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力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綁扎電線、電纜的扎帶。
技術介紹
在電力企業中,電纜、通信線和電線的數量較大。為了工藝方便和美觀期間,通常運用扎帶對電纜、通信線和電線進行綁扎。現有的扎帶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帶體I和帶扣2,使用的時候,帶體I繞被纏繞的電線轉一圈,之后將帶體I插入帶扣2即可。然而現有的 扎帶都是一次性的,當需要解開扎帶的時候,通常采取的手段是用剪刀將扎帶剪斷。而扎帶的使用量非常大,這種一次性使用造成了較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重復使用的自鎖式扎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一種自鎖式扎帶,包括帶體和帶扣,所述帶扣包括框架體和上蓋,框架體上設有凸起,上蓋上設有與凸起配合的連接孔。所述框架體上并排設置有兩個凸起。本技術中,扎帶主要由框架體和上蓋組成。當需要解開扎帶的時候,只需要將凸起和連接孔分離即可實現框架體和上蓋的分離,這時候將帶體取出即可。本技術不需要剪斷,能重復使用,進而節省了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所示,一種自鎖式扎帶,包括帶體I和帶扣2,所述帶扣2包括框架體2-1和上蓋2-4,框架體2-1上設有凸起2-2,上蓋2-4上設有與凸起2_2配合的連接孔2_3。所述框架體2-1上并排設置有兩個凸起2-2。本技術通過凸起2-2和連接孔2-3實現了框架體2-1、上蓋2_4的連接,當松解扎帶的時候,只需要將凸起2-2從連接孔2-3中打開即可,不需要將扎帶剪斷,能夠重復使用。權利要求1.一種自鎖式扎帶,包括帶體(I)和帶扣(2),其特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鎖式扎帶,包括帶體(1)和帶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帶扣(2)包括框架體(2?1)和上蓋(2?4),框架體(2?1)上設有凸起(2?2),上蓋(2?4)上設有與凸起(2?2)配合的連接孔(2?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欣欣,董巖妍,董春亮,趙宏宇,陳珊,楊書紅,孫曉紅,蔡磊,趙浩宇,張恒,
申請(專利權)人:陜縣電業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