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襯板投放機,包括機架(1)和控制箱(2),所述的機架(1)內設有襯板箱(3),襯板箱(3)的上側設有襯板箱電機(4),襯板箱電機(4)通過第一連接件(5)與傳動軸(6)相連,傳動軸(6)端部的主動輪(7)通過第二連接件(8)與其下方的從動輪(9)相連,第二連接件(8)的內側設有滑塊(10),滑塊(10)通過連板(11)與襯板箱(3)底部設置的活動底板(12)固定相連,襯板箱(3)的側壁上部設有吹氣孔(13);該襯板箱(3)的旁側設有設置投放腔(15)的襯板投放平臺(14),襯板箱(3)和襯板投放平臺(14)的上側設有襯板輸送機構(16)。本發明專利技術性能穩定、工作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襯板投放機構,具體地說是一種襯板單張投放、性能穩定且工作效率高的襯板投放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襯板投放機構,為在包裝箱輸送線的上側設有抓取機械手,機械手的下端設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吸盤,在包裝箱輸送線的兩側各設置一個襯板箱,當一個吸盤位于包裝箱輸送線的正上方時,則另一個吸盤位于其中一個襯板箱的正上方。當一個吸盤將其上吸取的襯板放入包裝箱輸送線上的包裝箱內時,另一個吸盤則將其正對應的襯板箱內的襯 板吸取在吸盤上;接著機械手帶動吸盤垂直于包裝箱輸送線移動,則空置的吸盤移動至包裝箱輸送線另一側的襯板箱上方,吸取有襯板的吸盤則移動至包裝箱輸送線的上方,如此重復動作,完成襯板的投放工作。由于襯板之間可能帶有靜電而使得部分襯板粘連在一起,因而上述機構在工作過程中,容易發生多張襯板被吸盤一同吸取的現象;另外由于吸盤在傳送過程中,需要依次做豎直向上傳送、水平傳送和豎直向下傳送三個步驟,由于傳送的步驟較多且襯板一直在吸盤上,因此易因吸盤的不穩定而導致襯板掉落,為生產線的正常工作帶來危害,無法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襯板單張投放、性能穩定且工作效率高的襯板投放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襯板投放機,包括機架位于機架內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內設有襯板箱,襯板箱的上側設有位于機架頂部的襯板箱電機,襯板箱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傳動軸相連,傳動軸端部的主動輪通過第二連接件與其下方的從動輪相連,第二連接件的內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滑塊,滑塊通過位于滑塊內側的連板與襯板箱底部設置的活動底板固定相連,襯板箱的側壁上部設有與氣源相連通的吹氣孔;所述襯板箱的旁側設有襯板投放平臺,襯板投放平臺上設有投放腔,襯板箱和襯板投放平臺的上側設有襯板輸送機構。所述的滑塊套置在導向柱上,所述導向柱的兩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襯板箱的頂端設有分離片,所述分離片的一端向襯板箱的內腔上方延伸。所述傳動軸的兩端皆設有主動輪。所述的襯板輸送機構包括豎直輸送機構和水平輸送機構,所述的豎直輸送機構位于襯板箱的上方,水平輸送機構位于襯板投放平臺的上方。所述的豎直輸送機構包括輸送氣缸、連接板和吸盤,所述的連接板固定在機架上,輸送氣缸固定設置在連接板的側壁上且輸送氣缸的輸出端下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吸盤。所述輸送氣缸的兩側設有導向軸,所述的導向軸通過連接件與輸送氣缸的缸體之間滑動相連。所述的水平輸送機構包括輸送電機,輸送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主動軸相連,主動軸通過水平設置的同步帶與從動軸相連;所述的同步帶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的下端設有帶電磁閥的氣爪。所述的夾持機構通過其上端設置的定向滑塊與設置在機架上的直線滑軌嵌置相連。所述投放腔的上方設有固定設置在機架上的投放氣缸,投放氣缸的輸出端下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壓板。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本專利技術通過襯板箱上活動底板、吹氣孔和分離片的設置,使得襯板易分離且不會吸多張,同時豎直輸送機構和水平輸送機構的配合設置保證了襯板輸送穩定且不會出現掉板現 象,投放氣缸及壓板的設置保證了襯板的投放質量和效率。