免了在磁頭組件不工作時壓紙輥與磁頭之間的摩擦,因此,提高了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的可靠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
技術介紹
車票、支票、存折等帶有磁性信息的薄片類介質(以下為敘述方便,簡稱為磁性介質)在進行業務處理吋,需要使用讀磁機構讀取磁性介質上的磁信息,或者使用寫磁機構在磁性介質上寫入磁信息,同時,為了便于工作人員肉眼查看,還需要在磁性介質表面打印可視ィ目息。比如,車票的磁條中記錄有包括票價、車次、乘車時間、售票站等重要內容的磁信息,制票機在制票時,首先使用寫磁機構在車票上寫入上述磁信息,然后使用讀磁機構讀取寫入的磁信息,以驗證寫入的磁信息是否正確,當確定寫入的磁信息正確后,使用打印機構 在車票表面打印可視信息,以便工作人員肉眼檢票。再比如,銀行在辦理存取款、轉賬等業務時,首先使用讀磁機構讀取存折或者支票上的包括賬戶名稱、金額、存取款記錄等磁信息,確認存折或者支票為真后,進行相關存取款操作,然后使用寫磁機構向存折或者支票寫入新的賬戶信息,使用打印機構在存折或者支票的表面打印可視信息,記錄相關操作。銀行、售票處為了進行上述操作,需要配備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現有技術中,如圖Ia所示,常見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包括磁頭組件I’和打印機構2’,以及驅動機構。其中,磁頭組件I’包括寫磁機構11’和讀磁機構12’,寫磁機構11’包括相切設置的寫磁頭111’和第一輸送輥112’,讀磁機構12’包括相切設置的讀磁頭121’和第二輸送輥122’ ;打印機構2’包括相切設置的打印頭21’和打印膠輥22’ ;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31’和第二驅動電機32’,其中第一驅動電機31’與第一輸送輥112’和第二輸送輥12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兩者轉動,從而驅動磁性介質經過寫磁頭111’和讀磁頭121’,第二驅動電機32’與打印膠輥2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打印膠輥22’轉動,從而驅動磁性介質經過打印頭21’。當磁頭組件I’工作時,第二驅動電機32’不工作,第一驅動電機31’工作以驅動第一輸送輥112’和第二輸送輥122’轉動,使磁性介質依次經過寫磁頭111’和讀磁頭121’進行寫磁和校驗,當寫磁校驗成功后,第一驅動電機31’停止工作,第二驅動電機32’工作以驅動打印膠輥22’轉動,驅動磁性介質向下游移動,同時,打印頭21’在磁性介質表面打印可視信息。由于該打印裝置需要設置兩個驅動電機分別驅動磁頭組件I’和打印機構2’,因此裝置成本較高。為了降低裝置的成本,現有技術出現了另ー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如圖Ib所示,打印裝置的驅動機構僅設置ー個驅動電機3’,該驅動電機3’同時與第一輸送輥112’、第二輸送輥122’,以及打印膠輥2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三者同時轉動。這種打印裝置的問題在于,在打印時,由于與寫磁頭111’相切的第一輸送棍112’和與讀磁頭121’相切的第二輸送輥122’隨打印膠輥22’同步轉動,因此加速了寫磁頭111’和讀磁頭121’的磨損,降低了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為此,本技術提供了ー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包括在磁性介質輸送通道中設置的打印機構,并且還包括磁頭組件,位于打印機構的上游,包括第一磁頭和與第一磁頭相對的第一壓紙棍;第一輸送棍組,位于磁頭組件的上游,包括第一主動棍和第一從動輥;第二輸送輥組,位于磁頭組件與打印機構之間,包括第二主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其中,第一壓紙輥為從動壓紙輥,第二輸送輥組與第一輸送輥組之間的距離小于ー張磁性介質的長度。進ー步地,上述磁頭組件與打印機構之間的距離大于ー張磁性介質的長度。進ー步地,上述第一輸送輥組與磁頭組件之間設有檢測磁性介質的第一傳感器。進ー步地,上述第二輸送輥組與打印機構之間設有檢測磁性介質的第二傳感器。進ー步地,上述磁頭組件還包括第二磁頭和與第二磁頭相対的第二壓紙輥,其中,第二壓紙輥為從動壓紙輥。進ー步地,上述第一主動輥和第二主動輥與同一電機傳動連接。