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具有器芯及動板,所述的器芯底部開設有器芯出口,所述的動板一端與器芯活動連接,所述的動板和器芯上分別安裝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塊、第二磁塊,所述的動板通過第一磁塊與第二磁塊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在使用時其器芯出口能得到很好的密封,保證充氣氣壓,不會受到刺桿的損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
本技術涉及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
,尤其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醫療手術中為了在皮膚表面形成創孔,通過使用刺桿穿過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穿出穿刺導入器的穿管到達皮膚后刺入皮膚形成創孔,然后拔出刺桿對創孔進行充氣以便于手術。目前常見的穿刺導入器的器芯其出口處通常設置為帶有十字或一字字形縫隙的密封皮碗,刺桿穿過密封皮碗中心設置的縫隙至穿管,刺桿拔出充氣時由密封皮碗自然的彈性進行密封。但是,由于密封皮碗的彈性限制,經常性的,在刺桿穿過密封皮碗至從密封皮碗中拔出,對密封皮碗的傷害較大,對其原有縫隙影響較大,使得密封皮碗在充氣時不能很好的起到自動密封的作用,造成漏氣,不能很好的控制充氣氣壓,對手術造成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使得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在使用時其器芯能得到很好的密封。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具有器芯及動板,所述的器芯底部開設有器芯出口,所述的動板一端與器芯活動連接,所述的動板和器芯上分別安裝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塊、第二磁塊,所述的動板通過第一磁塊與第二磁塊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進一步地,所述的動板一端與器芯活動連接的方式為所述的動板的一端通過動板銷與器芯同 軸連接,所述的動板銷連接有頂桿,頂桿外端嵌扣有按鈕。進一步地,所述的器芯出口上安裝有環形圈,所述的動板與器芯吸附時動板與器芯出口上安裝的環形圈接觸式密封。進一步地,所述的器芯出口為傾斜的斜口,所述的動板的傾斜角度與器芯出口的傾斜角度一致。進一步地,所述的斜口端部具有外側延伸部位,斜口端部的外側延伸部位安裝環形圈,所述的動板與器芯吸附時動板與器芯出口上安裝的環形圈接觸式密封。所述的第一磁塊安裝在動板外側設置的第一嵌槽內,所述的第二磁塊安裝在器芯外側設置的第二嵌槽內,所述的第一磁塊與第二磁塊呈銳角夾角設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時,通過與本技術的穿刺導入器配套使用的刺桿穿入器芯組件,因動板通過第一磁塊與第二磁塊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當刺桿借助推力向下穿刺時,刺桿推開動板,動板一端與器芯活動連接,動板另一端脫離器芯出口,刺桿至穿管進行穿刺,穿刺完成后刺桿拔出,刺桿脫離器芯出口時,由于第一磁塊與第二磁塊之間的吸附力,動板自動恢復再次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因此,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在使用時其器芯出口能得到很好的密封,保證充氣氣壓,不會受到刺桿的損害。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器芯,11.環形圈,14.按鈕,15.頂桿,17.動板銷,18.動板,19.第一磁塊,21.第二磁塊。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 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具有器芯10及動板18,器芯10底部開設有器芯出口,動板18 —端與器芯10活動連接,動板18和器芯10上分別安裝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塊19、第二磁塊21,動板18通過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動板18的一端通過動板銷17與器芯10同軸連接,動板銷17連接有頂桿15,頂桿 15外端嵌扣有按鈕14。動板18 —端也可以通過設置鉸鏈或者扭簧等其他形式與器芯10 進行活動連接。器芯10出口為傾斜的斜口,斜口可以向左側傾斜或向右側傾斜,圖I所示為斜口向左側傾斜,動板18的傾斜角度與器芯10出口的傾斜角度一致。斜口端部具有外側延伸部位,斜口端部的外側延伸部位安裝有環形圈11,動板18 與器芯10吸附時動板18與器芯出口上安裝的環形圈11接觸式密封。第一磁塊19安裝在動板18外側設置的第一嵌槽內,第二磁塊21安裝在器芯10 外側設置的第二嵌槽內,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呈銳角夾角設置。如圖I所示,斜口向左側傾斜時第二磁塊21位于器芯10的左側部以便于拉近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的距離,增大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的吸附力。另外,斜口也可以向右側傾斜,斜口向右側傾斜時第二磁塊21位于器芯10的右側部以便于拉近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的距離,增大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的吸附力。器芯出口也可以為平面,第二磁塊21無論位于器芯10的任一側,均與第一磁塊19具有較好的吸附力。在使用時,通過與本技術的穿刺導入器配套使用的刺桿穿入器芯10,因動板 18通過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當刺桿借助推力向下穿刺時,刺桿推開動板18,動板18 —端與器芯10活動連接,動板18另一端脫離器芯出口,刺桿至穿管20進行穿刺,穿刺完成后刺桿拔出,刺桿脫離器芯出口時,由于第一磁塊19 與第二磁塊21之間的吸附力,動板18自動恢復再次與器芯出口接觸式密封。因此,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在使用時其器芯出口能得到很好的密封,不會受到刺桿的損害。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 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器芯及動板,所述的器芯(10)底部開設有器芯出口,所述的動板(18)—端與器芯(10)活動連接,所述的動板(18) 和器芯(10)上分別安裝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塊(19)、第二磁塊(21),所述的動板(18)通過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10)出口接觸式密封。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板(18) —端與器芯(10)活動連接的方式為所述的動板(18)的一端通過動板銷(17)與器芯(10)同軸連接,所述的動板銷(17)連接有頂桿(15),頂桿(15)外端嵌扣有按鈕(14)。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芯(10)出口上安裝有環形圈(11),所述的動板(18)與器芯(10)吸附時動板(18)與器芯 (10)出口上安裝的環形圈(11)接觸式密封。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芯(10)出口為傾斜的斜口,所述的動板(18)的傾斜角度與器芯(10)出口的傾斜角度一致。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端部具有外側延伸部位,斜口端部的外側延伸部位安裝環形圈(11),所述的動板(18)與器芯(10)吸附時動板(18)與器芯(10)出口上安裝的環形圈(11)接觸式密封。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塊(19)安裝在動板(18)外側設置的第一嵌槽內,所述的第二磁塊(21)安裝在器芯(10)外側設置的第二嵌槽內,所述的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呈銳角夾角設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次性使用穿刺導入器的器芯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器芯及動板,所述的器芯(10)底部開設有器芯出口,所述的動板(18)一端與器芯(10)活動連接,所述的動板(18)和器芯(10)上分別安裝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塊(19)、第二磁塊(21),所述的動板(18)通過第一磁塊(19)與第二磁塊(21)之間的吸附力與器芯(10)出口接觸式密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曉東,劉辰,花琪,
申請(專利權)人:陸曉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