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鋁圓片用的模具,主要包括:下模和上模,其特征在于:在下模上設置有進料孔和供下沖頭進行成型工作的成型孔,下沖頭設置在成型孔中,在上模上設置有與下模上的成型孔位置相對應的上沖頭,在下模的一側活動設置有切料板,在切料板上設置有切料成型孔,另外還設置有用以驅動切料板移動、使切料板上的切料成型孔可與進料孔相對應、或可與成型孔相對應的驅動裝置。(*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生產鋁圓片用的成型模具。
技術介紹
鋁圓片是生產電容器殼體、牙膏管殼體、鞋油管殼體、以及醫藥管和膠水管等殼體的原料。其中,電容器殼體對鋁圓片的要求最高,必須用純度大于99.00%的純鋁來制造。我國電容器行業近年來發展較快,無論從數量上、質量上,還是服務上,都能夠滿足電子整機及家用電器發展的需要,并帶動了相關的材料、設備行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電容器生產大國。幾十年以來,生產電容器殼體用的鋁圓片一直采用純鋁帶沖裁的加工工藝,其沖裁搭邊選用1.5mm的排樣方式。這種加工工藝的最大缺點是材料的利用率很低,只有56%左右,并且,在用純鋁錠來生產鋁帶的過程中也要剪切搭邊,其廢料率大約在8%左右。雖然搭邊和沖裁下的廢料可以回爐再精煉,但一般中小企業冶煉后的鋁錠的純度不高,無法達到生產電容器殼體所需的要求,而只能用以生產鋁合金門窗等。可見,使用傳統的鋁帶沖裁方法來加工鋁圓片,會導致電容器殼體的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國際競爭力。近期研制成功一種可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加工方法,即選用合適的鋁絲為原料,使用冷鐓機為加工設備,使用高速封閉無切屑冷鐓成型工藝來生產鋁圓片。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傳統結構的冷鐓機在進行成型加工時,其速度較慢,并且在一次壓力行程過程中,其所用模具通常只能生產加工一片鋁圓片,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將提供一種生產效率更高的生產鋁圓片用的模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生產鋁圓片用的模具,主要包括下模和上模,其特點是在下模上設置有進料孔和供下沖頭進行成型工作的成型孔,下沖頭設置在成型孔中,在上模上設置有與下模上的成型孔位置相對應的上沖頭,在下模的一側活動設置有切料板,在切料板上設置有切料成型孔,另外還設置有用以驅動切料板移動、使切料板上的切料成型孔可與進料孔相對應、或可與成型孔相對應的驅動裝置。上述的進料孔和成型孔的一種設置方式為在下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進料孔和至少兩個成型孔,并且進料孔和成型孔相互間隔均勻地設置在下模上。上述的切料板與下模的一種結構形式為在下模上設置有由下蓋板和下蓋板構成的滑槽,切料板通過其兩側的凸塊活動設置在該滑槽中。本技術另一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驅動裝置的一種結構形式為在上模上設置有彎銷導柱,在切料板上設置有與彎銷導柱相配的導孔,在下模上設置有成型導孔,并且彎銷導柱與導孔及成型導孔之間的配合方式為在彎銷導柱從導孔進入到成型導孔的過程中,彎銷導柱驅動切料板移動,并使切料板上的切料成型孔從與進料孔相對的位置移動到與成型孔相對的位置。本技術的優點是通過使用上述結構的模具,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可降低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模具中的下模及切料板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A剖面圖;圖3是圖1中的B-B剖面圖; 圖4是本技術所述模具中的上模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的A-A剖面圖;圖6是圖1所示的下模及切料板和圖4所示的上模開始結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所示的下模及切料板和圖4所示的上模結合工作成型時的結構示意圖。