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鐵路檢測裝置,具體為ー種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為保證行車及乘客安全,高鐵 (客運專線)均使用高站臺(站臺高度與車廂內地面平齊),在鉄路施工規范及質量驗收標準中均詳細的規定了鐵路車站到發線至站臺的水平距離及高差,稱為建筑限界。車站施工過程中用測量手段精確控制了軌道中心線,但由于軌道施工后期常對軌道線形性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得的施工后的限界與施工放線不符。施工后的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檢測一般采用直角尺直接量測,但由于直角尺長度不足,無法丈量至軌道中線,只能丈量內側鋼軌與站臺面邊緣的關系,測量方法極不科學,直角尺垂直度靠人為控制,角度偏差I度可引起水平距離誤差達21. 8mm ;同時站臺距離限界沒上限,高度無下限,測量結果一般是站臺距離加大許多,高度降低許多,導致列車停靠站臺后與站臺縫隙非常大,列車門也與站臺面出現較大的高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由于檢測方法原始、測量結果失真的問題,提供了ー種科學的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檢測裝置。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檢測裝置,包括鉸接在站臺內側的垂尺和滑動于軌道上的測距小車,垂尺上壓有位于站臺上方的活動壓板,測距小車上設置有激光測距儀。進行檢測時,激光測距儀發出的激光束對準垂尺測距,軌道與站臺的水平距離為激光測距儀測出的距離、垂尺厚度及激光測距儀到軌道小車中心的距值之和,軌道與站臺的高度值為激光測距儀激光點對應的刻度值加上激光測距儀光束相對軌道面的距離之和,克服了現有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由于檢測不精確導致列車與站臺縫隙大且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路車站到發線建筑限界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鉸接在站臺(1)內側的垂尺(2)和滑動于軌道(3)上的測距小車(4),垂尺(2)上壓有位于站臺(1)上方的活動壓板(5),測距小車(4)上設置有激光測距儀(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玉強,何欽貴,李志俊,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