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列條狀包裝機的袋成型機構,包括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所述成袋滾輪設置在成袋管的一側,所述成袋滾輪上設有與成袋管相配合的送膜槽,所述導邊器設置在成袋管的一側,所述導邊器設置在成袋滾輪的下方,所述導邊器設有與成袋管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導邊器包括導膜塊I、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所述導膜塊II與導膜塊III分別固定在導膜塊I內,所述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組成兩塊交錯布置的橫向導膜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采用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組成的袋成型機構,省去了衣領成型器的結構,利用導邊器,與成袋滾輪和成袋管配合使用便將包裝膜從平面式的包裝膜變為管狀的包裝膜,導邊器可保護膜不易變形,避免了生產工序中的報廢率高的情況,結構簡單,節約了生產成本,維護和換取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機的零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通過自動化連續作業進行制袋的袋成型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通過兩個步驟可制造出具有明顯壓痕的紙膜側邊壓痕枕式袋,一、由制袋機制做出所需形狀的包裝袋并留出裝料口 ;二、將包裝袋轉到給袋式包裝機上進行填充和封合裝料口,這樣的生產方式需要兩套生產線及兩組操作人員,生產慢,而且生產成本高,所以需要開發出集兩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包裝機。例如專利號為CN200710171970. 8,公開號為CN101181935A的中國專利“紙膜側邊 壓痕枕式袋立式包裝機”。公開了一種紙膜側邊壓痕枕式袋立式包裝機,包括托膜放膜系統、下料筒、衣領成型器和中封裝置,衣領成型器設于下料筒上部外側,中封裝置設于下料筒中部外側,下料筒下部外側設一側邊成型機構,側邊成型機構下端設一拉膜裝置,拉膜裝置下方安裝一橫封裝置,橫封裝置下面置一切膜裝置。本專利技術針對傳統立式包裝機無法將制袋和包裝連續作業的缺點,提供一種可以將制袋和包裝一次性完成的包裝機,其優點是一體化作業、成本低、效率高,制得的包裝袋平整、美觀。但此專利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中封裝置的密封效果差,而且袋成型機構的結構復雜,成膜工序時間長,維護和換取不方便。又例如專利號為CN200920057621. 8,公開號為CN201447081U的中國專利“圓筒物品包裝膜疊邊機構”,公開了一種圓筒物品包裝膜疊邊機構,包括底部輸送帶,底部輸送帶的傳輸方向朝向后方,在底部輸送帶的兩側分別設有V型側導邊器,兩個V型側導邊器之間為疊邊輸送道,兩個V型側導邊器的V型口朝向前方;在底部輸送帶的上方設有反向輸送帶,該反向輸送帶的傳輸方向朝向前方,且反向輸送帶的傳輸速度小于底部輸送帶的傳輸速度。但此專利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V型側導邊器的結構為兩塊長板,此結構效果差,膜容易變形,導致生產工序中的報廢率高,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多列條狀包裝機的袋成型機構。本技術通過采用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組成的袋成型機構,省去了衣領成型器的結構,利用導邊器,與成袋滾輪和成袋管配合使用便將包裝膜從平面式的包裝膜變為管狀的包裝膜,導邊器可保護膜不易變形,避免了生產工序中的報廢率高的情況,結構簡單,節約了生產成本,維護和換取方便。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多列條狀包裝機的袋成型機構,包括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所述成袋滾輪設置在成袋管的一側,所述成袋滾輪上設有與成袋管相配合的送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邊器設置在成袋管的一側,所述導邊器設置在成袋滾輪的下方,所述導邊器設有與成袋管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導邊器包括導膜塊I、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所述導膜塊II與導膜塊III分別固定在導膜塊I內,所述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組成兩塊交錯布置的橫向導膜塊。所述導膜塊I的中部設有橫向安裝槽,導膜塊II與導膜塊III分別固定在橫向安裝槽內。所述導膜塊I的中部還設有豎向觀察孔,豎向觀察孔用于對導膜塊II與導膜塊III在橫向安裝槽內的安裝進行校正;所述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上均設有調節槽。所述導膜塊I的下方設有縱封座,導膜塊I的底部固定在縱封座上。所述成袋滾輪的兩邊還設有隔套。所述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均為多個。