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偽瓶蓋,包括套裝在瓶口下部的下環,下環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的下倒鉤,還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蓋,上蓋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的上倒鉤,上蓋或下環上設有與上倒鉤和下倒鉤之間瓶口撬斷段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應的插入孔。還包括與瓶口內腔下部密封插緊在一起并向外延伸的內管,內管外端密封設有內蓋。上凹槽為環瓶口設置的環形槽,插入孔位于上蓋底部且貫通上蓋底面設置,下環上端面上固設有從插入孔底部插進插入孔內并在上蓋轉動時能切斷的防護柵。本防偽瓶蓋,結構合理,開啟方便且開啟后瓶體不能再次利用,防偽效果好,有效杜絕假冒偽劣現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偽瓶蓋。
技術介紹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A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中國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無混濁,口味芳香濃郁、醇和柔綿、剌激性較強,飲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國各地區均有生產,以四川、貴州、江蘇、陜西、河南、山 西等地產品最為著名,不同地區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獨特風格。為了將自己的白酒與其他廠家的白酒區別開來,或者將自己不同類型的酒區別開來,不同廠商都采用多種不同樣式的酒瓶對自己的白酒進行盛裝,這樣,可以使買酒者一眼認出自己熟知或喜歡的白酒。酒瓶一般由瓶體和將瓶體密封的瓶蓋組成。傳統酒瓶和瓶蓋在使用后一般都可以再次灌裝而使用,傳統酒瓶和瓶蓋為不法分子創造了制造逼真假酒的機會,這樣不但損害了廠商的利益,更嚴重損害了飲酒者的身心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開啟方便且開啟后瓶體不能再次利用的防偽瓶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防偽瓶蓋的結構特點是包括套裝在瓶口下部的下環,下環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的下倒鉤,還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蓋,上蓋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的上倒鉤,上蓋或下環上設有與上倒鉤和下倒鉤之間瓶口撬斷段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應的插入孔。本結構的防偽瓶蓋是通過瓶口撬斷結構來實現開啟方便且開啟后瓶體不能再次利用的。瓶口撬斷結構包括與瓶口下部固接在一起的下環結構和與瓶口上部固接的上蓋結構。其中,下環結構包括套裝在瓶口下部的下環,下環內壁上固設有下倒鉤,下倒鉤與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在一起,這樣,下環和瓶口下部就通過嵌位配合的下倒鉤和下凹槽而固接在一起。上蓋結構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蓋,上蓋內壁上固設有上倒鉤,上倒鉤與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在一起,這樣,上蓋和瓶口上部就通過嵌位配合的上倒鉤和上凹槽而固接在一起。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的瓶口上設有撬斷段,撬斷段比瓶口其他部分的厚度要薄,因此撬斷段的結構強度是最弱的。撬斷段上設有撬斷槽或撬斷孔,撬斷槽或撬斷孔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們對撬斷段施力,以進行快速開啟。上蓋或下環上設有插入孔,插入孔與瓶口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應設置。這樣,在開啟本防偽瓶蓋封裝的酒瓶瓶體時,就可以利用外部工具(如螺絲刀)對本防偽瓶蓋進行開啟。具體操作過程為先將外部工具從插入孔插入,然后繼續插入撬斷槽或撬斷孔內,最后轉動或上下撬動外部工具,即可將撬斷段撬斷,操作非常簡單。因為撬斷段位于瓶口中部,也就是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而上蓋和下環分別固設在上凹槽所在的瓶口上部和下凹槽所在的瓶口下部,所以,撬斷段被撬斷的同時,上蓋和下環也就隨之分開了,瓶蓋也就被開啟了。本防偽瓶蓋被開啟的同時,瓶口也被撬斷,所以瓶體不能再重新裝酒,并且上蓋在撬斷的瓶口上部難以取下,因此,本防偽瓶蓋不但具有防止瓶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功能,也具有防止瓶體被再次利用的工具,具有雙重防止再利用的作用,達到了較好的防偽效果。