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箱式結構的負壓罐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聯制有污水泵;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閥門;頂側面中心處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豎直段上制有閥門,進氣管的水平段上制有氣體流量計;頂側面左邊處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水平段上固定制有加藥管,加藥管上固定制有閥門;其結構簡單、操作使用簡便、制作成本低,無需空壓機、溶氣罐、高速葉輪和加藥混合器等溶氣配件,運行費用低、溶氣效果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設備
,涉及一種用于混凝氣浮工藝處理污水的裝置,特別是一種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技術背景目前,污水處理工程技術中常用的氣浮工藝為加壓溶氣氣浮和渦凹氣浮,加壓溶氣氣浮利用水在不同壓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對全部或部分待處理或處理后的水進行加 壓并加氣,增加水的空氣溶解量,通入加過混凝劑的水中,在常壓情況下釋放,空氣析出形成小氣泡,粘附在雜質絮粒上,造成絮粒整體密度小于水而上升,從而使固液分離,但是現有的這些技術存在工藝復雜,電能消耗大,空壓機的噪音大等缺點。渦凹氣浮是依靠高速葉輪的離心力所造成的負壓而將空氣吸入,在葉輪剪切力的作用下,氣體破碎成微氣泡而擴散于水中,該法設備簡單,但這些技術工藝氣泡的產生依賴于葉輪的高速切割,以及在無壓體系中的自然釋放,氣泡直徑大、動力消耗高,尤其對于高水溫污水的氣浮處理,其處理效果難如人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加壓溶氣氣浮和渦凹氣浮等技術方法中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新型的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特別是一種結構簡單、能耗低、氣泡微小的新技術方案及其設備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主體結構包括進水管、加藥管、進氣管、引水管、出水管、負壓罐、污水泵、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氣體流量計,箱式結構的負壓罐的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聯制有污水泵;負壓罐的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閥門;負壓罐的頂側面中心位置處貫通式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進氣管的豎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閥門,進氣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氣體流量計;負壓罐的頂側面左邊處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進水管的水平段上貫通式固定制有加藥管,加藥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閥門;使用時先打開引水管,將負壓罐注滿水后,開啟污水泵,然后開啟加藥管上的第一閥門和進氣管上的第二閥門,根據氣體流量計通過第二閥門調節溶氣比控制在10%以內,根據混凝效果調節第一閥門至合適的加藥量,加藥和進氣均在負壓罐的作用下自動吸入,無需額外動力;污水泵的出水口接至氣浮池即可;加藥管和進氣管的位置或固定安裝于負壓罐的另外位置,便于負壓罐加藥和溶氣的實現。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結構簡單、操作使用簡便、制作成本低,無需空壓機、溶氣罐、高速葉輪和加藥混合器等溶氣配件,集加藥、溶氣和提水于一體,加藥和進氣均在負壓罐的作用下自動吸入,污水泵壓力輸送污水過程中,污水泵葉輪對吸入的空氣切割和破碎,將吸入的空氣充分溶入污水中,達到加壓溶氣氣浮的微氣泡效果,運行費用低、溶氣效果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包括進水管I、加藥管2、進氣管3、引水管4、出水管5、負壓罐6、污水泵7、第一閥門8、第二閥門9、第三閥門10和氣體流量計11,箱式結構的負壓罐6的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5,出水管5上串聯制有污水泵7 ;負壓罐6的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4,引水管4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閥門10;負壓罐6的頂側面中心位置處貫通式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3,進氣管3的豎直段上貫通式制有第二閥門9,進氣管3的水平段上貫通式制有氣體流量計11 ;負壓罐6的頂側面左邊處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1,進水管I的水平段上貫通式固定制有加藥管2,加藥管2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閥門8。本實施例使用時,先打開引水管4,將負壓罐6注滿水后,開啟污水泵7,然后開啟加藥管2上的第一閥門8和進氣管3上的第二閥門9,根據氣體流量計11通過第二閥門9調節溶氣比控制在10%以內,根據混凝效果調節第一閥門8至合適的加藥量,加藥和進氣均在負壓罐6的作用下自動吸入,不再增加額外動力;污水泵7的出水口接至氣浮池即可;力口藥管2和進氣管3的位置或固定安裝于負壓罐6的另外位置,只要便于負壓罐6加藥和溶氣方式的實現即可。權利要求1.一種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結構包括進水管、加藥管、進氣管、引水管、出水管、負壓罐、污水泵、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氣體流量計,箱式結構的負壓罐的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聯制有污水泵;負壓罐的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閥門;負壓罐的頂側面中心位置處貫通式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進氣管的豎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閥門,進氣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氣體流量計;負壓罐的頂側面左邊處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進水管的水平段上貫通式固定制有加藥管,加藥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閥門。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設備
,涉及一種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箱式結構的負壓罐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聯制有污水泵;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閥門;頂側面中心處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豎直段上制有閥門,進氣管的水平段上制有氣體流量計;頂側面左邊處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水平段上固定制有加藥管,加藥管上固定制有閥門;其結構簡單、操作使用簡便、制作成本低,無需空壓機、溶氣罐、高速葉輪和加藥混合器等溶氣配件,運行費用低、溶氣效果好。文檔編號C02F1/52GK202671246SQ2012203309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謝經良, 胡曉麗, 趙婉宇, 謝宇恒 申請人:青島理工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藥溶氣一體化氣浮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結構包括進水管、加藥管、進氣管、引水管、出水管、負壓罐、污水泵、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氣體流量計,箱式結構的負壓罐的一側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聯制有污水泵;負壓罐的頂側面右邊處貫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閥門;負壓罐的頂側面中心位置處貫通式制有直彎結構的進氣管,進氣管的豎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閥門,進氣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氣體流量計;負壓罐的頂側面左邊處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結構的進水管,進水管的水平段上貫通式固定制有加藥管,加藥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經良,胡曉麗,趙婉宇,謝宇恒,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