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將部件(13,14)連接成部件組(16)的方法,其中部件(13,14)由堅硬的材料形成,尤其是由金屬、纖維增強的塑料和/或由熱塑性塑料形成,包括以下步驟:將第一部件(13)在第一規定位置定位,其中第一部件(13)被容納于第一保持件(11)中;將第二部件(14)在第一規定位置定位,其中第二部件(14)被容納于第二保持件(12)中;將膠粘劑(15)涂敷在第一和/或第二部件(13,14)的規定區域(17)上;將第二部件(14)移至第二規定位置,在第二規定位置中第二部件(14)到第一部件(13)具有規定的距離(A,d);并且通過膠粘劑(15)將第二部件(14)粘帖在第一部件(13)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將部件連接成部件組的方法,其中部件由堅硬材料形成,尤其是由金屬、纖維增強的塑料和/或由熱塑性塑料形成。
技術介紹
這種兩個部件相互粘連的方法在現有的技術中已知。待粘連的部件首先必須相互定位,以實現部件組的正確功能或最終形狀。之后將連接各個部件的膠粘劑硬化從而將部件相互固定。兩個部件之間的膠粘劑在連接部件時是面團狀。存在的危險是兩個部件可能相對移動,這導致膠粘劑硬化后兩個部件相互間位置錯誤進而整個組件無法使用。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在現有技術中建議除了粘接之外將兩個部件通過機械連接相互連接起來。通常情況下是指螺栓連接或者定位銷,其任務是在粘連過程中將部件在確定 的位置相互固定。然而尤其在粘連纖維增強的材料時存在問題,即相同部件在公差范圍內相互不同。與用可以塑性形變的金屬片做成的エ件相反,纖維增強的塑料具有高度的恢復力。也就是說這些部件主要在弾性區域形變。在一個或者多個部件和另一部件或者多個部件粘連的連接過程中,這些部件必須用力使其保持在形變狀態。恢復カ致使塑料部件在撤回力作用后返回至其原始形態并由此破壞粘接。所以尤其對于纖維增強的塑料通過彎曲部件來補償公差僅在非常狹窄的范圍內可行。如果需要連接的部件本身由組件組成的,這個問題就更為嚴重。同樣的組件具有相互不同的幾何尺寸,這是由之前的、同樣在公差范圍內進行的組裝決定的。所以,粘連纖維增強的部件時為了將部件相互固定除了粘連之外的機械連接是沒有意義的,直至膠粘劑硬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供開頭提及的方法,其能克服現有技術的所述缺點。本任務根據具有獨立權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得以解決。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實施形式和改進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將部件連接成部件組的方法,其中部件由堅硬的材料形成,尤其是由金屬、纖維增強的塑料和/或由熱塑性塑料形成,可以具有以下步驟將第一部件在它的第一規定位置定位,其中第一部件被容納于第一保持件中,將第二部件在它的第一規定位置定位,其中第二部件被容納于第二保持件中,將膠粘劑涂敷在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的規定區域上,將第二部件移至它的第二規定位置,在該第二規定位置中第二部件到第一部件具有規定距離。此外本專利技術的特點可以在干,當第二部件處于該第二規定位置時,通過膠粘劑將第二部件粘帖在第一部件上,使得兩個部件彼此相對運動被禁止。這提供的優點在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連接方法僅產生唯一的連接,即通過兩個部件之間的膠粘劑,并且可以摒棄額外的機械連接。本專利技術意義上的堅硬材料是熱塑性塑料、纖維增強的塑料例如碳纖維增強塑料(CFK)或者玻璃纖維增強塑料(GFK),或者金屬。這些材料有相對從外部作用的機械カ的高度恢復力。此外本專利技術的特點可以在于,在涂敷了膠粘劑的規定區域中設置規定的粘接區域,其中為了在規定的粘接區域中將第二部件粘帖在第一部件上,借助于能量攝入、尤其借助于熱輸入,使膠粘劑至少部分硬化。其優點是僅在確定的部分區域中進行粘帖,從而在剩余區域的膠粘劑的硬化可以在后續過程步驟中単獨實現,由此粘帖的時間顯著縮短。規定的接合區域可以延伸到規定區域的整個長度或者僅形成于規定區域的部分區域中。附加地或者替代地,可以將第一部件和/或者第二部件的規定區域在連接之前預熱。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借助于紅外輻射或者感應進行膠粘劑的部分硬化。使用金屬部件時可以通過感應加熱ー個或者兩個待連接的部件,以使膠粘劑硬化。 此外可以確定從第一部件的功能區域到第二部件的功能區域的規定距離,其中通過膠粘劑厚度進行這些部件的公差補償。附加地或者替代地,可以確定從第一部件的規定區域到第二部件的規定區域的規定距離。