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由燈殼及透光燈罩構成的燈泡、位于燈泡內的燈罩內殼及光源集成模塊。燈罩內殼呈倒置的并且下端面上開設一通氣孔的多棱錐臺,燈罩內殼的各個錐面呈分布式地排列在透光燈罩內,該燈罩內殼的每個錐面上分別開設一光源孔;透光燈罩的下部開設一與燈罩內殼上對應的進氣口,以使該進氣口與燈殼上開設的出氣口之間形成貫通的氣動對流通道;光源集成模塊的數量與燈罩內殼的錐面數量相同,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以LED光源嵌置在燈罩內殼的光源孔中且若干散熱片位于錐面的內側的方式安裝在燈罩內殼的錐面上,使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上的由若干散熱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槽的方向與氣動對流通道的方向相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節能環保領域的半導體LED通用照明產品,尤其涉及一種LED照明燈。
技術介紹
半導體LED照明在節能環保方面性能優異,具有廣泛應用前景,作為固態光源必將全面替代白熾燈和熒光節能燈而成為新一代綠色照明的主流產品。目前,半導體LED照明的電-光轉換效率已提高到空前水平,LED光源的光效超過130流明/瓦,LED照明產品的整體光效也可達到100流明/瓦左右。即便如此,在LED的電-光轉換過程中仍有一大半能量以熱量積攢的形式消耗,此熱量將加劇光衰,導致LED的光效降低,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并成為LED技術應用及發展的一大瓶頸。 盡管當前被廣泛采用的散熱片傳導散熱和空氣對流散熱等技術已在LED照明產品中應用,但由于LED光源器件的集中平面式布置以及球泡、燭光泡的傳統燈泡結構,導致熱量集聚散熱不暢,最終未能完好地解決熱量的有效發散。另外,目前的LED照明產品中由于LED器件多采用集中平面式布置,不能擴大LED光源的光束散射角度,使LED光源的光束散射角度只能限制在90° 120°,使之通用性受到限制,因此不能滿足照明光源的多種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LED照明燈,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傳導散熱效能,利于延緩光衰,提高壽命,并能擴大光束的散射角度,滿足照明光源的多種需求,能更好、更簡約地推動LED照明產業的發展。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由下部呈半球形的燈殼及連接在燈殼下端并呈半球形的透光燈罩構成的燈泡、位于燈泡內的光源集成模塊及驅動電路板,其中所述照明燈還包括一位于燈泡內的呈倒置的并且下端面上開設一通氣孔的多棱錐臺的燈罩內殼;所述燈罩內殼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燈殼的下端、下端抵靠在所述透光燈罩的內表面上,使燈罩內殼的各個錐面呈分布式地排列在所述透光燈罩內,該燈罩內殼的每個錐面上分別開設一光源孔;所述透光燈罩的下部開設一與所述燈罩內殼上的通氣孔同軸并且形狀相同的進氣口,以使該進氣口與所述燈殼上開設的出氣口之間形成貫通的氣動對流通道;所述光源集成模塊的數量與所述燈罩內殼的錐面數量相同,每個光源集成模塊包括印刷電路板及分別連接在印刷電路板的前、后表面上的LED光源和若干散熱片,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以所述LED光源嵌置在所述燈罩內殼的光源孔中且若干散熱片位于所述錐面的內側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燈罩內殼的錐面上,使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上的由所述若干散熱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槽的方向與所述氣動對流通道的方向相同。上述的LED照明燈,其中,所述燈罩內殼的通氣孔為開設在每根棱的下部向下端延伸并相互連通的長槽孔。上述的LED照明燈,其中,所述燈罩內殼為三至六棱的棱錐臺。上述的LED照明燈,其中,所述透光燈罩的內表面為菲涅爾組合透鏡。上述的LED照明燈,其中,所述光源集成模塊中的印刷電路板的材質為鋁基板、銅基板或陶瓷基板。上述的LED照明燈,其中,所述驅動電路板安裝在所述光源集成模塊的上方。本技術的一種LED照明燈的技術方案,從顛覆傳統燈泡結構著手,充分結合LED光源發光的形成機理,以靜態傳導散熱與動態的氣動對流散熱完好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傳導散熱效能,利于延緩光衰,提高壽命,并能擴大LED光源光束的散射角度, 滿足照明光源的多種需求,能更好、更簡約地推動LED照明產業的發展。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LED照明燈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仰視圖(去掉透光燈罩)。