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LC模塊接線檢測方法及裝置,檢測方法是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進行電連接,再集中連接到上位機,由上位機對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壓板、探針和輸出插頭,所述底座上設有工作平臺,所述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內,所述壓板上設有探針孔,所述探針安裝在所述壓板的探針孔內,探針頂端設有電連接線,所有電連接線集中連接至輸出插頭。本發明專利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具有效率高、操作簡單、勞動強度小、經濟實用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檢測方法及裝置,尤其涉及一種PLC模塊內部接線檢測方法及裝置,能夠一次性檢測PLC模塊所有I/O接口引腳接線的通斷情況。
技術介紹
20世紀70年代中末期,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進入實用化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已全面引入可編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發生了飛躍。更高的運算速度、超小型體積、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設計、模擬量運算、PID功能及極高的性價比奠定了它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PLC內部有很多I/O接口,PLC在使用之前,都需要檢測通過這些接口引腳來判斷 PLC是否正常工作,現有的檢測方法一般采用歐姆表逐個檢測,而PLC模塊I/O接口引腳的數量較多,一些設備上經常是多個PLC模塊的組合,檢測的工作量較大,并且需要多人配合,效率較低。因此,需要設計相應的裝置一次性完成整個PLC模塊I/O接口引腳的檢測,減少作業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經初步檢索,沒有發現與本專利技術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PLC模塊檢測工作量大、人員需求多、效率低等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PLC模塊接線檢測方法及裝置,能一次性檢測PLC模塊所有I/O接口的通斷情況,有效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LC模塊接線檢測方法,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電連接并集中連接到上位機,上位機對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判斷各I/O接口的通斷情況。進一步地,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電連接方式,是通過探針對PLC模塊進行壓接,先將PLC模塊固定,探針的排列方式與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相對應,然后將探針壓下,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接觸,所述探針頂端設有電引線。進一步地,所述探針頂端的電引線集中連接到插頭,所述插頭連接上位機,將探針采集的電信號輸入上位機。進一步地,改變探針的排列方式,使其與不同型號、不同規格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相對應,實現對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的PLC模塊的檢測。用于實現上述檢測方法的PLC模塊接線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壓板、探針和輸出插頭,所述底座上設有工作平臺,所述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內,所述壓板上設有探針孔,所述探針安裝在所述壓板的探針孔內,探針頂端設有電連接線,所有電連接線集中連接至輸出插頭;工作時,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內,根據待測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在壓板上排列探針,使探針正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并將輸出插頭連接至上位機,將壓板下壓,上位機即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撐柱,所述壓板沿所述支撐柱做上下往復運動,所述支撐柱底部套有彈簧,彈簧兩端分別連接底座和壓板,壓板下壓時彈簧起限位作用,保護探針,壓板回拉時彈簧起回位作用,使操作更方便。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四角,四根支撐柱使得整個檢測裝置結構穩定,也使壓板運動平穩。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頂端、壓板的上方設有頂板,頂板上設有快速夾鉗,所述快速夾鉗的傳動輸出軸穿過所述頂板連接所述壓板,通過扳動快速夾鉗的把手控制所述壓板的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輸出插頭安裝在所述頂板上。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1)本專利技術檢測方法將所有的I/O接口引腳進行電連接,一次性檢測所有的I/o接口,方便快捷;2)本專利技術檢測裝置結構簡單實用,可以實現PLC模塊I/O接口的整體檢測,改變當前采用歐姆表多人配合、逐個點檢測的麻煩,減小了勞動強度,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專利技術檢測裝置操作簡單方便,經濟實用,安全性能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檢測裝置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檢測裝置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 圖中,I-底座,2-壓板,3-探針,4-輸出插頭,5-工作平臺,6-支撐柱,7-彈簧,8-頂板,9-快速夾鉗,10-把手,11-快速夾鉗安裝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下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一種PLC模塊接線檢測方法,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電連接并集中連接到上位機,上位機對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判斷各I/O接口的通斷情況。通過電連接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一次性對PLC內部接線進行整體檢測,快捷方便,相比傳統用萬用表逐個檢測的方法,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作為本專利技術檢測方法的進一步實施方式,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電連接的方式,是通過探針對PLC模塊進行壓接,先將PLC模塊固定,探針的排列方式與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相對應,然后將探針壓下,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接觸,所述探針頂端設有電引線。使用探針進行電連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能高的有點,如直接用電引線,還需要將引線連接至引腳,工作量大。作為本專利技術檢測方法的進一步實施方式,所述探針頂端的電引線集中連接到插頭,所述插頭連接上位機,將探針采集的電信號輸入上位機。作為本專利技術檢測方法的進一步實施方式,改變探針的排列方式,使其與不同型號、不同規格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相對應,實現對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的PLC模塊的檢測。用于實現上述檢測方法的PLC模塊接線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壓板、探針和輸出插頭,所述底座上設有工作平臺,所述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內,所述壓板上設有探針孔,所述探針安裝在所述壓板的探針孔內,探針頂端設有電連接線,所有電連接線集中連接至輸出插頭;工作時,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內,根據待測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在壓板上排列探針,使探針正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并將輸出插頭連接至上位機,將壓板下壓,上位機即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實施例I 如圖I所示,PLC模塊接線檢測裝置,包括底座I、壓板2、探針3和輸出插頭4,所述底座I上設有工作平臺5,所述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5內,所述壓板2上設有探針孔,所述探針3安裝在所述壓板2的探針孔內,探針3頂端設有電連接線,所有電連接線集中連接至輸出插頭4,所述底座I上設有支撐柱6,所述壓板2沿所述支撐柱6做上下往復運動,所述支撐柱6底部套有彈簧7,彈簧7兩端分別連接工作平臺5和壓板2,壓板2下壓時彈簧7起限位作用,保護探針,壓板2回拉時彈簧7起回位作用,使操作更方便。工作時,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5內,根據待測PLC模塊的I/O接口引腳位置在壓板2上排列探 針3,使探針3正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并將輸出插頭4連接至上位機,用手將壓板2下壓,上位機即對待測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作為實施例I的進一步實施方式,所述支撐柱6設置在所述底座I的四角,四根支撐柱使得整個檢測裝置結構穩定,也使壓板運動平穩。實施例2 如圖2所示,PLC模塊接線檢測裝置,包括底座I、壓板2、探針3和輸出插頭4,所述底座I上設有工作平臺5,所述PLC模塊放置在所述工作平臺5內,所述壓板2上設有探針孔,所述探針3安裝在所述壓板2的探針孔內,探針3頂端設有電連接線,所有電連接線集中連接至輸出插頭4,所述底座I上設有支撐柱6,所述壓板2沿所述支撐柱6做上下往復運動,所述支撐柱6底部套有彈簧7,彈簧7兩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LC模塊接線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引腳電連接并集中連接到上位機,上位機對PLC模塊所有的I/O接口進行檢測,判斷各I/O接口的通斷情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貽春,周意普,陳秉堅,孫勇軍,周俐光,周明,辛苗,楊強,鄒異民,
申請(專利權)人: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