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卷筒狀介質輸送方法及記錄裝置。所述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介質供給部,其對在支承軸上卷繞卷筒狀介質而形成的卷筒體進行保持,且放卷并供給所述卷筒狀介質;輸送單元,其對從所述卷筒體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狀介質進行輸送;旋轉檢測單元,其對所述支承軸的旋轉進行檢測;旋轉單元,其使所述支承軸進行旋轉;判斷部,其在由所述輸送單元執行了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動作的狀態下,所述旋轉檢測單元未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時,根據所述旋轉單元使所述支承軸旋轉時的所述旋轉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對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判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卷筒狀介質輸送方法及記錄裝置。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作為介質輸送裝置,已知一種裝置,其向圖像形成裝置供給從在軸部件上卷繞卷筒紙而形成的卷筒體(卷筒狀介質)中放卷出的卷筒紙(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在卷筒體中,當卷筒紙被放卷至末端時,紙端將從軸部件脫離。但是,上述的卷筒體中,由于例如外部環境,軸部件與卷筒紙的紙端有時會發生粘貼。此時,在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無法正常輸送卷筒紙,從而無法良好地進行由圖像形成裝置實施的圖像形成的問題。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第03527016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可靠地對卷筒狀介質的輸送不良進行檢測的、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卷筒狀介質輸送方法及記錄裝置。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的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介質供給部,其對在支承軸上卷繞卷筒狀介質而形成的卷筒體進行保持,且對放卷并供給所述卷筒狀介質;輸送單元,其對從所述卷筒體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狀介質進行輸送;旋轉檢測單元,其對所述支承軸的旋轉進行檢測;旋轉單元,其使所述支承軸進行旋轉;判斷部,其在由所述輸送單元執行了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動作的狀態下,所述旋轉檢測單元未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時,根據所述旋轉單元使所述支承軸旋轉時的所述旋轉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對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判斷。例如,當卷筒狀介質和支承軸之間發生粘貼時,旋轉檢測單元將不會檢測出由旋轉單元使支承軸進行的旋轉。如上文所述這樣,當卷筒狀介質和支承軸之間發生粘貼時,將無法良好地輸送卷筒狀介質。即,判斷部能夠根據旋轉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對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進行判斷。如上文所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由于具備上述判斷部,從而能夠對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檢測。另外,在上述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中,優選為,所述判斷部在由所述旋轉檢測單元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時,判斷為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為正常。當在卷筒狀介質和支承軸之間未產生粘貼從而卷筒狀介質從支承軸上脫離時,由旋轉單元使支承軸進行的旋轉將被旋轉檢測單元檢測出。此時,卷筒狀介質將被良好地輸送。根據本專利技術,判斷部能夠可靠地對在卷筒狀介質和支承軸之間未產生粘貼從而卷筒狀介質從支承軸上脫離的狀態、即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為正常的情況進行判斷。另外,在上述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中,優選為,所述旋轉單元使所述支承軸向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方向的相反方向進行旋轉。根據該結構,由于使支承軸向輸送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卷筒狀介質的收卷方向進行旋轉,因此能夠瞬時對支承軸是否進行了旋轉進行判斷。由此,能夠根據對支承軸的旋轉檢測,而良好地對卷筒狀介質相對于支承軸的粘貼進行檢測。另外,在上述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中,優選為,具有末端檢測單元,所述末端檢測單元被配置于所述介質供給部和所述輸送單元之間,并對所述卷筒狀介質的末端進行檢測;所述判斷部在由所述旋轉檢測單元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的情況下,在所述末端檢測單元檢測到所述卷筒狀介質的末端時,判斷為所述卷筒體的該卷筒狀介質已用完。根據該結構,判斷部能夠良好地對被卷繞在支承軸上的卷筒狀介質已用完的狀態進行判斷。本專利技術的卷筒狀介質的輸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對從在支承軸上卷繞卷筒狀介質而形成的卷筒體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狀介質進行輸送,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方法包括對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進行判斷的判斷工序,所述判斷工序包括旋轉步驟,在執行了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動作的狀態下,未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時,利用旋轉單元而使所述支承軸進行旋轉;檢測步驟,對由所述旋轉單元使所述支承軸進行的旋轉進行檢測;判斷步驟,根據所述檢測步驟的檢測結果,而對所述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判斷。