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提供了一種控制表面元件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100),它組合了索纜(168、178)系統,該索纜系統通過機械連桿(114、116)而與運動傳感器(120)連接,該機械連桿使固定機翼結構(102)與控制表面元件(106、112)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控制表面元件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索纜類型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用于飛機機翼的前緣縫翼(Slat)和襟翼(flap)。
技術介紹
飛機機翼通常包括一系列可驅動控制表面元件。這些控制表面元件確定了控制表面(也稱為輔助翼面),該控制表面可相對于固定機翼結構運動,以便改變機翼的氣動特征。這樣的控制表面元件包括前邊緣裝置例如前緣縫翼和后邊緣裝置例如襟翼。 通常,控制表面元件由兩個單獨的促動器在各翼展方向端處進行驅動。可以設想,當任意一個促動器發生故障時,相關控制表面將產生不一致的驅動以及歪斜或損失(Ioss)0重要的是,當檢測到歪斜或損失時,相關系統關機,并告知飛機的飛行員。在現有技術中已經提出了多種方法來提供控制表面元件的歪斜和/或損失檢測。在美國專利5680124中所述的一個這種系統提出索纜與各個控制表面元件連接。索纜在歪斜或損失的情況中被拉緊。具有接近度傳感器的運動檢測器與索纜連接,這樣,由于歪斜和/或損失引起的任何索纜運動可以被檢測到。該檢測器安裝在最末端的襟翼或前緣縫翼上。它通過電索纜而與飛機機身中的襟翼/前緣縫翼電子單元(FSEU)連接,該電索纜從可運動控制表面元件通過固定機翼結構伸入機身中并伸到FSEU。這種系統通過用于拉動索纜的相鄰表面元件的差動來檢測歪斜。這種系統的第一問題是,因為索纜必須錨固在最末端的控制表面元件上,因此這些元件的歪斜不能被該系統很容易地檢測到。例如,當最末端表面驅動機構不能運動時,不一定會導致在最末端表面和下一個表面之間的差動。這種現有技術系統的還一問題是,需要在可運動控制表面元件(檢測器安裝在該可運動控制表面元件上)和固定機翼結構之間布線。對在可運動結構和固定結構之間的線路進行轉化是不合適的,因為可能產生磨損和疲勞。而且,這種線路將暴露于外部元件的損害中并受到外部元件的損害。此外,前邊緣控制表面元件(例如前緣縫翼)需要有防冰特征。這些特征產生一定范圍的不利溫度條件,這可能影響安裝在這些控制表面元件上的索纜拉動檢測器的性能和可靠性。現有技術系統的還一問題是可運動控制表面元件通常為封閉面板,從而使得很難接近傳感器以便進行維護。現有技術系統的又一問題是不能檢測到斷裂的索纜。如果索纜斷裂則有損系統安全性的歪斜或損失不能被檢測到。因此需要定時間隔進行檢查,以確認索纜完好。這是人工的操作,增加維護時間、成本和管理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或者至少減輕一個或多個上述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飛機控制表面元件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它包括飛機機翼結構,該飛機機翼結構包括固定部分、第一控制表面元件和第二控制表面元件,這些元件設置成可相對于固定部分運動;索纜,該索纜與第一和第二控制表面元件的每一個連接,這樣,當其中一個控制表面元件歪斜和/或損失時,拉緊力施加在索纜上;機械連桿,該機械連桿的第一端與固定機翼結構連接,第二端可運動地安裝在第一控制表面元件上;運動傳感器,該運動傳感器設置成檢測機械連桿的活動連接運動,其中,索纜的第一端與機械連桿的第二端連接,這樣,其中一個控制表面元件的歪斜和/或損失將通過連桿的第二端相對于第一控制表面元件的運動而引起機械連桿的活動連接運動。飛機控制表面元件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控制表面,優選大提升力表面,例如前緣縫翼或襟翼。“機械連桿”的意思是能夠被活動連接(articulate)的結構,例如多桿連桿機構、 伸縮桿、撐桿等。因為機械連桿安裝在固定機翼結構和控制表面元件(通常為其中一個末端控制表面元件)之間,因此,該元件的意外運動可以通過連桿來直接檢測,且控制表面元件都不會免除歪斜和/或損失檢測。