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碳纖維無紡布,其涉及工業用布領域。
技術介紹
碳纖維加固技術是利用碳素纖維布和專用結構膠對建筑構件進行加固處理,該技術采用的碳素纖維布強度是普通二級鋼的15倍左右。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性和耐久性強等優點。厚度僅為2mm左右,基本上不增加構件截面,能保證碳素纖維布與原構件共同工作。現有的碳纖維布制成后都是像布一樣成捆成捆的,每捆布的步幅恒定。對于成型的碳纖維布,用戶在使用時,無法隨意裁切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碳纖維復合無紡布,能夠在無紡布內部形成多處空腔,表面具有一定的彈性碳纖維布,并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并且容易剪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碳纖維無紡布,由紡粘無紡布層、碳纖維網層,底布層復合而成,碳纖維網層位于紡粘無紡布層和底布層之間。其特征在于碳纖維網層由碳纖維和維綸纖維絲混合鋪網而成,碳纖維網層分割為多個碳纖維布單元構成,在碳纖維無紡布中由從左向右排列分布,相鄰兩個所述的碳纖維布單元之間由紡粘無紡布層和底布層接觸連接在一起。復合成型的碳纖維無紡布放入水蒸氣中氣蒸5分鐘,取出烘干定型。各個所述的碳纖維布單元的寬度為15cm-100cm。采用上述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紡粘無紡布層、碳纖維網層和底布層復合而成,其強度大大增加,碳纖維網層中含有的維綸纖維經過氣蒸,能夠融出布面,從而形成空腔,增加無紡布的彈性,并且可沿兩個碳纖維布單元之間的空間進行剪裁。附圖說明圖I是碳纖維無紡布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紡粘無紡布層,2、底布層,3、碳纖維網層。具 ...
【技術保護點】
碳纖維無紡布,由紡粘無紡布層(1)、碳纖維網層(3),底布層(2)復合而成,碳纖維網層(3)位于紡粘無紡布層(1)和底布層(2)之間,其特征在于:碳纖維網層(3)由碳纖維和維綸纖維絲混合鋪網而成,碳纖維網層(3)分割為多個碳纖維布單元構成,在碳纖維無紡布中由從左向右排列分布,相鄰兩個所述的碳纖維布單元之間由紡粘無紡布層(1)和底布層(2)接觸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濤,
申請(專利權)人:曉健科技大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