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涉及一種氣體混合器,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用蒸汽與富氧空氣混合的混合器。該混合器包括外筒體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00~800個小孔,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所述的小孔直徑為10~14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篩網結構,使蒸汽通過該結構后均勻分散開,能與富氧空氣充分混合;故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蒸汽和富氧空氣混合均勻,能夠穩定富氧氣化爐工況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氣體混合器,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用蒸汽與富氧空氣混合的混合器。
技術介紹
現用于富氧氣化煤氣發生爐入爐的蒸汽-富氧空氣混合器,普遍采用旋流式混合器。兩種介質蒸汽和富氧空氣從此類型混合器的兩側沿切線方向進入,在混合器內以旋流方式混合后進入氣化爐。由于蒸汽和富氧空氣的密度和狀態不一樣,因此旋流式混合不能將這兩種氣體完全混合充分,容易造成氣化爐工況波動,影響到生產系統的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蒸汽和富氧空氣混合均勻,能夠穩定富氧氣化爐工況的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包括外筒體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00 800個小孔,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所述的小孔直徑為10 14mm。本技術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50個直徑為12 mm的小孔。由于用于氣化爐生產的蒸汽是飽和蒸汽,汽水混合的蒸汽比較難分散,為了使蒸汽和富氧空氣能充分混合,本技術采用一種篩網結構,使蒸汽通過該結構后均勻分散開,能與富氧空氣充分混合。本技術是在混合器的內筒體上均布開有700 800個直徑為10 14mm的小孔,蒸汽從混合器的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的蒸汽入口進入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中,再經過內筒體上的多個小孔進入內筒體中,與從內筒體上部進入的富氧空氣混合,蒸汽通過內筒體上的小孔后被均勻分散開,能夠與富氧空氣完全混合充分,兩者充分混合均勻后從混合器底部出來,再進入富氧氣化爐內。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可以充分的將蒸汽和富氧空氣混合均勻,不會造成氣化爐工況波動,不會影響到生產系統的穩定運行,能夠有效保證富氧氣化爐的工況穩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 :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結構示意圖。圖2 :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俯視圖。圖中1-外筒體,2-內筒體,21-富氧空氣入口,22-混合氣出口,3-環形空腔,4-小孔,5-蒸汽入口管,51-蒸汽入口。F表示富氧空氣,Z表示蒸汽,H表示混合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圖2所示,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包括外筒體I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2,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3,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 700個直徑為12 mm的小孔4,小孔按20行X 35列均布在內筒體上,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 21,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 22,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5。蒸汽從混合器的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經過內筒體上的多個小孔進入內筒體中,與從內筒體上部進入的富氧空氣混合,兩者充分混合均勻后從混合器底部出來,再進入富氧氣化爐內。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變換,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的小孔個數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般為700 800個。所述的小孔直徑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為10 14_。優選在內筒體上開有750個直徑為12 mm的小孔。權利要求1.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體(I)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2 ),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3 ),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00 800個小孔(4),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21),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22),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直徑為10 14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50個直徑為12 mm的小孔。專利摘要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涉及一種氣體混合器,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用蒸汽與富氧空氣混合的混合器。該混合器包括外筒體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00~800個小孔,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所述的小孔直徑為10~14mm。本技術采用篩網結構,使蒸汽通過該結構后均勻分散開,能與富氧空氣充分混合;故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蒸汽和富氧空氣混合均勻,能夠穩定富氧氣化爐工況等優點。文檔編號C10J3/76GK202643647SQ20122026543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李兆勝, 范然煒, 韋國軍, 韋峰, 嚴國毅, 周士釗 申請人: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富氧造氣爐蒸汽?富氧氣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體(1)和安裝在外筒體內的內筒體(2),外筒體和內筒體之間形成環形空腔(3),所述的內筒體上開有700~800個小孔(4),內筒體上端為富氧空氣入口(21),內筒體下端為混合氣出口(22),外筒體側部切線方向安裝有蒸汽入口管(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兆勝,范然煒,韋國軍,韋峰,嚴國毅,周士釗,
申請(專利權)人: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