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陰角模,連接平面模板或垂直模板形成一個整體,該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連接兩側面的兩個端面以及設置在端面兩側邊的兩個底面組成的空心殼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高強度、高硬度、高剛性、高韌性等優點,并且還可以反復使用5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提高了混泥土澆灌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陰角模,尤其是涉及一種注塑成型塑料陰角模。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行業建筑物陰角模有的采用木制陰角模、鋼制陰角模或有鋁制陰角模等。主要用于建筑物及橋梁墻面、立柱與樓面的轉角的現澆成型模板與混泥土構件的預制模板。木制陰角模是施工應用范圍最廣,既可做水平模板使用,也可做垂直模板使用。但木材資源受到限制,若大量使用,則會對自然界中的植被破壞較大,影響生態平衡。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消費,國家大力提倡以塑代木、以塑代鋼低碳減排的節能環保新政策,并 且木制陰角模由于其易吸水、影響混凝土表面質量、使用周轉次數少等缺點,已經逐步被市場所淘汰;鋼制陰角模雖然周轉次數較多,但自身太重,導致模板使用效率低下,存在一定危險性也須吊裝,給施工帶來很多困難;鋁制陰角模質量比鋼制的輕,使用次數略多,但其造價高,容易磕碰導致變形需要施工中敲打矯正造成建筑施工成本費用上升很多。建筑陰角模在土建結構施工中及需要成型的領域是重要的施工工具。在結構施工中,建筑陰角模一般占鋼筋混凝土結構模板工程費用的2. 24% _3%,因此提高建筑陰角模的技術,不僅可以降低工程施工費用、節省勞動力、加快工程進度,還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及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強度高、質量輕、易于施工操作、使混凝土表面質量好;節能環保、可回收再利用、循環使用次數可達50次以上的陰角模。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陰角模,連接平面模板或垂直模板形成一個整體,該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連接兩側面的兩個端面以及設置在端面兩側邊的兩個底面組成的空心殼體。所述的側面上開設有側面卡孔。所述的側面卡孔用于陰角模之間的相互連接。所述的側面上沿側面的各條邊的方向及側面卡孔附近設有加強筋。所述的側面相互垂直的內側邊的轉角處經圓倒角內切連接。所述的底面上設有連接卡孔。所述的連接卡孔用于以卡扣將陰角模與平面模板或垂直模板連接形成一個高強度的整體。所述的底面上沿底面的各條邊的方向以及連接卡孔附近設有加強筋。所述的空心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內加強筋。所述的內加強筋為L形,在空心殼體內部與側面平行的方向均勻排列。所述的兩個端面為相互垂直的端面,該端面為混凝土承載面。該陰角模采用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為原料制成。所述的陰角模采用注塑成型方式成型。注塑成型所使用的模具采用3次油缸順序頂出結構,實現了兩面全封閉四面半封閉結構的產品的順利脫模,同時模具凹模和滑塊成型部分預留1-2_變形量,保證了產品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產品之間拼接間隙小于1_。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技術的陰角模是通過注塑成型方式,注塑成型所使用的模具,采用3次油缸順序頂出結構,實現了兩面全封閉四面半封閉結構的產品的順利脫模,同時模具凹模和滑塊成型部分預留1-2_變形量,保證了產品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產品之間拼接間隙小于1mm。該注塑陰角模采用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殼體內設有內加強筋,它具有高 強度、高硬度、高剛性、高韌性等優點;2)本技術質量輕,表面平整度高,拼接、安裝方便,施工速度快,澆筑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與混凝土脫模很容易,不需要刷脫模劑;3)本技術可用于水平模板或垂直模板拼接組成一個高強度的整體;4)本技術節能環保、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可反復使用5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提高了混泥土澆灌質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殼體,2為連接卡孔,3為側面卡孔,4為內加強筋,5為端面,6為側面,7為底面。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陰角模,其結構如圖1-4所示,整體尺寸為150mm*150mm*450mm,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6、設置在側面6的上方及前側的兩個底面7以及連接兩側面6的兩個端面5組成的空心的殼體I。其中,側面6相互垂直的內側邊的轉角處經半徑為8mm的圓倒角內切連接,兩個側面6分別與兩個底面7相連接,殼體I的材料為玻纖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結構為注塑成型方式。兩個側面6上均設置有側面卡孔3,在側面6上沿側面的各條邊的方向及側面卡孔3的附近設有加強筋,端面5為混泥土承載面,兩個底面7上設有連接卡孔2,底面7上沿側面的方向以及連接卡孔2附近設有加強筋。連接卡孔2的直徑為8. 2mm,相鄰連接卡孔2間的間距為150mm,設置連接卡孔2的目的是為了通過連接卡孔2,與塑膠模板面接觸以鋼卡將塑膠陰角模與塑膠模板連接形成一個高強度的整體。殼體I的內部置有八個內加強筋4,內加強筋4的厚度為3mm,其中六個的高度為20mm,另外兩個的高度為54mm,由于內加強筋4具有很好的增強承重能力,在注塑成型的結構基礎上增加內加強經結構,同時加強了整個模殼的結構穩定性,也增加陰角模的強度利于混凝土澆筑。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
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 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技術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技術的揭示,不脫離本技術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該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連接兩側面的兩個端面以及設置在端面兩側邊的兩個底面組成的空心殼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面上開設有側面卡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面上沿側面的各條邊的方向及側面卡孔附近設有加強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面相互垂直的內側邊的轉角處經圓倒角內切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上設有連接卡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上沿底面的各條邊的方向以及連接卡孔附近設有加強筋。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內加強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加強筋為L形,在空心殼體內部與側面平行的方向均勻排列。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端面為相互垂直的端面,該端面為混凝土承載面。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陰角模,連接平面模板或垂直模板形成一個整體,該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連接兩側面的兩個端面以及設置在端面兩側邊的兩個底面組成的空心殼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高強度、高硬度、高剛性、高韌性等優點,并且還可以反復使用5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提高了混泥土澆灌質量。文檔編號E04G13/00GK202644981SQ2012203068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專利技術者周建仁, 黃超, 付剛, 胡巍偉 申請人:上海鉑礫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陰角模,其特征在于,該陰角模為由兩個L形結構的側面、連接兩側面的兩個端面以及設置在端面兩側邊的兩個底面組成的空心殼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建仁,黃超,付剛,胡巍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鉑礫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