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卷筒狀介質的輸送方法,通過根據旋轉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對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進行判斷,從而能夠對因粘貼而導致的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檢測。本專利技術的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的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記錄部,其對由所述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供給的所述卷筒狀介質實施記錄處理,在所述判斷部判斷為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為異常的情況下,停止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并停止由所述記錄部實施的記錄處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記錄裝置,能夠在判斷出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的情況下,使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停止。因此,能夠防止對未被良好地輸送至記錄部的卷筒狀介質執行記錄處理的不良現象的發生。附圖說明圖I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結構圖。圖2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輸送部的主要部分的結構的3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電結構的框圖。圖4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壓印板加熱器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5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熱器的結構的俯視圖。圖6為用于對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判斷工序進行說明的圖。圖7為用于對判斷工序時的介質及支承軸的狀態進行說明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記錄裝置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并且,在以下的說明所使用的各個附圖中,為了將各個部件設為可以識別的大小,從而對各個部件的比例尺進行了適當變更。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記錄裝置,例示了噴墨式打印機(以下,簡稱為打印機)。圖I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中的打印機I的結構圖。打印機I為處理比較大型的介質(記錄介質)M的大幅面打印機(LFP)。本實施方式的介質M由例如具有大約64英寸(Inch)的寬度的氯乙烯類薄膜形成。如圖I所示,打印機I具有輸送部(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2,其以輥對輥的方式對介質M進行輸送;記錄部3,其向介質M噴射油墨(流體),從而記錄圖像或文字等;加熱部4,其對介質M進行加熱;控制部40,其不僅實施對輸送部2、記錄部3、及加熱部4的各個驅動,還實施對打印機I的整體的控制(參照圖3)。這些結構部被支承在主體框架5上。輸送部2具有送出部(介質供給部)21,其從卷筒體R送出卷筒狀的介質(卷筒狀介質)M;收卷部22,其對被送出的介質M進行收卷。輸送部2具有輸送輥對(輸送單元)23、24,所述輸送輥對(輸送單元)23、24在送出部21和收卷部22之間的輸送路徑上對介質M進行輸送。另外,輸送部2具有張緊輥25,所述張緊輥25在輸送輥對24和收卷部22之間的輸送路徑上向介質M施加張力。另外,輸送部2具備端部檢測傳感器(末端檢測單元)80,所述端部檢測傳感器(末端檢測單元)80對介質M的尾部(末端)進行檢測。并且,端部檢測傳感器80與控制部40電連接,并向控制部40發送其檢測信號。送出部21對由卷繞在支承軸Rl上的介質M構成的卷筒體R進行保持,且通過放卷介質M而向記錄部3供給介質M。另一方面,收卷部22用于對如下的介質M依次進行收卷,所述介質M通過被施加主動輥的輸送力而從送出部21被放卷,并通過記錄部3而被實施了預定的記錄處理。圖2為表示輸送部2的主要部分的結構的圖。如圖2所示,送出部21具備檢測裝置(旋轉檢測單元)60,所述檢測裝置(旋轉檢測單元)60對卷筒體R的支承軸Rl的旋轉進行檢測。檢測裝置60具備卷筒旋轉檢測單元64,其對收卷有介質M的支承軸R1、即卷筒體R的旋轉量進行檢測;卷筒驅動單元61,其向卷筒體R施加旋轉動力。卷筒驅動單元61與上述控制部40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卷筒狀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介質供給部,其對在支承軸上卷繞卷筒狀介質而形成的卷筒體進行保持,且放卷并供給所述卷筒狀介質;輸送單元,其對從所述卷筒體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狀介質進行輸送;旋轉檢測單元,其對所述支承軸的旋轉進行檢測;旋轉單元,其使所述支承軸進行旋轉,判斷部,其在由所述輸送單元執行了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動作的狀態下,所述旋轉檢測單元未檢測出所述支承軸的旋轉時,根據所述旋轉單元使所述支承軸旋轉時的所述旋轉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對所述卷筒狀介質的輸送狀態的異常進行判斷。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閏間英朗,小林優揮,畑田憲史,
申請(專利權)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