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件以及用于安放重物的底座,支撐件固定連接在底座上;支撐件包括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部、位于安裝部一端的第一彎折部以及位于安裝部另一端的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固定在底座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太陽能電池支架,結構簡單、造價低、能實現快速安裝并且無需對屋頂進行過多施工,屋頂后期恢復容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太陽能電池領域,尤其涉及大型商用屋頂太陽能電站方陣建設過程中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
技術介紹
商用屋頂特別是大型商用屋頂,由于面積較大且本身就在用電需求較大的商用中心,因此特別適合建設太陽能電站方陣。但是,由于商用屋頂多在城市的辦公商用中心,環境對施工的要求較高。目前,商用屋頂太陽能電站建設項目中,前期需要在屋頂建設水泥墩等,用來固定 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建設方式會破壞屋頂原有結構,不利于后期的恢復;建好水泥墩后所有零件都在屋頂進行安裝施工,安裝施工過程由于是在屋頂工作環境惡劣且容易對用戶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噪聲和粉塵污染。傳統的支架系統存在成本高、支架系統方陣布局施工過程工作量大容易對用戶造成影響、光伏電站使用后期地面恢復工作量大等缺點,因此,急需設計一種適合大型商用屋頂太陽能方陣建設的支架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大型商用屋頂光伏電站支架系統造價高、施工量大而且項目使用后期屋頂恢復困難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能實現快速安裝并且無需對屋頂進行過多施工,屋頂后期恢復容易的太陽能電池支架。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件以及用于安放重物的底座,支撐件固定連接在底座上;支撐件包括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部、位于安裝部一端的第一彎折部以及位于安裝部另一端的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固定在底座上。進一步,上述太陽能電池支架包括固定件,該固定件將太陽能電池組件固定在安裝部上。進一步,上述固定件包括壓緊端和固定端,壓緊端將太陽能電池組件壓緊在安裝部上,固定端固定在安裝部上。優選地,上述固定端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部上。優選地,上述底座的形狀為多邊形或圓形。優選地,上述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均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底座上。優選地,上述安裝部、第一彎折部以及第二彎折部為一體彎折成型。本技術提供的太陽能電池支架與傳統支架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采用底座代替了傳統的立柱固定方式,不用在屋頂上修剪水泥墩之類的設施,施工簡單,而且不會破壞屋頂結構,使用后屋頂易于恢復原狀;2、本技術的底座用于放置重物,不用通過其他方式固定在屋頂上,不用對屋頂進行鉆孔等操作,安放簡單,在保證太陽能電池組件位置固定的前提下,保證屋頂的結構不被破壞。附圖說明圖I是太陽能電池支架側面示意圖。圖2是太陽能電池支架安裝示意圖。圖3是圖I中A部分放大示意圖。圖4是底座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2所示,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包括支撐件I和底座2。支撐件I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組件3,底座2上安裝重物5,本實施例中,重物5為磚塊。支撐件I則固定在底座2上。在圖2中,底座2有兩個,這兩個底座2相對放置,其間的距離根據支撐件I的水平長度而定;除此之外,底座2也可以是一個整體,即底座2的寬度等于或者大于支撐件I的水平長度,這樣,支撐件I即可以直接安裝在這樣一個底座上,而不用對其進行組合。本實施例采用的是組合的方式,如圖2所示。底座2直接放置在屋頂上,并且用重物5即磚塊壓住,該重物5除了選擇磚塊外,也可以選用鐵塊等其他具有一定重量的物體代替。重物5的重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壓在底座2上后,能保證整個太陽能電池方陣的穩定,在當地極端風速時,也能保證其穩定。采用底座2并在其上壓重物5的固定方式,能夠避免傳統的立柱固定形式,避免在屋頂進行施工,對屋頂造成破壞。如圖I所示,該太陽能電池支架中,支撐件I包括安裝部11、第一彎折部12和第二彎折部13,第一彎折部12和第二彎折部13分別位于安裝部11的兩端。為了太陽能電池組件3能夠更好的接受光照,提高其效率,支撐件I的安裝部11采用傾斜設計,其具體角度根據使用地的日照角度而定。為了保證安裝部11保持傾斜,將第一彎折部12的長度設計的較短,而第二彎折部13設計的較長,達到使安裝部11傾斜的目的。傾斜的角度,可以通過調整第一彎折部12和第二彎折部13的長度實現調節進而滿足不同緯度城市對太陽能電池組件3安裝角度的要求。第一彎折部12和第二彎折部13固定在底座2上,安裝部11上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3。為了盡量簡化該支架在屋頂的安裝過程,優選使用固定件4將太陽能電池組件3固定在安裝部11上,而并非使用焊接的方式,如圖3所示。當然,焊接也是一種固定方式,但是與之相比,用固定件固定的方式,可以減少工序而且安裝過程中不會出現噪聲污染。如圖3所示,固定件4包括壓緊端41和固定端42,壓緊端41將太陽能電池組件3壓在安裝部11上,固定端端42與支撐件I的安裝部11固定在一起。這種方式,在太陽能電池組件3的表面不需要螺釘連接或者焊接,只需要用壓緊端41壓上即可,避免了對太陽能電池組件3表面進行打孔或者焊接。除此之外,焊接或者螺釘連接也是一種壓緊端41與太陽能電池組件3的固定方式,不過工序比較復雜而且容易對太陽能電池組件3造成不利影響。由圖3可見,固定件4為類似Z字形的裝置,Z字的兩端分別為壓緊端41和固定端42,壓緊端41壓緊在太陽能電池組件3上,使其緊貼在安裝部11上;固定端42固定在安裝部11上。同時,優選使用螺釘6將固定端42固定在安裝部11上,進而避免焊接等其他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并且操作復雜的固定方式。在固定過程中,上述Z字形固定件4的壓緊端41將太陽能電池組件3壓緊在安裝部上,Z字形固定件4的固定端42上設置有安裝通孔;同時,安裝部11在與固定端42固定連接的相應位置處也設置有安裝通孔,安裝時,使用螺釘穿過這兩個通孔,將固定端42緊固在安裝部11上。本實施例中,底座2為角鋼與鋼板彎折而成的型材焊接而成,是一體成型。如此設計,能避免高空焊接等復雜操作,對支架的安裝進行進一步的簡化,出去不必須要的高空作業,也盡量降低安裝時對周圍用戶正常工作生活的影響。如圖4所示,底座2為四邊形方框,在保證整個方陣的穩定前提下,盡量減少用材和組裝步驟。當然,其他的形狀也是可行的,四邊形只是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方式。另外,本支架中組裝時,大部分結構的連接都使用的螺釘連接,而盡量少采取焊接的方式,能減少工序并降低對周圍的影響。例如,第一彎折部12和第二彎折部13與底座2的連接即為螺釘連接。另,本支架中,支撐件I為一體成型,不需要組裝或者焊接,直接通過注塑一體成型,簡化了工序,增加了組裝效率。在組裝過程中,首先將底座2擺好,再將支撐件I用螺釘固定在底座上;然后將太陽能電池組件3安裝在支撐件I上,并用固定件4固定;再次,將組裝好的支架系統排列成方陣;最后,在此方陣的各個底座2上均放置上重物5,完成組裝。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件以及用于安放重物的底座,所述支撐件固定連接在底座上;所述支撐件包括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電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件以及用于安放重物的底座,所述支撐件固定連接在底座上;所述支撐件包括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部、位于安裝部一端的第一彎折部以及位于安裝部另一端的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固定在底座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堯欽,王洪斌,李光地,許教練,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