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砂箱造型機的改進在于:在供砂料斗(8)的口部及在砂的限流板(6)之下,設置一電機(9)安裝在支承板(10)上并有一保護電機免受落砂的板(15),電機(9)帶動下面的葉片(12)使砂在壓實型腔(4)中撒開并鋪平。釋放閥呈環形設置在料斗的外側并具有一環型塞(26),塞(26)具有一個兩面構成的前端以封閉環形閥口(18),環形塞可在一U形環22的腔(25)中運動。(*該技術在201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鑄造工業中使用的砂箱造型機的改進,在這種造型機中,砂由氣流沖擊壓實。當一個閥,通常稱為釋放閥,瞬時打開時,氣流突然向下沖擊在砂箱和框架構成的型腔中堆積的砂而將其壓實。眾所周知,這種造型機具有一個支承模型的底板放置在砂箱正下方,底板由傳統的液壓機構驅動,可垂直上下移動,因此,在向上移動過程中使底板嚴密接合砂箱,砂箱又嚴密接合框架,此時向砂箱和部分框架中填砂,然后由突然排放的氣流將砂壓實。底板的向下運動使上述接合脫開,因此,砂箱可與砂箱中的模型及時分開,代之以下一個砂箱以便開始其它工作。另外,這種造型機還設有一供砂料斗,當向砂箱中填入必要量的砂時,料斗必須高于砂面,然后將料斗除去以便為一杯形部件留下空間,在該杯形部件中收集準備排放的氣流,當位于杯形部件下部的閥打開時,氣流排放入壓實型腔。顯然,取決于工作階段,料斗或杯形部件需要作軸向地移向砂箱的同步化運動。有時,杯形部件作為運動零件可與料斗固定在一塊,而在其它情況下,支承模型的底板必須水平移動以便在供砂料斗之下或在杯形部件之下適當定位。收集氣流的杯形部件,不論相對于砂箱固定或是可移動的,都設有一釋放閥,該閥具有一傾斜的金屬盤,一可變形的或其它的閥膜,當排放氣流時,該閥膜打開,使氣流瞬間進入砂箱和框架構成的型腔以便在使砂在該型腔中壓實。如前所述,當排氣時,在擴散器端部可使用偏流板。當排氣完畢將砂壓實后,在壓實型腔中留存的空氣通過一輸送閥排出,該閥應確保遠離砂箱以防磨損性很強的砂損壞可能碰到的零部件。這種造型機因制造廠家不同而結構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定缺點,可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改進加以克服。事實上,現有這種造型機的一個最顯著的缺點是由于采用了收集壓實型砂的氣流的杯形部件而引起的,這種杯形部件的底部設有釋放閥,杯形部件在軸向上與砂箱對正。由于這種結構和布置,當然氣流基本上最有效地指向于砂箱的中心,致使砂型密度極不均勻,也就是說中間密四周疏,然而砂型密度在四周卻要求較高以避免搬運砂型時損壞。使用偏流板,把部分氣流導向型腔四周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克服釋放閥與砂箱相對位置引起的這個缺點,但不足以有效地克服這一問題。如前所述,另一個突出的缺點是料斗或杯形部件必須可以移動以便在填砂及釋放氣流時放置在砂箱的上方。這就要求使用產生這種移動的機構和裝置,而這顯然使造型機結構更為復雜,也增加了制造成本。目前所用砂箱造型機的另一缺點是由于沒有在壓實型腔內鋪平和撒開砂的裝置,所以從料斗填入砂箱和部分框架的砂分布不佳。如上所述,上述型腔由緊密連接的砂箱和框架構成。本專利技術所做的改進克服了上述所有問題。按照本專利技術的改進,砂箱造型機設有一個軸向在砂箱上方放置的供砂料斗。該料斗與公知的限流板配合使砂落入壓實型腔,在填砂后則閉合該通路。在料斗的正下方,軸向上有一電機攪動填入砂箱和部分框架的砂,該電機安裝在水平放置的支承板上,支承板上有使砂落下的大孔,電機配有護板或護罩以防落砂將其損壞。一系列葉片固定在電機軸上,其尺寸與框架和砂箱相匹配。在排放氣流前,葉片的旋轉使砂均勻地撒入壓實的型腔。另外,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特點是造型機的上部和中部區域留下空間可用來安置前述零件,閥塞可放在裝置的外周區域,具有所述相同的傳統工作機構,即用小型鍋爐的壓力將閥塞保持在閉合位置,它具有完滿的工作效率,但采用的是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的特別實用的技術方案。更具體來說,按照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改進措施,杯形的下部料斗部分由一排放氣體的環形閥口包圍,料斗明顯被徑向隔板分隔,隔板將料斗與外部機體相連,外部機體又有一個與料斗方向相反的杯形部分,在機體和料斗之間有等腰梯形截面的環形喉部朝向下方,其上部就是前述的環形閥口。在這個相當大的環形喉部,與喉部內外壁相距相當距離處,有一環,該環通過撐條與料斗相連而加固。該環內設有矩形截面的槽,槽頂部敞開,其內緊密裝配一環形塞,環形塞從槽中凸出,其前端是與前述喉部兩等腰部分相配合的兩面構成的,當處于閉合位置時,該前端通過密封接合與喉部的兩腰抵接。在環形塞和環形塞內所裝配的環之間,具體來說,是在所述喉部的底部有一個與提供壓力的鍋爐相連通的腔,環形塞下部底面積大于環形閥口的面積,因此相同的壓力作用在環形塞兩端時,環形塞趨向于占據其閉合位置,而當壓力突然停止作用于環形塞底面時,環形塞突然占據其開啟位置,使排出的氣流射向待壓實的砂面?,F在對照以下唯一的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推薦實施例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這只是舉例而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該附圖是實施本專利技術改進的氣動砂箱造型機的剖面圖(局部)。