此外,因為在第一控制表面元件和固定部分之間只需要機械連桿,因此不需要電子元件或布線來橫跨控制表面元件和固定機翼結構。因此,可以避免這種布線的上述缺點。因為運動傳感器位于固定機翼結構上,因此它可以合適遮蔽和/或覆蓋。它還可以很容易接近以便維護和/或修理。因為運動傳感器位于固定機翼結構上,因此它可以定位成離開具有相關溫度極端值的防冰區域。優選的,檢測系統包括構造用于檢測索纜拉伸力小于預定量的索纜損失檢測系統。更優選的,索纜損失檢測系統構造用于在檢測到索纜拉伸力小于預定量時引起機械連桿的活動連接運動。這樣,同一傳感器可用于檢測索纜拉伸力中的損失。優選的,索纜損失檢測系統包括布置在連桿的第二端和第一控制表面元件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與索纜拉伸力相反作用,使得在索纜拉伸力下降低于彈性元件的力的情況下,連桿的第二端相對于第一控制表面元件移動。優選的,索纜損失檢測系統設置成使得機械連桿在與控制表面元件中的一個損失或者歪斜的情況下進行活動連接運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進行活動連接運動。附圖說明下面將參考附圖介紹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附圖中圖I是安裝在飛機機翼前邊緣上的、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示意平面圖;圖2是圖I的系統沿方向II的示意側視圖;圖3是圖I和2中所示的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4是圖3中所示的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所述部分的局部切除視圖;圖5是安裝在飛機機翼前邊緣上的、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示意側視圖;圖6是從前緣縫翼下方看的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視圖,以及圖7是從前緣縫翼下方看的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1,圖中示意表示了控制表面元件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100。該系統表示為安裝在具有前邊緣104的固定機翼結構102上。呈第一前緣縫翼(slat) 106、第二前緣縫翼108、第三前緣縫翼110和第四前緣縫翼112形式的多個控制表面元件可獨立運動地安裝在固定機翼結構102上。安裝和驅動前緣縫翼106、108、110、112的方法為本領域公知,這里將不再進一步介紹。前緣縫翼系統的總體位置由系統運動傳感器來指示,該系統運動傳感器通常位于各機翼的最末端位置處。歪斜和/或損失檢測系統100包括第一連桿組件114、第二連桿組件1 16和索纜組件118。第一連桿組件114和第二連桿組件116基本相同,并使得第一前緣縫翼106的最外側部分(遠離機身)和第四前緣縫翼112的最內側部分(靠近機身)分別與固定機翼結構連接。這里只詳細介紹第二連桿組件116,不過應當知道,第一連桿組件114以相同方式操作。參考圖2,圖中詳細表示了第二連桿組件116。例如旋轉可變差動變壓器(RVDT)的旋轉運動傳感器120安裝在固定機翼結構102上。傳感器120的旋轉輸入軸122與第一連桿臂126的第一端124連接。這樣,第一連桿臂126可以繞它的第一端124旋轉,該第一端124在傳感器120的輸入軸122上。因此,旋轉運動傳感器120可以檢測第一連桿臂126的任何旋轉運動。第一連桿臂126的第二端128與第二連桿臂132的第一端130可樞軸轉動地連接,這樣,第二連桿臂132可以繞它的第一端130相對于第一連桿臂126旋轉。第二連桿臂132的第二端134可樞軸轉動地安裝在滑動器元件上,如后面所述。第二連桿組件116還包括滑動器軌道138,該滑動器軌道138安裝在第四前緣縫翼112上。參考圖3和4,滑動器軌道138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G·托馬斯,
申請(專利權)人:穆格伍爾弗漢普頓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