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包括小墻板、氣缸、電機、控制盒和清洗條,所述的氣缸分別安裝在所述清洗條的兩端,并且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的小墻板上;所述控制盒控制整個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運行;所述清洗條包括毛刷輥、噴嘴、腔體和刮刀,所述的毛刷輥套接于所述清洗條上,所述的電機驅動所述毛刷輥旋轉;所述清洗條上布置所述噴嘴,所述噴嘴能夠向所述毛刷輥噴灑水和清洗劑;所述腔體設置在所述清洗條內部;所述刮刀放到所述腔體的刮刀槽中并卡緊。能夠自動的完成對橡皮滾筒的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結構簡單、容易安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印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
技術介紹
現在的印刷機在工作一定時間后,橡皮滾筒上會粘有大量的紙毛和油墨粒子,因此橡皮滾筒表面就需要清洗。現有的清洗方法是人工用沾有清洗液的抹布來擦洗橡皮滾筒表面,由于印刷機操作空間非常狹窄,同時又要一邊點動機器使橡皮滾筒旋轉,一邊擦洗。所以工作效率很低,清洗效果完全取決于操作人員的經驗,非常不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能夠自動的完成對橡皮滾筒的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結構簡單、容易安裝。基于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包括小墻板、氣缸、電機、控制盒和清洗條,所述的氣缸分別安裝在所述清洗條的兩端,并且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的小墻板上;所述控制盒控制整個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運行;所述清洗條包括毛刷輥、噴嘴、腔體和刮刀,所述的毛刷輥套接于所述清洗條上,所述的電機驅動所述毛刷輥旋轉;所述清洗條上布置所述噴嘴,所述噴嘴能夠向所述毛刷輥噴灑水和清洗劑;所述腔體設置在所述清洗條內部;所述刮刀放到所述腔體的刮刀槽中并卡緊。可選地,所述清洗條還包括彈簧和氣動馬達,所述氣動馬達插入所述彈簧內,并且所述氣動馬達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清洗條的側面上;所述氣動馬達帶動所述彈簧旋轉,使所述腔體中的廢液攪動。進一步地,所述清洗條還包括排廢口,所述排廢口與所述腔體相連。進一步地,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包括廢液槍,所述廢液槍與所述排廢口對接安裝,所述腔體中的廢液最后通過排廢口流入到廢液槍中,排到外置的廢液箱中。可選地,所述清洗條還包括氣囊,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通過所述氣囊充氣或者泄氣,能夠使所述刮刀抬起或者放下。可選地,所述的清洗條上設置有壓蓋。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通過設置在清洗條兩端的氣缸,可以控制毛刷輥與所述橡皮滾筒的離合;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利用毛刷輥和噴嘴清洗橡皮滾筒,能夠清洗的更干凈,清洗的效果更好;利用所述控制盒控制整個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運行,實現了自動控制完成對橡皮滾筒的清洗,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同時提高了清洗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清洗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2中A面所示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I中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B端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I中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C端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控制側板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結構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參閱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包括小墻板2、電機15、氣缸8、控制盒16和清洗條3,所述的氣缸8分別安裝在所述清洗條3的兩端,并且分別通過螺釘9 (在圖4和圖5中有標示)固定于所述的小墻板2上;所述控制盒16控制整個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運行。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案中,兩側的所述小墻板2分別固定在印刷機的側墻板30上,所述清洗條3上設置有板卡28,將板卡28的軸銷順著滑槽放入,然后鎖緊板卡28,可以將所述清洗條3固定得更好。