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包裝袋,包括:袋體、卷折線、間切線、剪切線、口部折線、封口折料、針腳夾料、底部卷折料、上、下針腳線;其特征在于:袋體為袋體片材,其底部置有卷折線,卷折線外側是底部卷折料,靠近袋口的一端設置間切線,間切線一端延至袋體邊緣,另一端至另一邊緣8~10cm處止,以該處端點為起點至袋體口部端置有剪切線,剪切線垂直于間切線,間切線與剪切線構成部分為針腳夾料,間切線與剪切線的交點處至袋體的近邊緣設置口部折線,且口部折線與袋體的邊緣線夾角為45度,口部折線與剪切線之間余料為封口折料;針腳夾料沿間切線內折,封口折料沿口部折線內折,沿折于袋內的針腳夾料的中線、卷折線將兩端部向袋體翻折壓實,經上、下針腳線與袋體密切縫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袋。
技術介紹
在目前的建筑行業中,水泥的應用一直是建筑材料的主體,由于水泥為粉末狀,因此水泥的包裝運輸多以袋裝、散裝為主,而散裝水泥雖然使用起來較為方便,但長途運輸或長期存放不易確保質量,易吸收水分降低其強度,因此使用帶有覆膜的包裝袋是水泥生產廠家的首選。這種包裝袋因帶有覆膜,上下兩端經折卷縫合,增加了包裝袋的強度,在搬運過程中即使無意的摔放,也不會導致破裂,同時減少了粉塵飛揚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覆膜的應用減少了對水分的吸收,確保搬運和存放期間的水泥質量。但是,由于水泥在生產包裝過程中是以空壓注入式,即在注入初期包裝袋處于雙層緊密貼合的狀態,隨著水泥的進入 底端縫合口在水泥壓力的作用下被壓實,而在注入過程中在尚未裝滿的時候,包裝袋的空余部分在空氣壓力作用下會鼓脹起來,此時包裝袋的上口縫合的針腳處就會有粉塵泄露出來,造成生產環境的污染,給操作人員帶來不便,也浪費了材料增加了成本。如何減少包裝過程中的漏粉量及生產車間的揚塵量,我國制定了包裝袋的制作標準,但是傳統的包裝袋一直難以達到這個標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公開了一種新型包裝袋。主要包括袋體(I)、卷折線(2)、間切線(3)、剪切線(4)、口部折線(5)、封口折料(6)、針腳夾料(7)、底部卷折料(8)、上、下針腳線(9、9’);其特征在于袋體(I)系一段圓筒狀編織材料,預壓為長方形袋體片材,且兩邊緣對稱內折,兩端部為敞口狀,其底部置有卷折線(2),卷折線(2)外側是底部卷折料(8),靠近袋口的一端設置間切線(3),間切線(3)的一端直達袋體(I)的邊緣,另一端靠近袋體(I)的另一邊緣8 IOcm處止,以該端點為起點至袋體口部端置有剪切線,剪切線(4)垂直于間切線(3)平行于袋體(I)的兩邊緣,由間切線(3)、剪切線(4)構成的部分為針腳夾料(7),間切線(3)與剪切線(4)的交點處至袋體(I)的近邊緣之間設置口部折線(5),且口部折線(5)與袋體(I)的邊緣線夾角為45度,口部折線(5)與剪切線(4)之間余料為封口折料(6);針腳夾料(7)沿間切線(3)內折,封口折料(6)沿口部折線(5)內折,形成一缺角長方形袋料,上、下針腳線(9、9’)分別置于將間切線(3)沿折于袋內的針腳夾料(7)的中線向袋底方向翻折壓實的翻折部的中線處,以及將底部卷折料(8)沿卷折線(2)向袋口方向翻折形成的翻折部的中線處,并通過上、下針腳線(9、9’)將前述的翻折部與袋體(I)密切縫合。由于該技術在口部端縫合處內設置有針腳夾料(7 )增加了翻折部厚度,上、下針腳線(9、9’)的線穿過翻折部的針眼處較為密實,向袋內空壓注入水泥灰過程中,袋體上部處于空壓鼓脹狀態,避免了針線縫合處針腳孔的粉塵泄露,保證了生產環境的清潔衛生,也減少了產品的浪費;另外由于針腳夾料(7)與袋體材料系一體剪切而成,代替了人工添加紙帶作為針腳夾料的工序,減化了生產工藝,節約生產成本,且這種連體式剪切、翻折實現了機械化生產,流水線操作,極大地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附圖說明參見附圖,圖I是本技術片材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翻折工序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縫合后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圖2及圖3,一種新型包裝袋,主要包括袋體(I)、卷折線(2)、間切線(3)、剪切線(4)、口部折線(5)、封口折料(6)、針腳夾料(7)、底部卷折料(8)、上、下針腳線(9、9’);將針腳夾料(7)沿間切線(3)內折,封口折料(6)沿口部折線(5)內折,形成一缺角長方形袋料,沿折于袋內的針腳夾料(7)的中線,將間切線(3)向袋底方向翻折壓實,底部卷折料(8)沿卷折線(2)向袋口方向翻折,其翻折部中線處分別設置上、下針腳線(9、9’),并通過上、下針腳線(9、9’)將翻折部與袋體(I)密切縫合。