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能更好地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本技術的LED照明燈,包括燈泡、位于燈泡內的燈罩內殼4、光源集成模塊3及驅動電路板2,其中燈泡由燈殼I及連接在燈殼I下端的呈半球形的透光燈罩5構成;燈殼I的下部呈半球形狀,使燈殼I與透光燈罩5連接后形成球形燈泡;燈殼I的上部具有燈頭座11 ;燈殼I上還在靠近燈頭座11的表面上均布地開設多個出氣口 10 ;燈罩內殼4呈倒置的多棱錐臺,多棱錐臺可為三、四、五、六棱的棱錐臺,視具體光源功率需求而定。本實施例的燈罩內殼4為五棱錐臺;該燈罩內殼4的上端連接在燈殼I的下端、下端抵靠在透光燈罩6的內表面上,使燈罩內殼4的各個錐面呈分布式地排列在透光燈罩6內;該燈罩內殼4的每個錐面上分別開設一光源孔41及兩個安裝孔42 ;燈罩內殼4的下端面上開設一通氣孔6,該通氣孔6為開設在每根棱的下部向下端延伸并相互連通的長槽孔;透光燈罩5的內表面采用菲涅爾組合透鏡,透光燈罩5的下部開設一與燈罩內殼4上的通氣孔6同軸并且形狀相同的進氣口 50,使燈泡呈花蕾球形,并使該進氣口 50與燈殼I上的出氣口 10之間形成貫通的氣動對流通道20 ;光源集成模塊3的數量與燈罩內殼4的錐面數量相同;每個光源集成模塊3包括印刷電路板32及分別連接在印刷電路板31的前、后表面上的若干散熱片33和LED光源31 ;印刷電路板32的材質為鋁基板、銅基板或陶瓷基板,印刷電路板上與燈罩內殼4的錐面上的安裝孔對應地開設若干安裝孔;每個光源集成模塊3以LED光源31嵌在光源孔41中、若干散熱片33位于錐面的內側、印刷電路板32通過螺栓和螺母的方式將光源集成模塊3安裝在燈罩內殼4的錐面上,使每個光源集成模塊3上的由若干散熱片33之間形成的散熱槽的方向與氣動對流通道20的方向相同,以將光源孔41封閉,封閉光源孔41后,可保證氣動對流通道20中的塵埃與LED光源31隔離。驅動電路板2安裝在燈殼I的中部并位于光源集成模塊3的上方。本技術的LED照明燈有以下特點I.燈泡的外形結構顛覆傳統的球泡、燭光泡概念,通過在透光燈罩5的下端開設一進氣口 50,與燈殼I上的出氣口 10形成貫通的氣動對流通道20,使空氣從進氣口 50將對流空氣從靠近燈頭的燈殼I上的出氣口 10排出,以便光源集成模塊3在工作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動態氣流冷卻,達到氣動對流效率的最大化。2.在燈泡內增加一個呈多棱錐臺的燈罩內殼4,并在燈罩內殼4的各個錐面上布置一個帶若干散熱片33的光源集成模塊3,使各個LED光源31呈多棱錐面分布式排列,既 能達到均勻散熱效果,又能使若干散熱片33置于氣動對流通道20中進行充分的氣動冷卻 而將熱量帶走,形成動態散熱與靜態散熱的環環相扣的多層次復合散熱效果。3.由于各個LED光源31呈多棱錐面分布式排列,再結合透光燈罩5內表面上的菲涅爾組合透鏡,使各個LED光源31的光束散射角大于180°均勻擴散,可滿足照明光源的多種需求。另外,各個棱錐面上的LED光源31呈封閉狀,不因不潔環境造成LED光源31透光性能減弱。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技術之用,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技術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權利要求1.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由下部呈半球形的燈殼及連接在燈殼下端并呈半球形的透光燈罩構成的燈泡、位于燈泡內的光源集成模塊及驅動電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燈還包括一位于燈泡內的呈倒置的并且下端面上開設一通氣孔的多棱錐臺的燈罩內殼;所述燈罩內殼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燈殼的下端、下端抵靠在所述透光燈罩的內表面上,使燈罩內殼的各個錐面呈分布式地排列在所述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由下部呈半球形的燈殼及連接在燈殼下端并呈半球形的透光燈罩構成的燈泡、位于燈泡內的光源集成模塊及驅動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燈還包括一位于燈泡內的呈倒置的并且下端面上開設一通氣孔的多棱錐臺的燈罩內殼;所述燈罩內殼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燈殼的下端、下端抵靠在所述透光燈罩的內表面上,使燈罩內殼的各個錐面呈分布式地排列在所述透光燈罩內,該燈罩內殼的每個錐面上分別開設一光源孔;所述透光燈罩的下部開設一與所述燈罩內殼上的通氣孔同軸并且形狀相同的進氣口,以使該進氣口與所述燈殼上開設的出氣口之間形成貫通的氣動對流通道;所述光源集成模塊的數量與所述燈罩內殼的錐面數量相同,每個光源集成模塊包括印刷電路板及分別連接在印刷電路板的前、后表面上的LED光源和若干散熱片,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以所述LED光源嵌置在所述燈罩內殼的光源孔中且若干散熱片位于所述錐面的內側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燈罩內殼的錐面上,使每個光源集成模塊上的由所述若干散熱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槽的方向與所述氣動對流通道的方向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則吾,
申請(專利權)人:傅則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