參閱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清洗條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清洗條3包括毛刷輥22和噴嘴23,所述的毛刷輥22套接于所述清洗條3上,所述的電機15驅動所述毛刷輥22旋轉;所述清洗條3上布置所述噴嘴23,能夠向所述毛刷輥22噴灑,可以向所述毛刷輥22噴灑水和清洗液。所述的清洗條3包括腔體29和刮刀20,所述腔體29設置在所述清洗條3內部,所述刮刀20呈細長條狀,將其放到所述腔體29的刮刀槽中,并可以用橡皮條卡緊。所述腔體29可以用于接收和暫存所述刮刀20清除下來的黏附在所述毛刷輥22上的油墨、紙毛等和水混合的廢液。較佳地,所述清洗條3包括彈簧21和氣動馬達18,所述氣動馬達18插入所述彈簧21內,并且所述氣動馬達18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清洗條3的側面上,氣動馬達18帶動所述彈簧21旋轉,從而使在所述腔體29中的廢液攪動,防止紙毛和大的油墨粒子沉于所述腔體29的底部。參閱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2中A面所示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清洗條3還包括了氣動馬達進氣口 33,所述的氣動馬達進氣口 33和所述氣動馬達18相連,氣動馬達進氣口 33進氣則使所述氣動馬達18轉動,斷氣則所述氣動馬達18停止轉動。所述清洗條3還包括排廢口 24,所述排廢口 24與所述腔體29相連,在所述腔體29中的廢液通過所述排廢口 24排出。所述清洗條3還包括了氣囊進氣口 26和氣囊32,所述氣囊進氣口 26用于使所述氣囊32充氣或者泄氣,從而在進行工作時通過利用所述氣囊32能夠將所述刮刀20抬起或者放下,清除所述毛刷輥22上的油墨、紙毛等等。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控制盒16可以通過所述氣囊32對所述刮刀20抬起的距離進行調節和控制,也可以控制所述刮刀20工作的時間,由此可以大大節省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案中,在所述清洗條2中設置了與所述噴嘴23連通的水嘴27,能夠將用于清洗橡皮滾筒I (在圖I中所示)的水和清洗液輸送給所述的噴嘴23。在所述毛刷輥22中設置了插軸25,所述電機15可以通過所述插軸25使所述毛刷輥22旋轉。參閱圖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I中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B端結構示意圖。優選地,所述氣缸8的后腔連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兩個插口 10,是分別插入所述清洗條3中的氣動馬達18和支撐螺栓19 (在圖2中所示)。所述氣缸8的前腔通過螺釘9固定在所述的小墻板2上,所述氣缸8的前腔上設置有進氣口 7。參閱圖5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I中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C端結構示意圖。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C端設置的所述氣缸8的后腔連接了一個控制側板34,所述電機15和控制盒16就安裝在所述控制側板34上。同樣地,在C端氣缸8前腔上設置的進氣口 7,并且所述氣缸8通過螺釘9固定在所述的小墻板2上。因此,當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B和C兩端的進氣口 7進氣時,兩端的氣缸8同時可以推動所述清洗條3前進,直至與所述橡皮滾筒I接觸。參閱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控制側板結構示意 圖,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側板34上還設置有毛刷輥驅動軸11,所述的毛刷輥驅動軸11與所述插軸25對接安裝,所述電機15可以通過驅動毛刷輥驅動軸11來帶動所述插軸25轉動。所述控制側板34上還設置有廢液槍12,所述廢液槍12與所述排廢口24對接安裝,腔體29中的廢液最后通過排廢口 24流入到廢液槍12中,排到外置的廢液箱中。所述控制側板34包括與所述氣囊進氣口 26相連接的氣囊氣口 35,外界氣源通過所述氣囊氣口 35,從氣囊進氣口 26向所述氣囊32充氣。所述控制側板34還包括與所述氣動馬達進氣口 33相連接的氣動馬達氣口 13,外界氣源通過所述氣動馬達氣口 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墻板、氣缸、電機、控制盒和清洗條,所述的氣缸分別安裝在所述清洗條的兩端,并且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的小墻板上;所述控制盒控制整個所述用于清洗橡皮滾筒的裝置的運行;所述清洗條包括毛刷輥、噴嘴、腔體和刮刀,所述的毛刷輥套接于所述清洗條上,所述的電機驅動所述毛刷輥旋轉;所述清洗條上布置所述噴嘴,所述噴嘴能夠向所述毛刷輥噴灑水和清洗劑;所述腔體設置在所述清洗條內部;所述刮刀放到所述腔體的刮刀槽中并卡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吉飛,趙寧,呂傳東,張曉桂,孫玉秋,沈韶華,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印刷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