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蓋芯、彈簧卡圈、銷、油標尺和空濾紙柱;加油蓋內設有空濾紙柱,加油蓋套設在蓋芯的一端,蓋芯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和彈簧卡圈同軸連接著油標尺的一端。與蓋芯相鄰處的油標尺上通過銷軸分別設有第一擋油板和第二擋油板,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通孔呈放射狀分布,通孔為圓錐形孔,通孔的大直徑端與蓋芯對應。第一擋油板與蓋芯端面之間的間距為20mm,第二擋油板與蓋芯端面之間的間距為5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叉車液壓油箱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存在的返油問題,并克服了現有技術結構復雜、成本較高的缺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叉車液壓系統領域,具體涉及叉車液壓油箱的加油蓋。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叉車液壓油箱的加油蓋有兩種,一種具有透氣機構,另一種不具有透氣機構。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主要包括加油蓋、蓋芯、彈簧卡圈、銷、油標尺和空濾紙柱,其結構存在缺陷,當叉車在門架下降、上下坡道及顛簸路面上行駛或者加油超標時,存在從加油蓋返油的現象,使加油蓋和油箱表面布滿油污,既不安全,也不環保?,F有技術把加油蓋和透氣機構分開,雖然解決了返油的問題,但是油箱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叉車液壓油箱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存在的返油問題,以及克服現有技術結構復雜、成本較高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可以防止返油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I、蓋芯2、彈簧卡圈3、銷4、油標尺5和空濾紙柱7 ;加油蓋I內設有空濾紙柱7,加油蓋I套設在蓋芯2的一端,蓋芯2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4和彈簧卡圈3同軸連接著油標尺5的一端;與蓋芯2相鄰處的油標尺5上通過銷軸分別設有第一擋油板6和第二擋油板8,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61 ;所述擋油板上的通孔61呈放射狀分布,通孔61為圓錐形孔,且大直徑端口與蓋芯2相對應;第一擋油板6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20mm,第二擋油板8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50mm。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設計新穎,增加了兩個設有錐形孔的擋油板,可以較好的解決加油蓋返油問題;(2)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具有推廣應用價值。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圖I中第一擋油板6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上圖中序號加油蓋I、蓋芯2、彈簧卡圈3、銷4、油標尺5、第一擋油板6、通孔61、空濾紙柱7、第二擋油板8。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說明。實施例圖I所示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I、蓋芯2、彈簧卡圈3、銷4、油標尺5、第一擋油板6、第二擋油板8和空濾紙柱7。加油蓋I內設有空濾紙柱7,加油蓋I套設在蓋芯2的一端,蓋芯2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4和彈簧卡圈3同軸連接著油標尺5的一端。第一擋油板6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20mm,第二擋油板8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50臟。參照圖I和圖3,第一擋油板6和第二擋油板8通過銷軸分別設在與蓋芯2相鄰處的油標尺5上,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參照圖2,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61,通孔61呈放射狀分布。通孔61為圓錐形孔,且大直徑端口與蓋芯2相對應,便于空氣進入;小直徑端口阻止油氣外散,使油氣冷卻成油液。采用錐形孔便于鑄造,有利于拔模。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I)、蓋芯(2)、彈簧卡圈(3)、銷(4)、油標尺(5 )和空濾紙柱(7 );加油蓋(I)內設有空濾紙柱(7 ),加油蓋(I)套設在蓋芯(2 )的一端,蓋芯(2)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4)和彈簧卡圈(3)同軸連接著油標尺(5)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與蓋芯(2)相鄰處的油標尺(5)上通過銷軸分別設有第一擋油板(6)和第二擋油板(8),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6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油板上的通孔(61)呈放射狀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1)為圓錐形孔,且大直徑端口與蓋芯(2)相對應。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其特征在于第一擋油板(6)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20mm,第二擋油板(8)與蓋芯(2)端面之間的間距為5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蓋芯、彈簧卡圈、銷、油標尺和空濾紙柱;加油蓋內設有空濾紙柱,加油蓋套設在蓋芯的一端,蓋芯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和彈簧卡圈同軸連接著油標尺的一端。與蓋芯相鄰處的油標尺上通過銷軸分別設有第一擋油板和第二擋油板,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通孔呈放射狀分布,通孔為圓錐形孔,通孔的大直徑端與蓋芯對應。第一擋油板與蓋芯端面之間的間距為20mm,第二擋油板與蓋芯端面之間的間距為50mm。本技術解決了叉車液壓油箱的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存在的返油問題,并克服了現有技術結構復雜、成本較高的缺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文檔編號F15B1/26GK202646192SQ20122032811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余建福, 周齊齊, 溫躍清, 田原 申請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透氣機構的加油蓋,包括加油蓋(1)、蓋芯(2)、彈簧卡圈(3)、銷(4)、油標尺(5)和空濾紙柱(7);加油蓋(1)內設有空濾紙柱(7),加油蓋(1)套設在蓋芯(2)的一端,蓋芯(2)的另一端中部通過銷(4)和彈簧卡圈(3)同軸連接著油標尺(5)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與蓋芯(2)相鄰處的油標尺(5)上通過銷軸分別設有第一擋油板(6)和第二擋油板(8),每塊擋油板為法蘭盤狀,每塊擋油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通孔(6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建福,周齊齊,溫躍清,田原,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