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膠粘劑的硬化在規定時間段內進行,其中該規定時間段少于膠粘劑的開放時間。該時間段優選在30秒到7分鐘的范圍內。其中該時間段基本上等于60秒的實施形式是尤其優選的。除此之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膠粘劑在組件從保持件中分離后完全硬化。由此得出的優點是一方面可實現非常短的用于粘帖膠合劑的時間段,并且另一方面,粘帖之后,如此建立的組件達到完全的運輸強度。由此可以在部分硬化之后直接將組件重新定位。此外或替代地,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待連接的部件在連接之前被預處理,其中將待處理的部件的表面在規定區域中粗糙化。由此可以尤其簡單的方式提高膠粘劑在部件處的粘著并由此提聞部件相互間的粘著。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在連接前清潔待連接的部件。由此有利地降低粘連處有雜質的危險并且因此提聞粘連處的穩定性。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膠粘劑是雙組分膠粘劑。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干,需要連接的部件是預制的子組件。此外本方法的特點可以在于,將第一部件定位到它的第一規定位置和將第二部件移至它的第二規定位置同時進行。此處可以在將第一部件定位到它的第一規定位置前,將膠粘劑涂敷在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的規定區域。附圖說明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歩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其中,示意地、通過示例且非限制地示出圖I待連接的第一部件;圖2根據本專利技術方法連接起來的部件組的示意圖;以及圖3連接部件時粘帖的過程步驟。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中示出第一部件13,其定位在保持件11中。保持件11可以是托架形式的容納裝置,其例如位置固定地定位在エ廠廠房的地面上。在本專利技術替代的實施形式中,保持件11可以是移動式機器人夾臂。第一部件13具有形式為法蘭的規定區域17。在法蘭區域涂上膠粘劑以便將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4連接。在圖2中示意性示出這樣的連接過程。第二部件14設置在第二保持件12上,且第ニ保持件12同樣可以是樣板或者移動式機器人夾臂樣式的托架。第二保持件12可以向第一保持件11相對運動,從而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4可以彼此根據所需要的位置定位。保持件11和保持件12可以是上ー級保持単元的或者連接裝置的單個元件。參照圖I至圖3應如下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連接方法,以及其各個過程步驟。方法 的出發點是將第一部件13定位到第一保持件11中,其如圖I所示。在這個位置第一部件13固定地設置在第一保持件11中。接下來在規定區域17中,例如如上所述在第一部件13的法蘭區域中,涂敷膠粘劑15。在此可以選擇地將噴嘴靠近第一部件13,從而從噴嘴中將膠粘劑15涂在規定區域17上,或者將第一部件13帶過出膠粘劑的噴嘴,進而在規定區域17接收膠粘劑15。之后將第二部件14在第二保持件12中——例如機器人手臂中——定位,并且從第一規定位置移到第二規定位置。第二部件14的第一規定位置(未示出)是指這樣的位置,即,在該位置中保持件12具有第二部件14可以尤其簡單地放入保持件12中的姿勢。第二規定位置對應第二部件14的最終位置,其如圖2所示之后在組件16中保持。類似地,第一部件13的第一規定位置對應該部件13的最終位置,其之后在組件16中保持。在此組件16至少包括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4。第二部件4通過定義的開動移至其第二規定位置。在這個位置保持和第一部件13之間的所需規定距離A。在此,所需距離A由第一部件13的確定功能或者形狀的區域到第二部件14確定。這意味著兩個部件13、14在公差范圍內的外形波動可以通過膠粘劑15補償。也就是說,如果兩個待連接的部件中的一個沒有完全尺寸精確地成型,以致例如功能區域20到法蘭區域17的距離或者位置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P·戈爾特,J·察勞爾,M·庫爾茨,
申請(專利權)人:寶馬股份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