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的鑄造作業,它不需制芯、烘烤、下芯等工序;由造型直接合型;能直接把連在砂型上的倒錐潮芯從泥芯室〔7〕自撥成產品型腔〔11〕,一次澆注成金屬或非金屬的合格產品。已有的鑄造都不具有倒錐潮芯自撥。本專利技術針對我國傳統鑄造作業的實踐出發,即目前我國生產的倒錐泥芯產品均采用如下工序制芯→烘干→造型→手工下芯→合型。這種工序構成的工藝都是現行較先進的水平分型法,一般采用植物油、泥漿、樹脂等粘結劑與原砂混合制成泥芯,再以煤、油、電作燃料進行烘烤成干泥芯,(若不經烘烤的則是潮泥芯)都要采用手工下到予先造好的型腔內,經過合成后成型。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的鑄造作業,實踐中表明,該傳統的鑄造工藝繁鎖,在機械造型中用手工下芯時,易造成人身傷亡;下芯時還會造成型變,導致產品不合格,生產效率低;澆注后的干泥芯砂還要進行處理工藝后才能回收原砂;環節多,耗能多,消耗材料多了,成本高;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裝置,省掉傳統工藝中的制芯、烘烤、下芯環節,提高產品的合格率,降低能耗和產品的成本。上述目的可以這樣達到可在垂直分型的迪砂機上裝上(附附圖說明圖1)外模〔3〕的正壓板〔2〕并與能前后作水平運動的主軸〔1〕聯結,當主軸向后運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壓板封閉了型腔室〔4〕后端,另一端裝有泥芯室〔7〕與泥芯座〔6〕,既能水平移動又能在垂直與水平方向上下翻動的反壓板〔8〕相繼封閉型腔室〔4〕的前端,當型腔室〔4〕兩端封閉后,型砂從射砂口〔5〕射滿型腔室〔4〕,主軸〔1〕向前推動正壓板〔2〕將型砂〔9〕壓實,承受到規定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倒錐潮芯自撥裝置,它涉及到鑄造作業,由制芯、烘干、造型、下芯、合型工序構成,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征在于:a、在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泥芯座[6]內,銜接著一個隨運動方向發生位移的可伸漲或縮合的泥芯室[7]。b、泥芯室[7]可含各種幾何形狀 的潮泥芯[12],與泥芯座[7]相吻或分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倒錐潮芯自撥裝置,它涉及到鑄造作業,由制芯、烘干、造型、下芯、合型工序構成,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在于a、在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泥芯座[6]內,銜接著一個隨運動方向發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