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它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與微處理器聯接的電加熱元件,所述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出水口通過集水支管連通有集水總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該太陽能集熱裝置,有效地實現了多個太陽集熱裝置集成式供熱;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陽照射熱能的吸收利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造價成本低,安裝使用簡便,便于維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太陽能熱水器已經普遍地出現在普通百姓的家庭中,太陽能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但對于學校、工廠、賓館等住宿人群比較集中的場所,目前普遍還是采用燃煤鍋爐供應熱水洗澡,每年將燃燒掉大量的煤炭資源,一方面能源消耗量大,成本費用高,另一方面燒煤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另外,雖有極少數高級賓館采用每個客房單獨安裝太陽能的方式,其缺陷是由于屋面面積限制,無法為 更多的客房使用,如果房間不住人,其對應的太陽能設備就閑置,有的房間可能人多,單獨一個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的熱水資源可能還不夠用,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共享利用。同時存在固定投資高,管理維修工作量大等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便于統一管理且熱水資源共享的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J-U ρ α裝直。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與微處理器聯接的電加熱元件,所述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出水口通過集水支管連通有集水總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水泵和保溫水箱,所述水泵設置磁力開關,保溫水箱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所述磁力開關和水位傳感器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本技術通過設置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并通過監測控制系統的設置,有效地實現了多個太陽集熱裝置集成式供熱;同時,通過大容量保溫水箱和水泵的設置,隨時將達到設定溫度的熱水集中儲存、保溫,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陽照射熱能的吸收利用,由此加大了熱水供應量。另外,通過在太陽能集熱裝置出口處設置自動控制閥門,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溫度值來控制進入保溫水箱內熱水和溫度,只有當太陽集熱裝置內的水溫達到所設定的溫度值時才能打開閥門,有效地防止冷水進入保溫水箱,保障進入保溫水箱內的水均為達到設定溫度的熱水。本技術造價成本低,安裝使用簡便,便于維護,有效地解決了燃燒鍋爐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及各個房間單獨安裝太陽能所存在的成本高、不便于管理、不能共享熱水資源的問題。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ー步的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ー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3,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3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5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4、6,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3內設置水位傳感器9、溫度傳感器7和與所述微處理器10聯接的電加熱元件(圖中未示),所述水位傳感器9、溫度傳感器7和電磁閥4、6通過信號傳輸線連接有微處理器10,所述出水ロ通過集水支管8連通有集水總管2,所述集水總管2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13。所述集水總管2上設置水泵I和保溫水箱11,所述水泵設置磁力開關(圖中未示),保溫水箱11內設置水位傳感器12,所述磁力開關和水位傳感器12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10連接。本技術的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在使用時安裝在賓館或集體宿舎的樓頂上,所述下水支管與各房間熱水供水管連接。當某一個太陽能集熱裝置的水溫達到設定溫度時,在所述微處理器的控制下將其出水ロ的電磁閥打開,同時啟動所述水泵,熱水即通過集水總管進入保溫水箱,再經下水支管進入各個房間,當保溫水箱充滿后,所述水泵在所述微處理器的控制下自動停止。當某一個太陽能集熱裝置的水位下降至設定最低水位吋,由所述水位傳感發送信號至所述微處理器,并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下將其進水ロ的電磁閥打開,即由自來水管補充自來水。在寒冷季節或陰雨天氣,保溫水箱內熱水過少時,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下,所述加熱元件將自動對太陽能集熱裝置內的涼水進行加熱,保證客房熱水的正常供應。由此,可以為賓館客房提供更多的熱水資源,并保障進入保溫水箱內的水均為達到設定溫度的熱水。此外,由于太陽能集熱裝置的集成式密排,集中控制,因而本技術的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造價成本低,方便管理和維護,安裝使用簡便,并有效地解決了燃燒鍋爐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及各個房間単獨安裝太陽能所存在的成本高、不便于管理、不能共享熱水資源的問題。權利要求1.ー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與微處理器聯接的電加熱元件,所述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出水ロ通過集水支管連通有集水總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水泵和保溫水箱,所述水泵設置磁力開關,保溫水箱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所述磁力開關和水位傳感器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它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與微處理器聯接的電加熱元件,所述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出水口通過集水支管連通有集水總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該太陽能集熱裝置,有效地實現了多個太陽集熱裝置集成式供熱;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陽照射熱能的吸收利用。本技術造價成本低,安裝使用簡便,便于維護。文檔編號F24J2/00GK202648173SQ2012202787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專利技術者姬松勇, 包東鋒 申請人:方城縣豪雨太陽能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集成式太陽能集中供熱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上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上水管與自來水管相連,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分別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內設置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與微處理器聯接的電加熱元件,所述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出水口通過集水支管連通有集水總管,所述集水總管上設置有多個下水支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姬松勇,包東鋒,
申請(專利權)人:方城縣豪雨太陽能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