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一種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以及吸頂組件,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LED燈珠以及散熱體,所述的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安裝在燈座前端的燈板上,所述的散熱體從燈座后端伸出,所述燈座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所述吸頂組件裝置于所述開口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裝置于燈座頂部,所述有機玻璃燈罩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外表面為光滑表面,內表面為磨砂表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吸頂LED燈不僅解決了傳統LED燈直視眩目刺眼,造成嚴重的光污染的問題,而且外形美觀,技術方案簡單,成本低,制造率高,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LED照明
技術介紹
LED燈產品采用LED技術作為主要的發光源,LED即是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其利用電流順向流通到半導體P-η結耦合處,再由半導體中分離的帶負電的電子與帶正電的電洞兩種載子相互結合后,而產生光子發射,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LED燈具有使用低壓電源、耗能少、適用性強、穩定性高、響應時間短、對環境無污染、多色發光等的優點,適用家庭,商場,銀行,醫院,賓館,飯店等場所,已經成為理想的光源去代替傳 統的光源。隨著LED燈的廣泛應用,人們對其外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更好地將光線聚集,使光線更集中,每個LED燈上都會安裝燈罩,傳統的LED燈為了減少光通量的損耗,普遍采用全透明的燈罩,直視眩目刺眼,造成嚴重的光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新型吸頂LED燈。為了解決上面所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種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以及吸頂組件,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LED燈珠以及散熱體,所述的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安裝在燈座前端的燈板上,所述的散熱體從燈座后端伸出,所述燈座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所述吸頂組件裝置于所述開口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頂部。所述燈座為鋁合金燈座。所述有機玻璃燈罩的外表面為光滑表面,內表面為磨砂表面。所述有機玻璃燈罩通過螺紋咬合方式裝置于燈體頂部。所述有機玻璃燈罩為柱狀燈罩。所述散熱體為鋁合金空心柱狀散熱體。本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LED燈直視眩目刺眼,造成嚴重的光污染的問題,而且外形美觀,技術方案簡單,成本低,制造率高,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面圖。圖3為燈罩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燈座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燈座剖面圖。圖中1.有機玻璃燈罩,2.燈座,3.散熱體,4. LED燈珠,11.底部螺紋,12.燈罩內表面,13.燈罩外表面,23.燈板,21.開口,22.頂部螺紋,33.吸頂組件。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 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2頂部。實施例2 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 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頂部,有機玻璃燈罩外表面13為光滑表面,有機玻璃燈罩內表面12為磨砂表面。實施便3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為鋁合金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頂部。實施例4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 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所述燈座2通過頂部螺紋22與燈罩I底部螺紋11配合安裝。實施例5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 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為柱狀燈罩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頂部。實施例6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5,如圖所示,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I以及吸頂組件33,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2、LED燈珠4以及散熱體3,所述的燈座2具有前端的燈板23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4安裝在燈座2前端的燈板23上,所述的散熱體3為鋁合金空心柱狀散熱體,所述的散熱體3從燈座2后端伸出,所述燈座2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 21,所述吸頂組件33裝置于所述開口 21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I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裝置于燈座頂部。·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以及吸頂組件,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LED燈珠以及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安裝在燈座前端的燈板上,所述的散熱體從燈座后端伸出,所述燈座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所述吸頂組件裝置于所述開口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裝置于燈座頂部,所述有機玻璃燈罩有4到6毫米的厚度。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頂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座為鋁合金燈座。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頂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玻璃燈罩的外表面為光滑表面,內表面為磨砂表面。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頂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玻璃燈罩通過螺紋咬合方式裝置于燈體頂部。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頂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玻璃燈罩為柱狀燈罩。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頂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體為鋁合金空心柱狀散熱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一種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以及吸頂組件,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LED燈珠以及散熱體,所述的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安裝在燈座前端的燈板上,所述的散熱體從燈座后端伸出,所述燈座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所述吸頂組件裝置于所述開口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裝置于燈座頂部,所述有機玻璃燈罩具有4到6毫米的厚度,外表面為光滑表面,內表面為磨砂表面。本技術所提供的吸頂LED燈不僅解決了傳統LED燈直視眩目刺眼,造成嚴重的光污染的問題,而且外形美觀,技術方案簡單,成本低,制造率高,安全可靠。文檔編號F21V3/04GK202647501SQ2012202247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吸頂LED燈包括有燈體、有機玻璃燈罩以及吸頂組件,所述燈體進一步包括燈座、LED燈珠以及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座具有前端的燈板以及后端的中空柱,所述的LED燈珠安裝在燈座前端的燈板上,所述的散熱體從燈座后端伸出,所述燈座下部的邊緣沿中軸線對稱有二個開口,所述吸頂組件裝置于所述開口中,所述有機玻璃燈罩裝置于燈座頂部,所述有機玻璃燈罩有4到6毫米的厚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興中,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恒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