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小白菊內酯的提取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中提取小白菊內酯的方法,以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為原料,粉碎,經極性有機溶劑提取,適當有機溶劑萃取后得到總內酯,總內酯再經柱層析分離,收集所需成分后,再用適當溶劑結晶即得到小白菊內酯。本發明專利技術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提取制備小白菊內酯的方法,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藥物提取
,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小白菊內酯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中提取小白菊內酯的方法。
技術介紹
腫瘤極大威脅著人類健康,我國現有癌癥患者約200萬人,每年新發160萬例,這是一個不小的群體,抗腫瘤研究是當今生命科學領域極具挑戰性且意義重大的領域。過去的治療方法側重于對癌細胞的鏟除和殺傷,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腫瘤藥物主要是細胞毒類藥物,這類抗癌藥具有選擇性差、毒副作用強、易產生耐藥性等缺點,是典型的雙面刃藥物,而且難以根除癌癥,不少癌癥的復發比例較高。惡性腫瘤的高復發率一直是困擾腫瘤醫生的難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腫瘤細胞群體中存在少數能使群體擴增的腫瘤干細胞。它們通常處于慢周期狀態,對化療藥物敏感性低,是腫瘤復發的根源。因此腫瘤干細胞的發現·給腫瘤治療帶來新的靶標,針對腫瘤干細胞的藥物研究為徹底治愈癌癥提供可能。近年來,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抗癌活性化合物已經成為抗癌藥物的開發熱點,前20年間,全世界推出的藥物小分子新化學實體中,有61 %可追朔到天然產物。天然產物在某些治療領域出現率非常高78%的抗菌化合物和74%的抗腫瘤化合物都是天然產物,或從某個天然產物衍生而來,實踐證明,天然產物在抗癌藥物發現中的獨特作用重新引起高度重視。傳統治療腫瘤的化療藥物均存在耐藥問題,尤其是腫瘤干細胞更不敏感。抗癌中藥博大精深,高效低毒,從中有可能篩選出高效殺傷腫瘤干細胞,從而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物。倍半職內酯類化合物小白菊內酯(Parthenolide)是從小白菊中提取的化合物,最初被用來治療皮膚感染、風濕病以及偏頭痛。近期研究表明,小白菊內酯可抑制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癌、腎癌、肺癌、結腸腺癌、成神經管細胞瘤等癌細胞的生長,在動物模型上小白菊內酯還能治療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癌。對其作用機理研究發現,小白菊內酯能抑制轉錄因子NF-K B的激活,其活性可能主要來源于p65/NF-K B亞基的Cys38上的巰基與含笑內酯發生了 Michael加成反應,由于NF- κ B是調控腫瘤侵襲、轉移、藥物抗性的重要基因,抑制NF-κ B的激活有可能提高腫瘤對于抑瘤劑所引起的細胞凋亡的敏感性。最近,紐約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的Jordan,C. T.博士及其同事發現小白菊內酯能夠在基本不損傷正常干細胞的情況下,針對性地消滅引發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干細胞,從而有可能根本上遏制白血病復發,小白菊內酯這一獨特的作用機制,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小白菊內酯(parthenollde)的分子式C15H2tlO3,分子量248,性狀無色晶體,其結構如下Zo HO專利CN101190258中公開了一種從廣玉蘭的葉子或花中提取富含小白菊內酯提取物的方法,但該方法中所用廣玉蘭的葉子或花中小白菊內酯的含量不太高(含量約為0.3%),而且過程較繁瑣,生產成本較高。本專利技術發現,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的根皮中均富含小白菊內酯,其含量高,提取分離過程簡單,易于工業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中提取小白菊內酯的方法。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中分離提取小白菊內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取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干燥根皮,粉碎成粉; (2)取粉碎的粗粉,用5 20倍重量的適當的提取溶劑在一定溫度下提取多次,每次I 108小時;(3)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得提取浸膏;(4)提取浸膏用質量濃度10% 30%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溶解,再用適當的有機溶劑萃取至顏色變淡,合并有機溶劑,減壓回收有機溶劑,干燥得總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5)取上述總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上硅膠色譜柱,以混合有機溶劑梯度淋洗,跟蹤檢測,收集含小白菊內酯的流份,合并減壓回收混合有機溶劑,干燥得小白菊內酯。