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襯板投放速度快且性能穩定、工作效率高,適宜推廣使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襯板箱及襯板上傳機構結構示意 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襯板輸送機構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機架;2—控制箱;3—襯板箱;4一襯板箱電機;5—第一連接件;6—傳動軸;7—主動輪;8—第二連接件;9一從動輪;10—滑塊;11一連板;12—活動底板;13—吹氣孔;14一襯板投放平臺;15—投放腔;16—襯板輸送機構;17—導向柱;18—分離片;19一豎直輸送機構;20—水平輸送機構;21—輸送氣缸;22—連接板;23—吸盤;24—導向軸;25—輸送電機;26—主動軸;27—同步帶;28—從動軸;29—夾持機構;30—氣爪;31—定向滑塊;32—直線滑軌;33—投放氣缸;34—壓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3所示一種襯板投放機,包括機架I位于機架I內的控制箱2,在機架I內設有襯板箱3,該襯板箱3可設置在控制箱2的上方,襯板箱3的上側設有位于機架I頂部的襯板箱電機4,襯板箱電機4的輸出端通過第一連接件5與傳動軸6相連,傳動軸6兩端的主動輪7通過第二連接件8與其下方的從動輪9相連,第二連接件8的內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滑塊10,滑塊10套置在兩端固定在機架I上的導向柱17上,滑塊10通過位于滑塊10內側的連板11與襯板箱3底部設置的活動底板12固定相連,襯板箱3的側壁上部設有與氣源相連通的吹氣孔13,為進一步保證襯板的單張傳送,在襯板箱3的頂端設有一端向襯板箱3的內腔上方延伸的分離片18 ;在襯板箱3的旁側設有襯板投放平臺14,襯板投放平臺14上設有投放腔15,投放腔15的上方設有固定設置在機架I上的投放氣缸33,投放氣缸33的輸出端下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壓板34 ;襯板箱3和襯板投放平臺14的上側設有襯板輸送機構16。該襯板輸送機構16包括豎直輸送機構19和水平輸送機構20,其中豎直輸送機構19位于襯板箱3的上方,豎直輸送機構19包括輸送氣缸21、連接板22和吸盤23,連接板22固定在機架I上,輸送氣缸21固定設置在連接板22的側壁上且輸送氣缸21的輸出端下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吸盤23,在輸送氣缸21的兩側設有導向軸24,該導向軸24通過連接件與輸送氣缸21的缸體之間滑動相連;水平輸送機構20位于襯板投放平臺14的上方,該水平輸送機構20包括輸送電機25,輸送電機25的輸出端通過第一連接件5與主動軸26相連,主動軸26通過水平設置的同步帶27與從動軸28相連;所述的同步帶27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夾持機構29,夾持機構29的下端設有帶電磁閥的氣爪30,氣爪30的爪口張開方向朝向襯板箱3的上方,另外夾持機構29通過其上端設置的定向滑塊31與設置在機架I上的直線滑軌32嵌置相連。在上述結構中,襯板箱電機4、輸送氣缸21、輸送電機25和投放氣缸33皆通過線路與控制箱2相連,同時與吹氣孔13相連的氣源的輸氣量也在控制箱2的控制之下。 本專利技術的襯板投放機安置在包裝箱輸送線處,包裝箱輸送線位于該襯板投放機的投放腔15的下方。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首先通過襯板箱電機4帶動活動底板12向上運動將襯板箱3內的襯板送至襯板箱3的內腔頂端,同時氣源通過襯板箱3側壁上部設置的吹氣孔13將上端的襯板吹散;然后豎直輸送機構19的吸盤23下移將最上端的襯板吸取后向上移動,同時分離片18可進一步防止被吸取襯板下側的襯板被吸盤23吸取;豎直輸送機構19的吸盤23上移至與一定位置處停止移動,接著水平輸送機構20的氣爪30夾取吸盤23上的襯板后帶動襯板水平移動至投放腔15的上方,氣爪30松開襯板后返程,同時投放氣缸33帶動壓板34向下運動將襯板投放至投放腔15下方包裝箱輸送線上的包裝箱內。另外當襯板箱3內的襯板消耗完畢時,打開襯板箱3邊側鉸接的箱門即可放入補充的襯板。本專利技術通過襯板箱3上活動底板12、吹氣孔13和分離片18的設置,使得襯板易分離且不會吸多張,同時豎直輸送機構19和水平輸送機構20的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襯板投放機,包括機架(1)位于機架(1)內的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1)內設有襯板箱(3),襯板箱(3)的上側設有位于機架(1)頂部的襯板箱電機(4),襯板箱電機(4)的輸出端通過第一連接件(5)與傳動軸(6)相連,傳動軸(6)端部的主動輪(7)通過第二連接件(8)與其下方的從動輪(9)相連,第二連接件(8)的內側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滑塊(10),滑塊(10)通過位于滑塊(10)內側的連板(11)與襯板箱(3)底部設置的活動底板(12)固定相連,襯板箱(3)的側壁上部設有與氣源相連通的吹氣孔(13);所述襯板箱(3)的旁側設有襯板投放平臺(14),襯板投放平臺(14)上設有投放腔(15),襯板箱(3)和襯板投放平臺(14)的上側設有襯板輸送機構(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政德,劉霞,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澳昆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