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供裝設于一弦線樂器上的一琴頭上,其包含一弦鈕、一穿桿、一弦固定頭、一固定環、一夾制環與一迫緊套,其中該穿桿穿過該琴頭,并該固定環與該夾制環分別由該琴頭的兩側套入該穿桿且固定于該琴頭上,該穿桿靠近該固定環的一端固設該弦固定頭,另一端固設該弦鈕,且該迫緊套具有一接觸面,該夾制環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該迫緊套固設于該弦鈕上,且受到該弦鈕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緊密迫緊該卡制面,據而當該弦固定頭穿套一弦線且該弦鈕調音轉動至定位時,通過該接觸面迫緊該卡制面所形成的卡固力可以固定該弦鈕不倒轉,以長時間保持弦線的音色,滿足使用上的需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弦線樂器構造,尤其涉及一種弦線樂器的弦線調整裝置。
技術介紹
弦線樂器包含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吉他、烏克麗麗(ukulele)等等,其為利用弦線與音箱的共振而發生聲響,因此弦線的松緊程度,直接影響到音色的音準。請參閱圖I與圖2所示,其為現有用以調整弦線樂器音色的調整裝置,其安裝于一琴頭I上,其包含一弦鈕2、一穿桿3、一弦固定頭4、一固定環5、一夾制環6與多個止滑墊片7,其中該穿桿3穿過該琴頭1,并該固定環5與該夾制環6由該琴頭I的兩側套入該穿 桿3且固定于該琴頭I上,該穿桿3靠近該固定環5的一端固設該弦固定頭4,另一端固設該弦鈕2,且該多個止滑墊片7穿套該穿桿3并位于該弦鈕2與該夾制環6之間,且該弦鈕2推壓該多個止滑墊片7緊迫該夾制環6而固定在一起,又該弦固定頭4與該固定環5之間也可設置止滑墊片7,以增加止滑力。又該弦固定頭4為供一弦線8穿套固定,據此轉動該弦鈕2即可通過該穿桿3而連動該弦固定頭4轉動,以改變該弦線8的長短來調整該弦線8的松緊度,也即可以改變弦線8的音色,滿足演奏上的需求。然而,此現有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弦鈕2為通過多個止滑墊片7緊迫該夾制環6而固定在一起,其單單僅通過該多個止滑墊片7的相互平面接觸所產生的摩擦力而固定,因而當弦線8彈奏而產生震動時,此現有固定結構無法阻止該弦鈕2緩慢倒轉,因而該弦鈕2會慢慢變松,而改變演奏時的音色,導致無法滿足演奏上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種可避免弦線倒轉的調整裝置。基于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裝設于一弦線樂器的一琴頭上,包含一穿桿,該穿桿穿過該琴頭;一固定環;一夾制環,該固定環與該夾制環分別由該琴頭的兩側套入該穿桿且固定于該琴頭上;一弦固定頭,該弦固定頭固設于該穿桿靠近該固定環的一端;一弦鈕,該弦鈕固設于該穿桿的另一端;以及一迫緊套,該迫緊套具有一接觸面,該夾制環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該迫緊套固設于該弦鈕上,且受到該弦鈕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緊密迫緊該卡制面。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弦鈕被一螺絲穿過,該螺絲螺鎖于該穿桿上。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弦固定頭具有供一弦線穿過的固定孔。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弦固定頭與該固定環之間設有一止滑墊片。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夾制環具有穿入該琴頭的至少一抓釘。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固定環具有穿入該琴頭的一齒型環面。上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中該接觸面與該卡制面為互相對應的錐形面。據此,當該弦固定頭穿套一弦線且該弦鈕調音轉動至定位時,本技術可通過該接觸面與該卡制面互相接觸所形成的緊迫卡制,可穩固的固定該弦鈕,由于其形成一種具有斜度的接觸面而固定,因此當弦線因演奏而震動時,本技術仍可讓該弦鈕不倒轉,而長時間保持弦線的音色,滿足使用上的需求。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結構圖;圖2,為現有使用結構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結構圖;圖4,為本技術結構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安裝使用圖;圖6,為本技術使用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及
技術實現思路
