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硅溶膠生產反應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容器、攪拌裝置和泵,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進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本實新型通過泵將反應液面下的液體抽起噴到反應液面上,能將反應液面上的漂浮物沖散,并使之與液體充分混合,從而加快反應速度,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硅溶膠生產反應釜。
技術介紹
硅溶膠是粒徑在1-100納米范圍的納米二氧化硅在水或其他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液,廣泛應用于精密鑄造、耐火材料、涂料、紡織、精密拋光等領域。國內的硅溶膠生產技術主要有離子交換法和硅粉水解法。 硅粉水解法的生產工藝要主要是在反應釜中加入水,加入堿性催化劑,升溫至合適溫度后,加入硅粉,使硅粉在堿催化下進行水解,生成硅酸并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反應持續一定的時間,待硅粉基本反應完全后,將反應混合物降溫,最后用板框過濾機過濾,得到的濾液就是硅溶膠。在硅粉水解法的生產工藝中,反應是在帶機械攪拌的反應釜中進行的,硅粉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氫氣,有些氫氣會附著在反應中的細小硅粉上,使細小的硅粉上浮至反應液面,形成厚厚的一層漂浮物。因為反應是固液反應,硅粉必須與堿性液體接觸才能很好地進行水解反應,而這些漂浮在液面上的硅粉因無法充分接觸到下面的堿性液體而降低了其反應速度,有效的反應只能發生在硅粉漂浮物與反應釜液面交界處,要使硅粉完全反應就需要很長的反應時間,使硅粉漂浮物層逐漸變薄,直至最后從液面完全消失,這樣就嚴重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應速度快的硅溶膠生產反應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包括容器、攪拌裝置和泵,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進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為了便于進出料,所述的容器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出料口位于容器的底部,出料口上設置有閥門。為了設置方便,所述的泵為液下泵,液下泵的電機部分設置在容器外。為了便于微調液下泵的進出口高度,所述的容器外側的頂部設有液下泵安裝座,液下泵的機座通過螺栓固定在液下泵安裝座上,液下泵安裝座和液下泵的機座之間設置有多個墊片。為了便于大幅度的調節液下泵的進出口高度,所述的液下泵安裝座是高度能調節的座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新型通過泵將反應液面下的液體抽起噴到反應液面上,能將反應液面上的漂浮物沖散,并使之與液體充分混合,從而加快反應速度,縮短生廣時間,提聞生廣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實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液下泵,2、液下泵安裝座,3、出口,4、進口,5、出料口,6、容器,7、反應液面,8、攪拌裝置。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包括容器6、攪拌裝置8和液下泵1,容器6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 5,出料口 5設置在容器6的底部,進料口設置在容器6上并高于容器6內的反應液面7。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6內反應液面7的下方,攪拌槳的驅動裝置設置在容器6的外側的頂部。出料口 5連接有閥門,反應時,閥門關閉。液下泵I的進口 4和出口 3均設置在容器6內,液下泵I的進口 4設置反應液面 7的下方,液下泵I的出口 3設置的在反應液面7的上方。液下泵I的電機部分設置在容器6外,容器6外側的頂部設有液下泵安裝座2,液下泵I的機座通過螺栓固定在液下泵安裝座2上,液下泵安裝座2和液下泵I的機座之間設置有多個墊片。液下泵安裝座2是高度能調節的座體,如液下泵安裝座2可以是與容器6通過絲杠絲母連接的座體,絲母轉動設置在座體中,絲杠豎直固定在容器6上,轉動絲母,絲母在絲杠上移動,座體不轉動但隨絲母上下移動,從而實現座體的高度調節。液下泵I的出口 3和進口 4的高度要隨反應液面7的高度調節,通過增減液下泵I的機座和液下泵安裝座2之間的墊片,用于微調出口 3和進口4的高度。通過調節絲母位置用于大幅度的調節出口3和進口4的高度。從而在不同的反應液量時,能使進口 4和出口 3始終與反應液面7保持合適的位置。操作原理反應釜工作時,攪拌裝置8 一直處于工作狀態,用于攪動反應液面7下的液體流動,硅粉反應一段時間后,反應釜液面會產生大量硅粉漂浮物,此時開動液下泵1,將堿性的反應混合液體從泵的出口 3高速噴出,噴灑于漂浮物上,將漂浮物沖散,并使之與液體充分混合,從而加快反應速度,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權利要求1.一種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攪拌裝置和泵,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進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出料口位于容器的底部,出料口上設置有閥門。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為液下泵,液下泵的電機部分設置在容器外。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外側的頂部設有液下泵安裝座,液下泵的機座通過螺栓固定在液下泵安裝座上,液下泵安裝座和液下泵的機座之間設置有多個墊片。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下泵安裝座是高度能調節的座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硅溶膠生產反應釜,本技術包括容器、攪拌裝置和泵,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進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本實新型通過泵將反應液面下的液體抽起噴到反應液面上,能將反應液面上的漂浮物沖散,并使之與液體充分混合,從而加快反應速度,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文檔編號C01B33/141GK202657970SQ20122032894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李春生, 李春光, 李朝霞 申請人: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硅溶膠生產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攪拌裝置和泵,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處在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進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內反應液面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春生,李春光,李朝霞,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