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鋁合金輪轂的低壓鑄造模具結構。技術背景鑄造汽車鋁合金輪轂的模具, 一般分為壓力鑄造輪轂模具和重力鑄造輪 轂模具。而低壓鑄造輪轂的模具,目前主要采用中心單澆口的模具結構,如圖l所示,傳統的低壓鑄造輪轂的模具, 一般包括上模l、下模2、側模3等 組成部分,所述上模1、下模2和側模3組合后,形成待鑄造輪轂的鑄造型腔, 現有技術主要在下模的中央部位設置中心單澆口 ,鋁合金溶液經過升液管在 爐膛的壓力下,從澆口. A進料,在型腔的單邊方向上看,按A-B-C-D-E-F的 順序進行填充,凝固順序按F-E-D-C-B-A順序進行,其中D點是熱節點。所述 熱節點,是所述上模l、下模2和側模3三個模具的交界處所形成的區域,從 所鑄造輪轂上看,所述熱節點D是輪轂的輪輻與輪網之間的交界過渡部位, 此處的鋁合金厚度比較大,且位置C、 E的厚度小,往往凝固的速度快,導致 在位置D補縮困難,很難得到合格的鑄造組織, 一般會產生縮孔、疏松,因 而鋁合金輪轂的鑄造難點也就在此位置D。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傳統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特提出一種低壓鑄造模具結構,利 用該低壓鑄造模具結構在制造的汽車輪轂的過程中,澆道寬,模具的溫度比較均勻,有效解決了熱節點位置無法補縮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鋁合金輪轂低壓鑄造模具結構,包括上模l、下模2和側模3,所述上模 1、下模2和側模3共同交界位置形成的區域是鑄造輪轂的熱節點D,所述下 模2上設置有澆口 A;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 A設置在所述下模2的側邊并且 直接連通所述熱節點D,所述澆口 A有兩個并且分布在所述下才莫2的側邊。為 ...
【技術保護點】
鋁合金輪轂低壓鑄造模具結構,包括上模(1)、下模(2)和側模(3),所述上模(1)、下模(2)和側模(3)共同交界位置形成的區域是鑄造輪轂的熱節點(D),所述下模(2)上設置有澆口(A);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A)設置在所述下模(2)的側邊并且直接連通所述熱節點(D),所述澆口(A)有兩個并且分布在所述下模(2)的側邊。
【技術特征摘要】
1.鋁合金輪轂低壓鑄造模具結構,包括上模(1)、下模(2)和側模(3),所述上模(1)、下模(2)和側模(3)共同交界位置形成的區域是鑄造輪轂的熱節點(D),所述下模(2)上設置有澆口(A);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A)設置在所述下模(2)的側邊并且直接連通所述熱節點(D),所述澆口(A)有兩個并且分布在所述下模(2)的側邊。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輪轂低壓鑄造模具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簡偉文,楊乾文,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