作為改進,還包括與瓶口內腔下部密封插緊在一起并向外延伸的內管,內管外端密封設有內蓋。在瓶口內密封插裝內管,并在內管外端密封設置內蓋,可以對瓶口進行密封,杜絕了瓶體內白酒的揮發,保證了白酒的品質。因為內管與瓶口內腔下部密封連接在一起,所以在開啟本防偽瓶蓋撬斷瓶口時,不但不會影響內管對瓶口的密封,還恰好將內管上端暴露出來,開啟內蓋更加方便。·作為一種實現方式,上凹槽為環瓶口設置的環形槽,插入孔位于上蓋底部且貫通上蓋底面設置,下環上端面上固設有從插入孔底部插進插入孔內并在上蓋轉動時能切斷的防護柵。將上凹槽設置成環瓶口外周設置的環形槽,可以使上蓋繞瓶口轉動。因為插入孔設置在上蓋底部,所以可以通過轉動上蓋,來使插入孔和瓶口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準,操作非常方便。插入孔貫通上蓋底面設置,這樣,插入孔在上蓋底面上就構成了一個凹槽。下環上端面上固設有防護柵,防護柵從插入孔底部直接向上插入插入孔內。防護柵的作用之一,是在包裝后起暫時固定上蓋,防止上蓋轉動的作用。在開啟瓶蓋時,用力轉動上蓋,即可將防護柵齊根切斷,從而可以將插入孔和撬斷槽或撬斷孔對齊,進而撬斷瓶口及開啟瓶蓋。顯然,防護柵在被切斷后無法恢復,所以防護柵的作用之二,就是防止再次使用瓶蓋的作用,也就是防偽作用。作為改進,下環上端固設有與上蓋內腔下部插裝配合內環,內環上設有與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應的內孔,內環外壁和上蓋內壁下部分別設有僅在插入孔和內孔對齊時才能完全錯位的外倒鉤和內倒鉤。在下環上端設置與上蓋內腔插裝配合的內環,可以使上蓋和下環配合更緊密、密封性更好,有助于防止外部灰塵落到瓶口上。內環上的內孔與瓶口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固定對應設置,因此,內環不會對插入孔對準撬斷槽或撬斷孔產生影響。在內環外壁和上蓋內壁上設置對應鉤掛在一起的外倒鉤和內倒鉤,可以增強上蓋安裝在瓶口上的牢固性。只有在插入孔對準撬斷槽或撬斷孔時,上蓋的內倒鉤和內環的外倒鉤才能達到完全錯位,這樣在撬斷瓶口時,就可以很輕松地將上蓋取下,操作非常方便。綜上所述,采用這種結構的防偽瓶蓋,結構合理,開啟方便且開啟后瓶體不能再次利用,防偽效果好,有效杜絕假冒偽劣現象。附圖說明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瓶口,2為下環,3為下凹槽,4為下倒鉤,5為上蓋,6為上凹槽,7為上倒鉤,8為插入孔,9為內管,10為內蓋,11為防護柵,12為內環,13為內孔,14為外倒鉤,15為內倒鉤,16為外止轉塊,17為內止轉塊,19為撬斷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該防偽瓶蓋包括套裝在瓶口 I下部的下環2,下環2內壁上固設有下倒鉤4,下倒鉤4與瓶口 I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3嵌位配合在一起,這樣,下環2和瓶口 I下部就通過嵌位配合的下倒鉤4和下凹槽3而固接成一體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下凹槽3為環繞瓶口 I外周的圓環形凹槽。這樣,在將下環2套裝到瓶口 I下部時,不用考慮下倒鉤4與下凹槽3的對應位置,直接用力按下即可,操作非常方便。下環2內壁上還固設有內止轉塊17,內止轉塊17為與瓶口 I下部外壁上豎直外凸的外止轉塊16相配合的豎直凸筋,這樣可以起到增強下環2周向定位,從根本上杜絕了下環2周向轉動問題。在具體制造時,也可 將下凹槽3和下倒鉤4設置成一一對應的結構,同樣可以起到防止軸向移動和周向轉動的作用。瓶口 I上部罩扣有上蓋5,上蓋5內壁上固設有上倒鉤7,上倒鉤7與瓶口 I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6嵌位配合在一起,這樣,上蓋5和瓶口 I上部就通過嵌位配合的上倒鉤7和上凹槽6而連接在一起。上凹槽6和下凹槽3之間的瓶口 I上設有撬斷段,撬斷段比瓶口I其他部分的厚度要薄,因此撬斷段的結構強度是最弱的。撬斷段上設有撬斷孔19,撬斷孔19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們對撬斷段施力,以進行快速開啟。上蓋5上設有插入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偽瓶蓋,其特征是:包括套裝在瓶口(1)下部的下環(2),下環(2)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1)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3)嵌位配合的下倒鉤(4),還包括罩扣在瓶口(1)上部的上蓋(5),上蓋(5)內壁上固設有與瓶口(1)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6)嵌位配合的上倒鉤(7),上蓋(5)或下環(2)上設有與上倒鉤(7)和下倒鉤(4)之間瓶口(1)撬斷段上的撬斷槽或撬斷孔對應的插入孔(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鞠智升,張濤,
申請(專利權)人:安丘市金盛包裝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