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具體方案為: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壓紗座及壓紗桿,其特征在于:壓紗座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壓紗桿包括壓紗部、連接部及驅動部,連接部鉸接于壓紗座上,驅動部與壓紗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于:將壓紗座獨立的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獨立加工壓紗座,降低了加工難度,保證壓紗座的加工精度,保證了織物的質量,且壓紗桿鉸接于壓紗座,且采用彈性件驅動壓紗桿,結構簡單,維修時只需更換彈性件即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
技術介紹
劍桿織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無梭織機,除了具有無梭織機高速、高自動化程度、高效能生產的特點外,其積極引緯方式具有很強的品種適應性,能適應各類紗線的引緯,在引緯工作中,送緯劍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現有的送緯劍頭為整體鐵皮沖壓成形,包括劍殼,該劍殼內設置有壓紗座,該壓紗座為鐵皮銑凹槽而成,該劍殼內設置有與壓紗座相適配的壓紗片,該壓紗片起到彈簧片的作用,與壓紗座配合使用完成壓紗的工序,該結構的送緯劍頭在壓紗工序中,不能壓多種紗,如扁銀紗,性能更差不能正常開機,在加工送緯劍頭的過程中中,壓紗座是鐵皮整體沖壓成形,加工困難,夾紗面精度低,成本高,出產 的織物難以達標,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且該送緯劍頭使用時間較長時,壓紗片易于失去彈性,在后期維修時,由于壓紗片內置于劍殼內,操作繁瑣,更換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難度低且維修方便的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壓紗座及壓紗桿,壓紗座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壓紗桿包括壓紗部、連接部及驅動部,連接部鉸接于壓紗座上,驅動部與壓紗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壓紗座獨立的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獨立加工壓紗座,降低了加工難度,保證壓紗座的加工精度,保證了織物的質量,且壓紗桿鉸接于壓紗座,且采用彈性件驅動壓紗桿,結構簡單,維修時只需更換彈性件即可。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壓紗座相對壓紗部的壓紗面設置有凹槽,且沿壓紗座長度方向設置,壓紗部相對壓紗座的壓紗面設置有凸起,且凸起與凹槽相嚙合。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壓紗面上設置相嚙合的凹槽及凸起,在壓紗時,起到防滑的作用,能更好的完成壓紗的工序,將紗運送至下一工序。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壓紗座相對驅動部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一,驅動部相對安裝座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二。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彈性件的兩端部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該劍頭在壓紗的工序中彈性件脫落,大大提高了該劍頭的實用性。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彈性件為彈簧。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在受載時能產生較大的彈性變形,能更好的起到復位的作用,且有助于壓紗的工序順利進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壓紗座與壓紗桿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I一圖3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I、壓紗座3及壓紗桿2,在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壓紗座3固定連接于劍殼I的側部,壓紗桿2包括壓紗部23、連接部22及驅動部21,連接部22鉸接于壓紗座3上,驅動部21與壓紗座3之間設置有彈性件4。將壓紗座3獨立的固定連接于劍殼I的側部,獨立加工壓紗座3,降低了加工難度,保證壓紗座3的加工精度,保證了織物的質量,且壓紗桿2鉸接于壓紗座3,且采用彈性件4驅動壓紗桿2,結構簡單,維修時只需更換彈性件即可。在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壓紗座3相對壓紗部23的壓紗面一設置有凹槽31,且沿壓紗座3長度方向設置,壓紗部23相對壓紗座3的壓紗面二設置有凸起231,且凸起231與凹槽31相嚙合,在壓紗面上設置相嚙合的凹槽32及凸起231,在壓紗時,起到防滑的作用,能更好的完成壓紗的工序,將紗運送至下一工序,壓紗座3相對驅動部21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一 32,驅動部21相對安裝座3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二 211。對彈性件的兩端部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該劍頭在壓紗的工序中彈性件脫落,大大提高了該劍頭的實用性,彈性件4為彈簧,彈簧在受載時能產生較大的彈性變形,能更好的起到復位的作用,且有助于壓紗的工序順利進行。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壓紗座及壓紗桿,其特征在于壓紗座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壓紗桿包括壓紗部、連接部及驅動部,連接部鉸接于壓紗座上,驅動部與壓紗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2.根據權利要求I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其特征在于壓紗座相對壓紗部的壓紗面設置有凹槽,且沿壓紗座長度方向設置,壓紗部相對壓紗座的壓紗面設置有凸起,且凸起與凹槽相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I或2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其特征在于壓紗座相對驅動部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一,驅動部相對安裝座的一側面上設置有供彈性件安放的安裝孔二。4.根據權利要求I或2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其特征在于彈性件為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3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其特征在于彈性件為彈簧。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具體方案為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壓紗座及壓紗桿,其特征在于壓紗座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壓紗桿包括壓紗部、連接部及驅動部,連接部鉸接于壓紗座上,驅動部與壓紗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本技術在于將壓紗座獨立的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獨立加工壓紗座,降低了加工難度,保證壓紗座的加工精度,保證了織物的質量,且壓紗桿鉸接于壓紗座,且采用彈性件驅動壓紗桿,結構簡單,維修時只需更換彈性件即可。文檔編號D03D47/23GK202658337SQ20122031687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專利技術者張克杰, 王玉豹, 包敏中 申請人:張克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劍桿織機的送緯劍頭,包括劍殼、壓紗座及壓紗桿,其特征在于:壓紗座固定連接于劍殼的側部,壓紗桿包括壓紗部、連接部及驅動部,連接部鉸接于壓紗座上,驅動部與壓紗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克杰,王玉豹,包敏中,
申請(專利權)人:張克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