工作原理包裝膜通過從成袋滾輪的送膜槽到達成袋管的過程,逐漸的完成了從平面式的包裝膜變為管狀的包裝膜,而后進入導邊器,通過導膜塊I對成袋管處的包裝膜進行限位,及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對靠近成袋管處的包裝膜產生相反方向的推力后轉變成待封合樣式,縱封機構的封合部分有規則的偏同一方向設置,在縱封封合氣缸的作用下,縱封座向前運動將包裝膜所需的縱封處封合。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I、本技術通過采用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組成的袋成型機構,省去了衣領成型器的結構,利用導邊器,與成袋滾輪和成袋管配合使用便將包裝膜從平面式的包裝膜變為管狀的包裝膜,導邊器可保護膜不易變形,避免了生產工序中的報廢率高的情況,結構簡單,節約了生產成本,維護和換取方便。2、本技術采用導膜塊II和導膜塊III組成兩塊交錯布置的橫向導膜塊;用于將需要縱封的包裝膜導向一邊,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3、本技術采用成袋滾輪上還設有隔套,此結構可同時設置多列的送膜槽,用于批量生產。4、本技術采用成袋滾輪、成袋管和導邊器均為多個,可形成一個多列的包裝膜成膜工序,結構簡單,特別適合大批量生產。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導邊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多列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所采用的縱封機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隔套,2、成袋管,3、導邊器,4、成袋滾輪,5、導膜塊1,6、導膜塊11,7、導膜塊III,8、成袋器安裝板,9、縱封座。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多列條狀包裝機的袋成型機構,包括成袋滾輪4、成袋管2和導邊器3,所述成袋滾輪4設置在成袋管2的接收段的一側,所述成袋滾輪4上設有與成袋管2相配合的送膜槽,送膜槽用于向成袋管2輸送包裝膜;所述導邊器3設置在成袋管2的一側,所述導邊器3設置在成袋滾輪4的下方,所述導邊器3設有與成袋管2相配合的限位槽,成袋管2設于限位槽內,限位槽用于對成袋管2及成袋管2上的包裝膜進行限位,利于導邊;所述導邊器3包括導膜塊15、導膜塊116和導膜塊1117,所述導膜塊116與導膜塊III7分別固定在導膜塊15內,所述導膜塊116和導膜塊III7組成兩塊交錯布置的橫向導膜塊。本技術中,所述導膜塊15的中部設有橫向安裝槽,導膜塊116與導膜塊III7分別固定在橫向安裝槽內。本技術中,所述導膜塊15的中部還設有豎向觀察孔,豎向觀察孔用于對導膜塊Π6與導膜塊II17在橫向安裝槽內的安裝進行校正;所述導膜塊116和導膜塊II17上均設有調節槽。本技術中,所述導膜塊15的下方設有縱封座9,導膜塊15的底部固定在縱封座9上。 本技術中,所述成袋滾輪4的兩邊還設有隔套I。本技術在使用時,成袋滾輪4固定在成袋器安裝板8上方包裝膜經成袋管2后由片狀漸變成管狀,通過導膜塊15對成袋管2處的包裝膜進行限位,及導膜塊116和導膜塊III7對靠近成袋管2處的包裝膜產生相反方向的推力后轉變成待封合樣式,導膜塊116和導膜塊III7的安裝孔均為長孔,可根據現場調試狀態左右調節橫向導膜塊間的間隙.當管狀包裝膜經過此袋成型機構后將需要縱封的包裝膜導向一邊,經縱封座9封合后成型成枕型袋。縱封機構的工作過程為氣缸安裝板及法蘭固定柱通過螺栓固定在主機架上,在機器未啟動時,預動作氣缸縮回的情況下,將插銷拔出,可將縱封座9及縱封座安裝板通過孔軸配合繞T型固定座做180°旋轉,這樣,十分的便于縱封的清洗及維修,當正常生產(工作時縱封封合)時,預動作氣缸一直處于伸出狀態,使縱封座9靠近成袋管2,然后縱封封合氣缸伸出軸縮回,縱封座9與成袋管2緊密配合,將夾在中間的包裝膜縱向進行熱封,然后縱封封合氣缸再伸出,縱封座9離開成袋管2,在走完一個袋長的時間后,縱封封合氣缸伸出軸再一次縮回依次反復做次動作。實施例2 與實施例I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成袋滾輪4、成袋管2和導邊器3均為多個,與縱封機構上的多列縱封座9配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列條狀包裝機的袋成型機構,包括成袋滾輪(4)、成袋管(2)和導邊器(3),所述成袋滾輪(4)設置在成袋管(2)的一側,所述成袋滾輪(4)上設有與成袋管(2)相配合的送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邊器(3)設置在成袋管(2)的一側,所述導邊器(3)設置在成袋滾輪(4)的下方,所述導邊器(3)設有與成袋管(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導邊器(3)包括導膜塊I(5)、導膜塊II(6)和導膜塊III(7),所述導膜塊II(6)與導膜塊III(7)分別固定在導膜塊I(5)內,所述導膜塊II(6)和導膜塊III(7)組成兩塊交錯布置的橫向導膜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松,徐宏,唐偉平,章國寶,王國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松川遠億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