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蓄電池地埋裝置,在頂蓋的頂面設有兩個與地埋存儲室內腔相通的開口,其中小門的一側與小口的外壁相鉸接,小門的另一側裝有鎖具,鎖具的鎖芯設有與之聯動的L型鎖止塊;大門的一側與大口的外壁相鉸接;在大門的內表面豎直設有鎖止柱,小口與大口之間的頂蓋底面對應鎖止柱設有鎖止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不僅創造一個恒溫、恒濕的環境,便于很好地存儲蓄電池,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能大幅減少設備成本、電能消耗及施工時的運輸量,因此特別適于在交通不便的地區采用,還具有很好的防盜性能,可較好地防止蓄電池被盜,不僅能用于存儲大容量蓄電池,還可推廣運用至存儲小容量蓄電池,具有很好的技術及經濟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蓄電池存儲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ー種蓄電池地理裝置及其地埋方法。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蓄電池是ー種常見的儲能器件,它通過化學能和電能的可逆轉化來實現電能的存儲與提取。目前,蓄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力、軍事、航空航天、通信和新能源等眾多領域和部門,且蓄電池的種類繁多,功能特色各異,現在使用量最大的是鉛酸蓄電池。以離網光伏系統、離網風光保護發電系統等新能源系統為例,蓄電池是ー個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據粗略的統計表明,蓄電池在上述系統中的成本占系統總成本的20 30%,且主要是鉛酸蓄電池。由于這類系統除去蓄電池外其它部分使用壽命在20 25年,而當前鉛酸蓄電池標稱使用壽命不超過15年,實際使用壽命只有標稱使用壽命的50 80%的時間,不少場合蓄電池使用3年就報廢。因此可以說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成為光伏和風カ新能源系統推廣使用的瓶頸問題。理論和實踐都表明蓄電池的實際使用壽命遠低于其標稱壽命不是蓄電池本身的質量問題,而是使用方法不得當和存儲環境過于惡劣造成的,尤其是存儲環境的惡劣,因為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與存儲環境的溫度和深度變化都很密切的關系。因此,改善蓄電池的存儲環境,創造出恒溫、恒濕的環境對于大幅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對于小容量蓄電池而言,目前一般采用兩種方法進行儲存,一種是直接將蓄電池埋在地下,另ー種是先將蓄電池密閉在地理箱里面,然后將地埋箱埋在地下,維修時再將其挖出來。根據實踐表明,上述兩種方法都不能很好地創造ー個恒溫、恒溫的環境,這樣就無法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對于大容量蓄電池而言,目前一般先在地面建ー個存儲間,然后通過在存儲間內配置空調等一系列設備創造ー個恒溫、恒溫的環境,最后將蓄電池放置在存儲間里。采用以上方法雖然能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但由于需要采用空調等一系列設備,這樣就使得制造成本比較高,并且因為需要運輸這些設備也導致上述方式只適用于交通方便的地區;然而,離網光伏系統、離網風光保護發電系統等新能源系統往往設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在這些地區采用上述方法來存儲蓄電池就不大適用。另外,空調等設備工作時需要消耗大量電能,這樣就會加大使用成本,并且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電能的來源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ー在于提供一種造價低廉,且適用于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的蓄電池地理裝置,它能創造恒溫、恒濕的環境。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蓄電池地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存儲室(I)和存儲架(12),其中地埋存儲室(I)由混凝土澆筑而成,該地埋存儲室的內壁覆蓋有防水膠,且地埋存儲室(I)的頂部敞ロ,該敞ロ由頂蓋(2)封閉;在所述頂蓋(2)的頂面設有兩個與地埋存儲室(I)內腔相通的開ロ,這兩個開ロ 一大一小,其中小ロ(2a)的上方設有小門(3),該小門的ー側與小口(2a)的外壁相鉸接,小門(3)的另ー側裝有鎖具(4),鎖具(4)的鎖芯設有與之聯動的L型鎖止塊(5),該L型鎖止塊的水平段位于所述頂蓋(2)內表面的下方;所述小口(2a)位于大口(2b)的旁邊,在大口的上方設有大門(6),該大門的ー側與大口(2b)的外壁相鉸接;在所述大門¢)的內表面豎直設有鎖止柱(7),所述頂蓋(2)的內表面對應該鎖止柱設有鎖止塊(8),且鎖止柱(7)和鎖止塊(8)上對應開有供開啟栓(9)穿過的過孔;所述地埋存儲室(I)內腔的上部由至少ー個隔熱箱(10)封閉,該隔熱箱的外形輪廓比所述大口(2b)的內腔小,從而能從該大口(2b)中通過,且隔熱箱(10)支撐在支撐件(11)上,該支撐件固設在所述地埋存儲室(I)的內壁上,且地埋存儲室(I)的內表面設有用于擺放蓄電池(XDC)的所述存儲架(12)。