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和夾持端,所述夾持端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之上,所述夾持端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的長度為1.5-2厘米。相對于現有的細菌涂布棒,本細菌涂布棒沒有用于手持的柄身部分,體積僅為現有細菌涂布棒的1/5~1/6,大大節省了生產原料。由于體積的縮小,本細菌涂布棒能夠集中存放在容器中,每次實驗后可以集中消毒備用,縮短了實驗用具的準備時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實驗室用具,尤其涉及一種細菌涂布棒。
技術介紹
涂布棒是實驗室常用品,用于培養細菌時涂板。國內市場銷售的細菌涂布棒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次性的手持塑料涂布棒;另一種是玻璃或金屬制成的可反復使用的涂布棒。二者共同存在的問題是,不利于一次進行大量的細菌轉化實驗。例如一次實驗進行10個以上質粒轉化,一次性的塑料細菌涂布棒在數量上能夠滿足要求,但是浪費材料。而玻璃或是金屬制品的涂布棒則難于準備10個以上的涂布棒,雖然金屬棒可以過火后反復使用,但這類涂布棒在過火后降溫時間長,而且操作人員很難保證涂布棒的溫度降到37° C以下;玻璃涂布棒可以通過浸泡75%酒精來重復使用,但是每次時間需要20分鐘以上,嚴重影響實驗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細菌涂布棒。可支持進行大批量的實驗,而且能夠方便地循環使用,生產成本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和夾持端,所述夾持端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之上,所述夾持端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的長度為I. 5-2厘米。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夾持端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的長度為2厘米。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棒身的形狀為圓錐形或圓柱形。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夾持端為空心圓維夾持端、空心圓柱夾持端或工子型連接條。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夾持端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的軸向中心處。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夾持端垂直設置與所述棒身的末端。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夾持端上設有防滑條紋。實施本技術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對于現有的細菌涂布棒,本細菌涂布棒沒有用于手持的柄身部分,體積僅為現有細菌涂布棒的1/5 1/6,大大節省了生產原料。由于體積的縮小,本細菌涂布棒能夠集中存放在容器中,每次實驗后可以集中消毒備用,縮短了實驗用具的準備時間。當需要使用時,只需使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夾持端,將其從存放的容器中夾出,即可同時進行細菌涂布,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又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又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又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又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1,根據本技術最佳實施例,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I和夾持端2,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之上,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1-2厘米。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2厘米。優選地,所述棒身I的形狀為圓錐形棒身11。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為空心圓錐夾持端21。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與所述棒身I的末端。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上設有防滑條紋3。所述防滑條紋3可以保證細菌涂布棒在用鑷子夾持時的穩定性,不會因左右搖擺而影響涂布效果。在日常實驗中,本最佳實施例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制成I、取一個實驗室常用的200 μ L吸頭,將其尖端部分過酒精燈火焰,封口 ;2、用不銹鋼鑷子在距吸頭尖端部分1/3處90度彎曲;3、對吸頭整體消毒。在使用時,只需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空心圓錐夾持端21,用其棒身I平推菌液,即可達到細菌涂布的功能。使用后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在消毒容器中消毒,清潔干凈后集中存放。如圖2所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I和夾持端2,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之上,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I. 5-2厘米。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2厘米。優選地,所述棒身I的形狀為圓柱形棒身12。優選地,所述所述夾持端2為空心圓柱夾持端22。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與所述棒身I的末端。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上設有防滑條紋3。所述防滑條紋3可以保證細菌涂布棒在用鑷子夾持時的穩定性,不會因左右搖擺而影響涂布效果。在使用時,只需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空心圓柱夾持端22,用其棒身I平推菌液,即可達到細菌涂布的功能。使用后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在消毒容器中消毒,清潔干凈后集中存放。如圖3所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I和夾持端2,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之上,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I. 5-2厘米。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2厘米。優選地,所述棒身I的形狀為圓柱形棒身12。優選地,所述所述夾持端2為空心圓柱夾持端22。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的軸向中心處。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上設有防滑條紋3。所述防滑條紋3可以保證細菌涂布棒在用鑷子夾持時的穩定性,不會因左右搖擺而影響涂布效果。在使用時,只需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空心圓柱形夾持端22,用其棒身I平推菌液,即可達到細菌涂布的功能。使用后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在消毒容器中消毒,清潔干凈后集中存放。如圖4所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I和夾持端2,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之上,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 度為I. 5-2厘米。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2厘米。優選地,所述棒身I的形狀為圓柱形棒身12。優選地,所述所述夾持端2為工字型連接條23。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與所述棒身I的末端。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上設有防滑條紋3。所述防滑條紋3可以保證細菌涂布棒在用鑷子夾持時的穩定性,不會因左右搖擺而影響涂布效果。在使用時,只需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工字型連接條23,用其棒身I平推菌液,即可達到細菌涂布的功能。使用后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在消毒容器中消毒,清潔干凈后集中存放。如圖5所示,本技術第五實施例,一種細菌涂布棒,包括棒身I和夾持端2,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之上,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I. 5-2厘米。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的長度為3厘米,所述棒身I的長度為2厘米。優選地,所述棒身I的形狀為圓柱形棒身12。優選地,所述所述夾持端2為工字型連接條23。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I的軸向中心處。優選地,所述夾持端2上設有防滑條紋3。所述防滑條紋3可以保證細菌涂布棒在用鑷子夾持時的穩定性,不會因左右搖擺而影響涂布效果。在使用時,只需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工字型連接條23,用其棒身I平推菌液,即可達到細菌涂布的功能。使用后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在消毒容器中消毒,清潔干凈后集中存放。實施本技術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對于現有的細菌涂布棒,本細菌涂布棒沒有用于手持的柄身部分,體積僅為現有細菌涂布棒的1/5 1/6,大大節省了生產原料。由于體積的縮小,本細菌涂布棒能夠集中存放在容器中,每次實驗后可以集中消毒備用,縮短了實驗用具的準備時間。當需要使用時,只需使用鑷子夾住本細菌涂布棒的夾持端2,將其從存放的容器中夾出,即可同時進行細菌涂布,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倉泛。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技術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細菌涂布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身和夾持端,所述夾持端垂直設置于所述棒身之上,所述夾持端的長度為2?3厘米,所述棒身的長度為1.5?2厘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菁,
申請(專利權)人:莊菁,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