使用時,水泥注入噴管經角口處的封口折料(6)插入袋內,在空壓作用下水泥灰進入袋體內,注畢將注入噴管拔出袋口,封口折料(6 )的部分材料被順帶翻折即將注入口部封堵。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包裝袋,主要包括袋體(I)、卷折線(2)、間切線(3)、剪切線(4)、口部折線(5)、封口折料(6)、針腳夾料(7)、底部卷折料(8)、上、下針腳線(9、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體(I)為一段圓筒狀編織材料,預壓為長方形袋體片材,且兩邊緣對稱內折,兩端部為敞口狀,其底部置有卷折線(2 ),卷折線(2 )外側是底部卷折料(8 ),靠近袋口的一端設置間切線(3),間切線(3)的一端直達袋體(I)的邊緣,另一端靠近袋體(I)的另一邊緣8 IOcm處止,以該端點為起點至袋體口部端置有剪切線(4),剪切線(4)垂直于間切線(3)平行于袋體(I)的兩邊緣,由間切線(3)、剪切線(4)構成的部分為針腳夾料(7),間切線(3)與剪切線(4)的交點處至袋體(I)的近邊緣之間設置口部折線(5),且口部折線(5)與袋體(I)的邊緣線夾角為45度,口部折線(5 )與剪切線(4)之間余料為封口折料(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包裝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腳夾料(7)沿間切線(3)內折,所述的封口折料(6)沿口部折線(5)內折,形成一缺角長方形袋料,所述的上、下針腳線(9、9’)分別設置于將間切線(3)沿折于袋內的針腳夾料(7)的中線向袋底方向翻折壓實的翻折部的中線處以及將底部卷折料(8)沿卷折線(2)向袋口方向翻折的翻折部的中 線處,并通過上、下針腳線(9、9’ )將前述的翻折部與袋體(I)密切縫合。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包裝袋,包括袋體、卷折線、間切線、剪切線、口部折線、封口折料、針腳夾料、底部卷折料、上、下針腳線;其特征在于袋體為袋體片材,其底部置有卷折線,卷折線外側是底部卷折料,靠近袋口的一端設置間切線,間切線一端延至袋體邊緣,另一端至另一邊緣8~10cm處止,以該處端點為起點至袋體口部端置有剪切線,剪切線垂直于間切線,間切線與剪切線構成部分為針腳夾料,間切線與剪切線的交點處至袋體的近邊緣設置口部折線,且口部折線與袋體的邊緣線夾角為45度,口部折線與剪切線之間余料為封口折料;針腳夾料沿間切線內折,封口折料沿口部折線內折,沿折于袋內的針腳夾料的中線、卷折線將兩端部向袋體翻折壓實,經上、下針腳線與袋體密切縫合。文檔編號B65D30/10GK202642338SQ20122011711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專利技術者不公告專利技術人 申請人:江蘇森帝塑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包裝袋,主要包括:袋體(1)、卷折線(2)、間切線(3)、剪切線(4)、口部折線(5)、封口折料(6)、針腳夾料(7)、底部卷折料(8)、上、下針腳線(9、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體(1)為一段圓筒狀編織材料,預壓為長方形袋體片材,且兩邊緣對稱內折,兩端部為敞口狀,其底部置有卷折線(2),卷折線(2)外側是底部卷折料(8),靠近袋口的一端設置間切線(3),間切線(3)的一端直達袋體(1)的邊緣,另一端靠近袋體(1)的另一邊緣8~10cm處止,以該端點為起點至袋體口部端置有剪切線(4),剪切線(4)垂直于間切線(3)平行于袋體(1)的兩邊緣,由間切線(3)、剪切線(4)構成的部分為針腳夾料(7),間切線(3)與剪切線(4)的交點處至袋體(1)的近邊緣之間設置口部折線(5),且口部折線(5)與袋體(1)的邊緣線夾角為45度,口部折線(5)與剪切線(4)之間余料為封口折料(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森帝塑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