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動車零部件制造
,尤其是一種機動車用車輪的輪輻。
技術介紹
為實現節能減排,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車輛輕量化是發展趨勢。減少輪輻重量是減輕車輪重量的一個有效方法,但是車輪是整個車輛的支撐零件,車輪在行駛過程中隨的動態載荷較大而復雜,而輪輻又是車輪承載載荷的主要受力件,對其強度要求很高,如果簡單地減少輪輻厚度就會降低輪輻的受力強度,降低機動車的行車安全性,因此,減輕輪輻的重量與人持輪輻的強度之間是一對矛盾,如何獲得較輕的輪輻并保持足夠輪輻的強度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一種輪輻,它可以采用較薄的輪輻鋼板厚度而獲得較好的輪輻強度性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輪輻包括有用鋼板成型的筒體部,具有均勻分布在中心通孔外圍的螺栓孔的安裝部,每個所述螺栓孔設在一個沿著與所述筒體部開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中,每一個所述螺栓孔所在的凸起部均在同一個沿著與所述筒體部開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凸起環上。上述的輪輻的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凸起部沿徑向的長度大于沿周向的長度;所述凸起環的頂面可以是弧面也可以是平面;所述凸起部的頂面高于它周圍最低處不大于10毫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與已有的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以本申請人生產的某型同規格車輪為例,已有通過減薄制造鋼板的厚度,可以使輪輻的重量減小14%,而本技術制成的車輪的強度卻比已有技術提高約10%。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圖I中沿G — G方向的剖視圖。圖3是圖2中F處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2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具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輻,包括有用鋼板成型的筒體部,具有均勻分布在中心通孔外圍的螺栓孔的安裝部,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螺栓孔設在一個沿著與所述筒體部開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中,每一個所述螺栓孔所在的凸起部均在同一個沿著與所述筒體部開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凸起環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徑向的長度大于沿周向的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環的頂面是弧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環的頂面是平面。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頂面高于它周圍最低處不大于10毫米。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頂面高于它周圍最低處不大于10毫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宗奇,
申請(專利權)人:柳州市銀興車輪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