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優點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生產鋁圓片用的模具主要包括下模9和上模10,在下模9上共設置有十二個進料孔8和十二個供下沖頭進行成型工作的成型孔5,下沖頭13設置在成型孔5中——參見圖6所示;并且進料孔8和成型孔5每三個為一排、相互間隔均勻地設置下模9上,當然,在實際制作中,可根據下模9的尺寸大小等實際使用情況來具體設置進料孔8和成型孔5的數量和位置;在上模10上設置有十二個與下模9上的成型孔5的位置相對應的上沖頭12;在下模9的一側活動設置有切料板2,本實施例中,切料板2與下模9的結構形式為在下模9上設置有由下蓋板1和下蓋板6構成的滑槽,切料板2通過其兩側的凸塊活動設置在該滑槽中;在切料板2上設置有十二個切料成型孔4,在實際制作中,也可根據切料板2的大小等實際使用情況來具體設置切料成型孔4的數量和位置,為便于操作和控制,可使切料成型孔4的數量和位置與進料孔8或成型孔5相對應。另外還設置有用以驅動切料板2移動、使切料板2上的切料成型孔4可與進料孔8相對應、或可與成型孔5相對應的驅動裝置。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驅動裝置的結構形式為在上模10上設置有一對彎銷導柱11,在切料板2上設置有一對與彎銷導柱11相配的導孔3,在下模9上設置有一對成型導孔7,并且彎銷導柱11與導孔3及成型導孔7之間的配合方式為當彎銷導柱11從導孔3進入到成型導孔7的過程中,彎銷導柱11驅動切料板2移動,并使切料板2上的切料成型孔4從與進料孔8相對的位置移動到與成型孔5相對的位置。上述結構的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參見圖6所示,首先,將選用的合適的鋁絲14放入下模9上的進料孔8中,由于此時切料板2上的切料成型孔4與進料孔8相對,因而可使一定長度的鋁絲14進一步進入到切料板2上的切料成型孔4中,此時,彎銷導柱11剛開始進入到切料板2上導孔3中,也就是說,上模10剛開始向切料板2和下模9移動。然后,驅動上模10繼續向切料板2和下模9移動,在彎銷導柱11上的斜邊的作用下,彎銷導柱11驅動切料板2移動,使切料成型孔4向成型孔5的方向移動,在這一過程中,切料板2將進入到切料成型孔4中的那段鋁絲切斷成鋁粒、并留存在切料成型孔4中。當彎銷導柱11上的斜邊進入到下模9上的成型導孔7中后,參見圖7所示,此時,切料板2上的切料成型孔4剛好移動到與下模9上的成型孔5相對的位置,而且,上沖頭12也恰好進入到切料成型孔4中;這樣,在下沖頭13和上沖頭12的共同作用下,將切料成型孔4中的鋁粒沖壓成合格的鋁圓片15。上述的沖壓加工工作完成后,上模10及彎銷導柱11開始后退,同樣,在彎銷導柱11的斜邊的作用下,彎銷導柱11驅動切料板2反向移動、并恢復原位,以準備下一輪的加工成型工作。在實際制作中,還可以直接使用步進電機等動力驅動裝置來驅動切料板2的往復移動,并且這些驅動裝置的結構變化也應屬于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不再贅述。由上所述可知,使用本技術所述的模具,可大大提高鋁圓片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生產鋁圓片用的模具,主要包括下模和上模,其特征在于在下模上設置有進料孔和供下沖頭進行成型工作的成型孔,下沖頭設置在成型孔中,在上模上設置有與下模上的成型孔位置相對應的上沖頭,在下模的一側活動設置有切料板,在切料板上設置有切料成型孔,另外還設置有用以驅動切料板移動、使切料板上的切料成型孔可與進料孔相對應、或可與成型孔相對應的驅動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進料孔和成型孔的一種設置方式為在下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進料孔和至少兩個成型孔,并且進料孔和成型孔相互間隔均勻地設置在下模上。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切料板與下模的一種結構形式為在下模上設置有由下蓋板和下蓋板構成的滑槽,切料板通過其兩側的凸塊活動設置在該滑槽中。4.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艷輝,陳靜剛,繆建成,葛士恩,王強,
申請(專利權)人:沙洲職業工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