進ー步地,上述打印裝置還包括第三輸送輥組,位于打印機構的下游,包括第三主動輥和第三從動輥,其中,第三主動輥、第一主動輥以及第ニ主動輥與同一電機傳動連接。進ー步地,上述打印機構包括打印頭和打印膠輥,其中,打印膠輥、第一主動輥和第二主動棍與同一電機傳動連接。進ー步地,上述打印裝置還包括抬起機構,其中,打印機構包括樞接打印頭的轉軸和向打印膠輥方向偏壓打印頭的彈性元件,抬起機構包括向遠離打印膠輥方向抬起打印頭的調節件和驅動調節件轉動的驅動件。進ー步地,上述調節件為凸輪。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僅使用一個電機同時驅動磁性介質在磁頭組件和打印機構之間輸送,并且通過將磁頭組件的壓紙輥設置為從動壓紙輥而避免了在磁頭組件不工作時壓紙輥與磁頭之間的摩擦。因此,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的成本低、可靠性高。進ー步地,由于磁頭組件與打印機構之間的距離大于ー張磁性介質的長度,使讀/寫磁操作與打印操作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從而保證寫磁質量、讀磁質量和打印質量。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技術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結合附圖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進一歩理解本技術的附圖示出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圖中圖Ia是現有技術中的ー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Ib是現有技術中的另ー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磁頭組件2打印機構3輸送通道11寫磁機構12讀磁機構111第一磁頭112第一壓紙輥121第二磁頭122第二壓紙輥21打印頭22壓紙部51第一輸送輥組52第二輸送輥組53第三輸送輥組511第一主動棍512第一從動棍521第二主動輥522第二從動輥531第三主動輥532第三從動輥61第一傳感器62第二傳感器4電機25熱打印頭26打印膠輥23轉軸24弾性元件7抬起機構71驅動件72調節件211固定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圖2是根據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的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包括磁頭組件I、打印機構2、輸送機構、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圖中未示出)。磁頭組件I包括寫磁機構和讀磁機構中的ー種或兩種,本實施例中,磁頭組件I包括沿磁性介質的輸送通道3依次設置的寫磁機構11和讀磁機構12。寫磁機構11包括位于輸送通道3的兩側且相切設置的第一磁頭111和第一壓紙輥112,其中,第一壓紙輥112的軸線沿磁性介質寬度方向延伸,可以繞自身軸線自由轉動,當具有設定長度的ー張磁性介質經過第一磁頭111和第一壓紙輥112之間時,第一磁頭111在磁性介質的表面寫入磁信息,第一壓紙輥112受移動的磁性介質驅動而繞自身軸線滾動,可以減小磁性介質移動過程中的阻力;讀磁機構12包括位于輸送通道3的兩側且相切設置的第二磁頭121和第二壓紙輥122,其中,第二壓紙輥122的軸線沿磁性介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磁頭組件的打印裝置,包括在磁性介質輸送通道(3)中設置的打印機構(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磁頭組件(1),位于所述打印機構(2)的上游,包括第一磁頭(111)和與所述第一磁頭(111)相對的第一壓紙輥(112);第一輸送輥組(51),位于所述磁頭組件(1)的上游,包括第一主動輥(511)和第一從動輥(512);第二輸送輥組(52),位于所述磁頭組件(1)與所述打印機構(2)之間,包括第二主動輥(521)和第二從動輥(522),其中,所述第一壓紙輥(112)為從動壓紙輥,所述第二輸送輥組(52)與所述第一輸送輥組(51)之間的距離小于一張磁性介質的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振興,谷長剛,董述恂,袁勇,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