,現就配合附圖說明如下請參閱圖3、圖4、圖5與圖6所示,本技術為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裝設于一弦線樂器10的一琴頭(Head)Il上,其包含一穿桿20、一固定環30、一夾制環40、一弦固定頭50、一弦鈕60與一迫緊套70,其中該穿桿20穿過該琴頭11,該固定環30與該夾制環40分由該琴頭11的兩側套入該穿桿20且固定于該琴頭11上,且該夾制環40可以具有穿入該琴頭11的至少一抓釘42,通過該至少一抓釘42而固定,另該固定環30可以具有穿入該琴頭11的一齒型環面31,該齒型環面31可以卡合該琴頭11而加以固定。該弦固定頭50固設于該穿桿20靠近該固定環30的一端,且該弦固定頭50可以具有供該弦線樂器10的一弦線12穿過的固定孔51,而該弦鈕60固設于該穿桿20的另一端,且該弦鈕60可以被一螺絲61穿過,該螺絲61螺鎖于該穿桿20上來加以固定。又該迫緊套70具有一接觸面71,該夾制環40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41,也即該接觸面71與該卡制面41具有對應的外型以取得最佳的摩擦力,該迫緊套70固設于該弦鈕60上,且受到該弦鈕60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71緊密迫緊該卡制面41,又為達較好的固定效果,該接觸面71與該卡制面41可以為互相對應的錐形面。此外,該弦固定頭50與該固定環30之間可以設有一止滑墊片52,以增加該弦固定頭50與該固定環30之間的摩擦力。如上所述,本技術揭露一種緊迫卡制結構,通過該接觸面71與該卡制面41的互相緊迫且具斜度的接觸,形成緊迫卡制構造,其具有優良的抗震動能力,本技術讓該弦固定頭50穿套弦線12且利用該弦鈕60調音轉動至定位后,即可產生需求音色供演奏使用,且通過本技術所形成的構造,可以抵抗該弦線12因演奏所產生的震動,也即該弦鈕60不會倒轉,而可長時間保持弦線12的音色,也即本技術所提供的結構可以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又本技術所指的弦線樂器10,其可以包含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吉他、烏克麗麗(ukulele)等等,本技術于圖示中,為繪制烏克麗麗代表之,并非以此為限制。當然,本技術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技術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技術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 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裝設于一弦線樂器的一琴頭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穿桿,該穿桿穿過該琴頭; 一固定環; 一夾制環,該固定環與該夾制環分別由該琴頭的兩側套入該穿桿且固定于該琴頭上; 一弦固定頭,該弦固定頭固設于該穿桿靠近該固定環的一端; 一弦鈕,該弦鈕固設于該穿桿的另一端;以及 一迫緊套,該迫緊套具有一接觸面,該夾制環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該迫緊套固設于該弦鈕上,且受到該弦鈕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緊密迫緊該卡制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弦鈕被一螺絲穿過,該螺絲螺鎖于該穿桿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弦固定頭具有供一弦線穿過的固定孔。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弦固定頭與該固定環之間設有一止滑墊片。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制環具有穿入該琴頭的至少一抓釘。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固定環具有穿入該琴頭的一齒型環面。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弦線迫緊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接觸面與該卡制面為互相對應的錐形面。專利摘要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供裝設于一弦線樂器上的一琴頭上,其包含一弦鈕、一穿桿、一弦固定頭、一固定環、一夾制環與一迫緊套,其中該穿桿穿過該琴頭,并該固定環與該夾制環分別由該琴頭的兩側套入該穿桿且固定于該琴頭上,該穿桿靠近該固定環的一端固設該弦固定頭,另一端固設該弦鈕,且該迫緊套具有一接觸面,該夾制環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該迫緊套固設于該弦鈕上,且受到該弦鈕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緊密迫緊該卡制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弦線迫緊調整裝置,裝設于一弦線樂器的一琴頭上,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穿桿,該穿桿穿過該琴頭;一固定環;一夾制環,該固定環與該夾制環分別由該琴頭的兩側套入該穿桿且固定于該琴頭上;一弦固定頭,該弦固定頭固設于該穿桿靠近該固定環的一端;一弦鈕,該弦鈕固設于該穿桿的另一端;以及一迫緊套,該迫緊套具有一接觸面,該夾制環具有對應的一卡制面,該迫緊套固設于該弦鈕上,且受到該弦鈕的推壓而讓該接觸面緊密迫緊該卡制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琮閔,
申請(專利權)人:張琮閔,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