該方法還包含小白菊內酯的結晶過程,結晶過程如下(6)小白菊內酯在適當的溶劑中得無色結晶狀化合物小白菊內酯。其中提取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中的任一種或甲醇、乙醇、丙酮、氯仿分別與水按一定比例(水的百分含量為0% -100% )混合的提取溶劑。其中提取的溫度為(TC 100°C。其中萃取所用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石油醚、正己烷中的任一種。其中淋洗所用混合有機溶劑為石油醚乙酸乙酯=20 : I I : 20,己烷乙酸乙酯=20 : I I : 20,石油醚丙酮=20 : I I : 20,己烷丙酮=20 I I 20,氯仿乙酸乙酯=40 : I I : I,氯仿丙酮=40 : I I : I,氯仿甲醇=200 : I I : I中的任一種。其中結晶所用有機溶劑選自石油醚/乙酸乙酯,己烷/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己烷/丙酮混合溶劑中的任一種。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用于提取小白菊內酯的用途,應用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可以提取出小白菊內酯,所以應用山玉蘭、紫玉蘭或白玉蘭根皮提取小白菊內酯是獲得小白菊內酯的新的途徑,也發現了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的一種新的有價值的用途。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小白菊內酯的制備方法解決了小白菊內酯制備產率低、工藝過程復雜的技術缺陷,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小白菊內酯的制備方法,提取分離過程簡單,易于工業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以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限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 :從山玉蘭根皮中分離純化小白菊內酯取山玉蘭干燥根皮I公斤,粉碎成粉。取粉碎的粗粉,用10倍(重量)的95%乙醇在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得提取浸膏。浸膏用20%的乙醇溶解,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至萃取液的顏色變淡,合并有機溶劑,減壓回收溶劑,干燥得固體114克。上硅膠色譜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5 : I 4 : I梯度淋洗,TLC跟蹤檢測,與小白菊內酯標準品對照,收集含小白菊內酯的流份,合并減壓回收溶劑,得干燥固體。在石油醚丙酮=10 I的混合溶劑中結晶得無色結晶狀小白菊內酯52g(純度99. 2% ),得率為 5. 2%。譜圖數據1H NMR (CDCl3, 400MHz) δ 6. 25 (s,1H),5. 55 (s,1H),5. 12 (d,J = 11·6Ηζ,1Η),3. 79 (t, J = 8· 4Hz,1Η),2· 71 (d,J = 8· 0Hz,2Η),2· 28-2. 34 (m,2Η),2· 06-2. 13 (m,4Η),I.64 (br s,4H),I. 22(s,3H),I. 24(s,1Η) ;13C NMR(CDC13,400MHz) δ 169. 2,139. 1,134. 5,124. 9,121. 1,82. 3,66. 0,61. 4,47. 3,40. 9,36. 1,30. 4,23. 9,17. 1,16. 8。譜圖數據表明實施例的方法制備得到的化合物是小白菊內酯。實施例2 :從紫玉蘭根皮中分離純化小白菊內酯取紫玉蘭干燥根皮I公斤,粉碎成粉。取粉碎的粗粉,用10倍(重量)的95%乙醇在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得提取浸膏。浸膏用20%的乙醇溶解,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至萃取液的顏色變淡,合并有機溶劑,減壓回收溶劑,干燥得固體102克。上硅膠色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從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根皮中分離提取小白菊內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取山玉蘭、紫玉蘭、白玉蘭干燥根皮,粉碎成粉;(2)取粉碎的粗粉,用5~20倍重量的適當的提取溶劑在一定溫度下提取多次,每次1~108小時;(3)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得提取浸膏;(4)提取浸膏用質量濃度10%~30%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溶解,再用適當的有機溶劑萃取至顏色變淡,合并有機溶劑,減壓回收有機溶劑,干燥得總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5)取上述總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上硅膠色譜柱,以混合有機溶劑梯度淋洗,跟蹤檢測,收集含小白菊內酯的流份,合并減壓回收混合有機溶劑,干燥得小白菊內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泉,陳悅,范洪霞,龍菁,翟佳黛,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尚德藥緣科技有限公司,南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