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支撐設備,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汽車用鋼板支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中軸螺栓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彈性體和底座連接板,底座連接板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底座連接板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鋼性保護套,彈性體嵌套在鋼性保護套內,彈性體與上連接蓋板間設置有緩沖鋼套,上連接蓋板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能使鋼板支撐承受更高的載重,彈性體也不會被壓縮變形,方便彈性體的更換,延長了彈性體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抗壓能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承重支撐設備,具體來說涉及汽車用鋼板支撐。
技術介紹
汽車用鋼板支撐一般多用于重載汽車,由于這類機動車輛載重大,在負載與車輛后橋之間,安裝有鋼板支撐,鋼板支撐的上蓋板處于載重下方,鋼板支撐的底座連接板安裝在后橋上,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鋼板支撐中間夾持的弾性體起到緩沖的作用。現有技術中,上蓋板和底座連接板中間以普通橡膠填充,并用螺栓連接進行定位,這樣的缺點就在干,長時間使用后,橡膠的重復多次的重壓下會產生變形,容易與底座連接板脫離,影響緩沖效果,變形的橡膠的弾性體開始脫落,導致鋼板支撐間的零件碰撞,發生 損壞。此外,由于尺寸和定位的限制,一旦弾性體部分損壞,必須全部更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弾性體容易損壞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用鋼板支撐,從而防止弾性體中的橡膠在使用中變形,增強弾性體的適應性,進而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同時延長鋼板支撐的使用壽命。本技術中的中軸螺栓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彈性體和底座連接板,底座連接板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底座連接板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鋼性保護套,弾性體嵌套在鋼性保護套內,弾性體與上連接蓋板間設置有緩沖鋼套,上連接蓋板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本技術中的弾性體3中嵌有抗拉抗壓層,弾性體數目至少為ー個。中軸螺栓數目至少為ー個。中軸螺栓的長度不大于上連接蓋板的上表面和底座連接板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能使鋼板支撐承受更高的載重,弾性體也不會被壓縮變形,方便弾性體的更換,延長了弾性體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抗壓能力。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拆去螺栓螺母的的半剖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俯視方向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裝配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俯視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3的裝配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4的裝配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如圖1、2、3,本技術中的中軸螺栓8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I、彈性體3和底座連接板4,底座連接板4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底座連接板4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鋼性保護套6,弾性體3嵌套在鋼性保護套6內,弾性體3與上連接蓋板I間設置有緩沖鋼套2,上連接蓋板I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2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本技術中的弾性體3中嵌有抗拉抗壓層9,彈性體數目至少為ー個。中軸螺栓8數目至少為ー個。中軸螺栓8的長度不大于上連接蓋板I的上表面和底座連接板4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弾性體3的外緣被鋼性保護套包裹,防止了弾性體的變形,同時彈性體內設置有抗拉抗壓層,提高了載重的能力。該抗拉抗壓層9包括高密度橡膠、線繩和耐磨纖維,能延長弾性體的使用壽命。圖3中的零件7為螺母。圖I中的5為安裝中軸螺栓8的中心孔。空心圓柱形狀的剛性保護套的作用在于防止鋼板支撐變形后弾性體溢出。 實施例2 如圖4,中軸螺栓8數目為三個,位置以鋼板支撐中心為原型呈環形陣列設置,在具體情況中,中軸螺栓8起到定位作用,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中軸螺栓8數目。其他結構同實施例I。實施例3如圖5,弾性體3有兩個,在生產中,弾性體可按不同厚度批次制造,在實用過程中,如果高度尺寸變化,或ー個有磨損,剩下的就能更換,節省了材料。實施例4如圖6,中軸螺栓8所在的中心孔5在上連接蓋板I的上表面和底座連接板4的下表面的地方存在圓弧過渡連接,同實施例I 一祥,保證中軸螺栓8不超過上連接蓋板I的上表面和底座連接板4的下表面,其他結構同實施例I。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汽車用鋼板支撐,其中的中軸螺栓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彈性體和底座連接板,底座連接板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連接板(4)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剛性保護套¢),彈性體(3)嵌套在剛性保護套(6)內,彈性體(3)與上連接蓋板(I)間設置有緩沖鋼套(2),上連接蓋板(I)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2)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緩沖鋼套(2 )處于凸臺與剛性保護套(6 )之間。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用鋼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體(3)中嵌有抗拉抗壓層(9),彈性體數目至少為一個。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用鋼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軸螺栓(8)數目至少為一個。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用鋼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軸螺栓(8)的長度不大于上連接蓋板(I)的上表面和底座連接板(4)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支撐設備,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汽車用鋼板支撐。本技術中的中軸螺栓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彈性體和底座連接板,底座連接板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底座連接板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鋼性保護套,彈性體嵌套在鋼性保護套內,彈性體與上連接蓋板間設置有緩沖鋼套,上連接蓋板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能使鋼板支撐承受更高的載重,彈性體也不會被壓縮變形,方便彈性體的更換,延長了彈性體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抗壓能力。文檔編號B60G11/10GK202641288SQ20122014692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專利技術者李雙坤 申請人:吳令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用鋼板支撐,其中的中軸螺栓依次連接上連接蓋板、彈性體和底座連接板,底座連接板安裝在重型汽車的后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連接板(4)上設置有空心圓柱形狀的剛性保護套(6),彈性體(3)嵌套在剛性保護套(6)內,彈性體(3)與上連接蓋板(1)間設置有緩沖鋼套(2),上連接蓋板(1)下方設有凸臺,緩沖鋼套(2)的高度不小于凸臺高度,緩沖鋼套(2)處于凸臺與剛性保護套(6)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雙坤,
申請(專利權)人:吳令肖,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