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泡殼、光源組件、驅動電路、散熱片和燈頭組件,所述的頂蓋、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所述的光源組件和驅動電路設在所述燈體內,所述的LED燈還包括設在燈體內的中心環,所述的燈體由中心環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光源組件包括設在中心環上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所述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位于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內,并連接驅動電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安裝驅動電路的空間大、并可實現標準光源的大角度照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LED燈,尤其是涉及一種全配光型非定向自鎮流LED燈。
技術介紹
目前,使用LED作為光源的照明產品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LED類照明產品由于其單方向發光的特性大多被用于重點照明。常見的LED產品普遍通過在LED發光光源前增加大過半球的混光泡殼,達到準全配光的照明效果。此類方法帶來兩方面的問題1、大過半球的泡殼僅能實現角度大于180°的大角度照明,不能滿足全配光產品要求;2、標準光源尺寸要求下,泡殼空間過大導致LED驅動部分空間不足,對產品內驅動部分電子線路產品設計帶來一定難度。目前也有通過反射等方法實現LED產品全配光,但是反射帶來光學效率的降低使產品整體性能不能達到理想狀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驅動部分空間大、可實現標準光源的大角度照明的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泡殼、光源組件、驅動電路、散熱片和燈頭組件,所述的頂蓋、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所述的光源組件和驅動電路設在所述燈體內,所述的LED燈還包括設在燈體內的中心環,所述的燈體由中心環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光源組件包括設在中心環上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所述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位于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內,并連接驅動電路。所述的中心環包括圓柱部和設在圓柱部上的圓環部,所述的燈體由該圓環部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上光源板設在圓環部的上表面,所述的下光源板設在圓環部的下表面,所述的驅動電路設在圓柱部內。所述的頂蓋卡接在圓柱部的上端,所述的散熱片設在圓柱部的下端。所述的燈頭組件設在圓柱部的下端,包括燈頭塑件和燈頭。所述的泡殼包括用于封閉上照明腔的上泡殼和用于封閉下照明腔的下泡殼。所述的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的內表面進行反光處理或者設置反光部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設置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對LED燈的上下兩部分進行照明,可以實現大角度照明,由于中心環的圓柱部貫穿整個燈體,驅動LED的驅動電路可以設置在該圓柱部內,使得用于配置驅動電路的空間明顯大于普通LED燈,從而可以安裝更加復雜的驅動電路,實現調光、遙控等各種復雜控制。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爆炸圖;圖2為本技術光學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驅動電路安裝空間的示意圖;圖5為傳統LED燈驅動電路安裝空間的示意圖;圖中,I、頂蓋;2、上泡殼;3、上光源板;4、中心環;5、下光源板;6、下泡殼;7,驅動電路;8、散熱片;9、燈頭塑件;10、燈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I 4所示,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I、泡殼、中心環4、光源組件、驅動電路7、散熱片8和燈頭組件。泡殼包括上泡殼2和下泡殼6,光源組件包括上光源板3和下光源板5,燈頭組件包括用于連接燈座,包括燈頭塑件9和燈頭10。頂蓋I、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中心環4設在燈體內,由貫穿整個燈體的圓柱部41和設在圓柱部41上的圓環部42組成,圓環部42將整個燈體分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分別由上泡殼2和下泡殼6封閉。上光源板3安裝在圓環部42的上表面,位于上照明腔內,下光源板5安裝在圓環部42的下表面,位于下照明腔內,驅動電路7設在圓柱部41內,連接下光源板5、上光源板3,用于驅動其發光,頂蓋I通過卡接的方式連接在圓柱部41的上端,散熱片8設在圓柱部41的下端。該LED燈的光學特性如圖2和3所示上光源板3和下光源板5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制成1、LED光源貼裝對應的線路板上;2、LED芯片直接封裝在對應尺寸的基板上。LED點亮后光線分別經過上泡殼2或下泡殼6直射而出,兩方向的光源板互補實現LED燈全配光,為提高結構件出光效率,可在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的內表面進行反光處理或者設置反光部件。中心環4和散熱片8都采用導熱材料制作,接觸面緊密結合,其間可使用導熱界面材料,上光源板3、下光源板5和驅動電路7為主要發熱源,兩個光源板和中心環緊密接觸,其間可使用導熱界面材料,熱量經中心環傳導至散熱片,實現散熱功能。圖4和圖5中A部分為可用于安裝驅動電路的空間,由此可知本技術用于安裝驅動電路的空間明顯大于普通LED燈,從而可以安裝更加復雜的驅動電路,實現調光、遙控等各種復雜控制。權利要求1.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泡殼、光源組件、驅動電路、散熱片和燈頭組件,所述的頂蓋、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所述的光源組件和驅動電路設在所述燈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燈還包括設在燈體內的中心環,所述的燈體由中心環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光源組件包括設在中心環上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所述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位于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內,并連接驅動電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環包括 圓柱部和設在圓柱部上的圓環部,所述的燈體由該圓環部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上光源板設在圓環部的上表面,所述的下光源板設在圓環部的下表面,所述的驅動電路設在圓柱部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蓋卡接在圓柱部的上端,所述的散熱片設在圓柱部的下端。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頭組件設在圓柱部的下端,包括燈頭塑件和燈頭。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殼包括用于封閉上照明腔的上泡殼和用于封閉下照明腔的下泡売。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的內表面進行反光處理或者設置反光部件。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泡殼、光源組件、驅動電路、散熱片和燈頭組件,所述的頂蓋、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所述的光源組件和驅動電路設在所述燈體內,所述的LED燈還包括設在燈體內的中心環,所述的燈體由中心環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光源組件包括設在中心環上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所述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位于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內,并連接驅動電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用于安裝驅動電路的空間大、并可實現標準光源的大角度照明。文檔編號F21V19/00GK202647270SQ20122021894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專利技術者張文韜, 王愛萍, 王佩源 申請人:上海海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配光型自鎮流LED燈,包括頂蓋、泡殼、光源組件、驅動電路、散熱片和燈頭組件,所述的頂蓋、泡殼和燈頭組件連接構成燈體,所述的光源組件和驅動電路設在所述燈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燈還包括設在燈體內的中心環,所述的燈體由中心環分隔為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所述的光源組件包括設在中心環上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所述的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分別位于上照明腔和下照明腔內,并連接驅動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韜,王愛萍,王佩源,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海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