施工時,先在地上挖ー個地埋坑,地埋坑的深度要挖到地下的恒溫層處,具體的深度因各地的地理情況稍有差異,一般為O. 8到2. 5m ;然后在地埋坑中通過澆注混凝土形成所述地埋存儲室(I),且地埋存儲室(I)的上部露出地表面。存儲蓄電池時,先將蓄電池存放在所述存儲架(12)上,然后放入所述隔熱箱(10),最后關上小門(3)和大門(6)。需要將蓄電池取出維修時,先打開小門(3),其次通過拉掉開啟栓(9)來打開所述大門(6),防盜性能非常好,然后從頂蓋(2)的大口(3b)處將所述隔熱箱(10)拿到地埋存儲室(I)タト,最后維修人員進到地埋存儲室(I)內,將蓄電池取出。由于存放蓄電池的地埋存儲室(I)地理部分位于地下的恒溫層處,且地埋存儲室(I)通過隔熱箱(10)與外界隔熱,這樣就能保證地埋存儲室⑴內的溫度基本恒定;同吋,隔熱箱(10)與地埋存儲室(I)內壁的防水膠相配合,又能保證地埋存儲室(I)內的濕度基本恒定,這樣就能創造ー個恒溫、恒濕的環境,便于很好地存儲蓄電池,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與傳統方法相比,本技術巧妙地綜合利用了地埋存儲室(I)、隔熱箱(10)、防水膠及恒溫層的恒溫特性來創造恒溫、恒濕的環境,雖然沒有像以前那樣采用空調等一系列設備,但卻達到了通過空調等設備達到的同樣技術效果,能夠很好地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在蓄電池的存儲技術中屬于另辟蹊徑。由于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采用空調等一系列設備,這樣既能大幅減少設備成本和電カ消耗,又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運輸很多設備,大幅減小了運輸量,因此特別適于在交通不便的地區采用。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能不僅創造ー個恒溫、恒濕的環境,便于很好地存儲蓄電池,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能大幅減少設備成本、電能消耗及施工時的運輸量,因此特別適于在交通不便的地區采用,還具有很好的防盜性能,可較好地防止蓄電池被盜,不僅能用于存儲大容量蓄電池,還可推廣運用至存儲小容量蓄電池,具有很好的技術及經濟價值。所述地埋存儲室(I)和隔熱箱(10)均為矩形結構,且地埋存儲室內腔的上部由3塊隔熱箱(10)封閉,該隔熱箱(10)內裝有聚氨酯泡沫材料;所述支撐件(11)為矩形框,并由4根角鐵焊接而成。矩形結構的地埋存儲室(I)不僅便于施工,而且便于將矩形的隔熱箱(10)取出,且矩形的隔熱箱(10)能更嚴密地密封所述地埋存儲室(I)內腔的上部。同吋,聚氨酯泡沫材料選材容易,造價低廉,且重量輕,便于在交通不便的地區運輸。而支撐件(11)的結構簡單,取材方便,易于制作,井能牢靠地支撐所述隔熱箱(10),并且該支撐件(11)還可充當一個支點,方便維修人員進到地埋存儲室(I)內。所述地埋存儲室(I)內表面的右側挖有蓄水槽(Ia),該蓄水槽的頂部設有水位傳感器(13)和排水泵(14),其中排水泵(14)與緊急排水管(15)的下端相連,該緊急排水管除上、下部外均與所述地埋存儲室(I)右側的內壁貼合,且緊急排水管(15)的上部為水平管段,其上管ロ從所述頂蓋(2)的右側壁伸到地埋存儲室(I)夕卜。當蓄水槽(Ia)內的積水達到一定深度后,所述水位傳感器(13)就會檢測到水位信號,并使排水泵(14)開啟,以便通過緊急排水管(15)將蓄水槽(Ia)內的積水排到地理存儲室⑴タト,這樣就能可靠地防止地蓄水槽(Ia)內的積水過多,進而避免將蓄電池打濕,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在所述地埋存儲室(I)內腔的左上部豎直設有排氣管(16),該排氣管的下管口裝有排氣扇(17),排氣管(16)的上端穿過最左邊的隔熱箱(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電池地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存儲室(1)和存儲架(12),其中地埋存儲室(1)由混凝土澆筑而成,該地埋存儲室的內壁覆蓋有防水膠,且地埋存儲室(1)的頂部敞口,該敞口由頂蓋(2)封閉;在所述頂蓋(2)的頂面設有兩個與地埋存儲室(1)內腔相通的開口,這兩個開口一大一小,其中小口(2a)的上方設有小門(3),該小門的一側與小口(2a)的外壁相鉸接,小門(3)的另一側裝有鎖具(4),鎖具(4)的鎖芯設有與之聯動的L型鎖止塊(5),該L型鎖止塊的水平段位于所述頂蓋(2)內表面的下方;所述小口(2a)位于大口(2b)的旁邊,在大口的上方設有大門(6),該大門的一側與大口(2b)的外壁相鉸接;在所述大門(6)的內表面豎直設有鎖止柱(7),所述頂蓋(2)的內表面對應該鎖止柱設有鎖止塊(8),且鎖止柱(7)和鎖止塊(8)上對應開有供開啟栓(9)穿過的過孔;所述地埋存儲室(1)內腔的上部由至少一個隔熱箱(10)封閉,該隔熱箱的外形輪廓比所述大口(2b)的內腔小,從而能從該大口(2b)中通過,且隔熱箱(10)支撐在支撐件(11)上,該支撐件固設在所述地埋存儲室(1)的內壁上,且地埋存儲室(1)的內表面設有用于擺放蓄電池(XDC)的所述存儲架(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恒翔,朱新才,黃偉九,謝瑛珂,巫江,郭蕾,劉貞,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