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煤氣發生爐爐箅,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該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F層的破渣筋的高度為80mm,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最大旋轉直徑D1為Φ3000±10mm,最小旋轉直徑D2為Φ2600±1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爐箅具有布風更合理及破渣排渣能力更強的特點,具有提高發氣量,防止偏流掛壁,提高灰渣成渣率,降低返炭,降低煤耗,保護設備,可操作性強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煤氣發生爐爐箅,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
技術介紹
現用于富氧氣化的煤氣發生爐普遍是從間歇爐轉變而來的,其爐箅一般也仍是沿用原間歇爐的爐箅,由于富氧氣化工藝與間歇氣化工藝存在較大的區別,富氧氣化工藝采用60%左右的富氧空氣取代空氣作氣化劑,制氣阻力比間歇氣化要小得多,由于氧濃度提高,富氧氣化爐的氣化強度及產能要比間歇氣化爐提高I倍 I. 5倍,生成的灰渣量也 相應增加,因此原有的間歇爐箅的布風及破渣能力都不適合富氧氣化工藝,導致富氧氣化爐工況不穩定,因此改善爐箅布風狀況,提高爐箅的破渣能力和出渣順暢度是開好富氧氣化爐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布風均勻,破渣排渣能力強的富氧造氣爐專用特型爐箅,具有提高發氣量,防止偏流掛壁,提高灰渣成渣率,降低返炭,降低煤耗,保護設備,可操作性強的優點,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所述的F層的破渣筋的高度為80±2mm。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爐篦通風面積為I. 2 I. 3m2,爐篦各層通風面積分配為A層與B層之間5% ;B層與C層之間12% ;C層與D層之間20% ;D層與E層之間28% ;E層與F層之間,35%。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最大旋轉直徑Dl為Φ3000±10πιπι,最小旋轉直徑D2為Φ 2600 土 10mnin由于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爐箅,可以改善爐箅布風狀況,提高爐箅的破渣能力和出渣順暢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適用于Φ 3. 2Μ富氧型煤造氣爐,結合Μ5均布型爐箅布風均勻及CF型爐箅破渣排渣能力強的優點,根據富氧氣化爐成渣情況將兩種爐箅的優點完美結合在一起,同時在此基礎上,F層由原來的6條破渣筋增加至8條,破渣筋高度從70mm增高至80mm,以增強其破渣能力;另外,為使其布風尺寸更合理,將原來的布風面積從I. O I. 2 m2增大至I. 2 I. 3m2。本技術通風面積選擇按氣化劑流速7m/s考慮,爐篦通風面積最優選擇為I. 263m2。各層通風面積選擇根據爐篦各層流通截面積和對應的燃料體積進行分配。分配如下A-B,5% ;B-C, 12% ;C-D, 20% ;D_E,28% ;E_F,35%,流道面積適當、氣體分布均勻、阻力小、不堵塞、帶出物少,能大大改善爐箅布風的均勻度,F層及底座的特點是破渣能力強,爐篦采用加高、加大的破渣筋,煤氣爐內形成的大渣塊能輕松破碎,同時使用壽命長。爐篦最下一層(F層)設計有較大的落渣間隙,爐篦的最大旋轉直徑與最小旋轉直徑的連接處即“R”處的缺口較大,煤氣爐內形成的大渣塊只要經過破渣筋稍為破碎就可輕松落至灰盤上,而不會堵塞在爐篦上。徹底消除因為爐篦排洛不暢而在爐篦上方形成堆死的圓柱體,造成煤氣爐結死熄火停車。富氧造氣爐爐篤選擇最大旋轉直徑Φ3000±10πιπι,最小旋轉直徑Φ 2600 ± 10mm,即與爐膛壁的間隙為50 240mm。既保證破渣效果,排渣效果,又能與出灰口配合恰當。本技術爐篦最佳采用ZG270-520為主材質,破渣筋采用耐磨材料,使用壽命長。完全適合于型煤爐要求耐磨、耐溫、扭矩大的特點,由于氣化爐的破渣基本都發生在最下面一層,因此只需加強最下的一層的破渣能力即可。另外爐箅底座呈倒錐形,容灰體積大大增加。投入生產后,經測得,氣化爐負荷能提高25%左右,灰渣返炭在20%以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 :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爐箅結構示意圖。圖2 :本技術之富氧造氣爐爐箅俯視圖。圖中各標號表不I—爐箅底座,2一破禮:筋,A一A層,B —B層,C一C層,D一D層,E-E層,F— F層,R— F層R處的缺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圖2所示,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F層的破渣筋的高度為80mm,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按氣化劑流速7m/s考慮,爐篦通風面積選擇為I. 263m2,爐篦各層通風面積分配為A層與B層之間5%;B層與C層之間12%;C層與D層之間20%;D層與E層之間28% ;E層與F層之間,35%,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最大旋轉直徑Dl為Φ3000πιπι,最小旋轉直徑D2為Φ2600 mm。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變換,爐篦通風面積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一般為I. 2 I. 3m2,爐篦各層通風面積分配也可以做適當的微調。本技術爐篦采用ZG270-520為主材質,破渣筋采用耐磨材料。權利要求1.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富氧造氣爐爐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層的破渣筋的高度為 80±2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富氧造氣爐爐箅,其特征在于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爐篦通風面積為I. 2 I. 3m2,爐篦各層通風面積分配為A層與B層之間5% ;B層與C層之間12% ;C層與D層之間20% ;D層與E層之間28% ;E層與F層之間,35%。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富氧造氣爐爐箅,其特征在于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最大旋轉直徑Dl為Φ 3000 ± 10mm,最小旋轉直徑D2為Φ 2600 ± 10m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煤氣發生爐爐箅,特別是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該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F層的破渣筋的高度為80mm,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該富氧造氣爐爐箅的最大旋轉直徑D1為Φ3000±10mm,最小旋轉直徑D2為Φ2600±10mm。本技術爐箅具有布風更合理及破渣排渣能力更強的特點,具有提高發氣量,防止偏流掛壁,提高灰渣成渣率,降低返炭,降低煤耗,保護設備,可操作性強的優點。文檔編號C10J3/36GK202643651SQ20122028164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李兆勝, 范然煒, 韋國軍, 韋峰, 嚴國毅, 周士釗 申請人: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富氧造氣爐爐箅,從上往下依次由A層、B層、C層、D層、E層、F層共六層爐箅和最底層的爐箅底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層、C層、D層、E層和F層上均設置有破渣筋,所述的F層上設置有8條破渣筋,所述的爐箅底座為倒錐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兆勝,范然煒,韋國軍,韋峰,嚴國毅,周士釗,
申請(專利權)人: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