如圖所示,按照本專利技術改進的砂箱造型機,與普通造型機一樣,具有支承模型的一塊板1,其上裝有一箱體2,箱體2的口部具有框架3,因此,上述三個零件構成了一型腔4,先在型腔內填砂,混入適當的粘結劑,然后通過突然排氣的方式將其壓實在模型上。然后從一料斗5向下軸向地供砂,該料斗設有限流板6和防止砂堆積的二面構成的十字件7,在限流板6之下有一杯形部分8,杯形部分上有孔8′使砂落向型腔4,這一部分包圍著安裝在支承10上一電機9,電機的輸出軸11上徑向地裝有葉片12(最好為4片),通過電機9的旋轉葉片12及時地將砂撒在壓實的型腔4之內,因此使砂塊的上平面呈水平且與框架3的口部齊平。支承10基本上設有很大的開口13,開口13可呈任意形狀,但是因其尺寸較大,總能使砂迅速通暢地落向壓實型腔4,顯然支承10是與中心孔14相配合以便使電機9定位及固定,同時支承10上也設有一蓋板15以保護電機9,防止砂直接落到電機上。除了這些供砂及將砂均勻撒入壓實型腔4中的裝置以外,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改進在于造型機的氣體釋放和封閉裝置,附圖中左側所示的該裝置處于封閉狀態,而右側所示的該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具體來說,該裝置位于料斗杯形部分8的外側與其齊平,機體16與上述杯形部分8之間形成的環形區域構成等腰梯形截面的喉部17,其頂部是一環形開口18,通過該開口進行排氣,在喉部17之上是另一喉部19,與喉部17對置,在喉部19之上是一環形氣管20,與一傳統的鍋爐相連以取得壓力并通過側向輸出端排氣。下面的喉部17,在距其壁相當距離處設有一U形環22,其凹形朝上,通過徑向撐條23連接于機體16,同時,其它撐條24將U形環22連接于內部的料斗(杯形部分8),U形環22具有一矩形截面的寬槽25,開口向上,在該槽內有一環形塞26通過密封接合27與槽25間實現密封,并用來封閉閥口18,為此目的,環形塞26具有一個雙面構成的前端,如圖所示,與一對抵住杯形部分8和機體16斜面的密封接合28相配。U形環22的底部設有一個或若干孔29,導管30與上述孔相連接通向鍋爐(圖中未畫),因此,當鍋爐壓力達到如圖左側所示位置的雙面前端時,同一壓力也達到了環22和塞26之間形成的腔25,因塞26底面大于雙面前端的表面,故雙面前端保持封閉位置,而當達到腔25的壓力停止時(例如,與導管30的外部相連通)在環形塞兩端突然產生壓差,致使環形塞幾乎立即縮入U形環22,使閥門突然打開,而且使氣管20內存在的空氣突然排向壓實型腔4內存在的砂面。對本專業技術人員來說,無需進一步描述即可理解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以及本專利技術帶來的優點。各零部件的材料、形狀及設置可做變化,而并不超出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說明書所用術語應理解為具有無限定性的較寬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氣動砂箱造型機的改進,這種造型機設有一壓實型腔,用來在一個砂箱內將砂壓實在模型上,該砂箱具有一個與其口部相連的框架,一小型鍋爐產生的壓力使一環形塞保持封閉,借助突然的排氣來產生上述壓實作用,其特征在于:壓實型腔(4)的上端區域,砂箱(2)的框架(3)的正上方,設有旋轉葉片(12),這些葉片固定在電機(9)的垂直軸(11)上,電機(9)軸向固定在供砂料斗(5)的口部,這些葉片旋轉時將砂均勻撒入壓實型腔(4)內,上述電機(9)固定在料斗口部的支承板(10)上,支承板與較大的落砂孔(13)相配合,上述支承板設有一板(15)以保護電機(9),避免從限流板(6)的開口落下的砂落在其上,限流板設立在料斗(5)內,所述電機(9)的正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ES 1989-4-6 89012011.氣動砂箱造型機的改進,這種造型機設有一壓實型腔,用來在一個砂箱內將砂壓實在模型上,該砂箱具有一個與其口部相連的框架,一小型鍋爐產生的壓力使一環形塞保持封閉,借助突然的排氣來產生上述壓實作用,其特征在于壓實型腔(4)的上端區域,砂箱(2)的框架(3)的正上方,設有旋轉葉片(12),這些葉片固定在電機(9)的垂直軸(11)上,電機(9)軸向固定在供砂料斗(5)的口部,這些葉片旋轉時將砂均勻撒入壓實型腔(4)內,上述電機(9)固定在料斗口部的支承板(10)上,支承板與較大的落砂孔(13)相配合,上述支承板設有一板(15)以保護電機(9),避免從限流板(6)的開口落下的砂落在其上,限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阿拉納埃拉納阿吉斯丁,
申請(專利權)人:阿拉納埃拉納阿吉斯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ES[西班牙]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