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穩定,耐久性強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其中,鋼管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沿著鋼管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和外加強筋,所述的外加強筋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小于內加強筋的厚度和分布數量;上述的鋼管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內層混凝土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內加強筋上開設多個內通孔;上述的鋼管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防銹層,所述防銹層包括鋼管的外表面澆注的外混凝土層;在外混凝土在澆注前,布置在鋼管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的網狀鋼筋;還包括可以拆卸的鋼管四周加裝的外殼模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混凝土結構件,具體涉及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
技術介紹
鋼管混凝土在現在的建筑中非常普遍,現有的鋼管混凝土在以下兩點上有待提高一是,鋼管本身的加強,由于鋼管的結構目前越來越高,必要的在鋼管上要設置加強機構,但是鋼管上設置加強機構后澆注混凝土時,在加強機構邊緣容易產生縫隙,反而降低了鋼管混凝土的整體牢固性;二是,鋼管的防銹處理,很多鋼管混凝土大都暴露于戶外,常年累月,一些防銹漆等保護層容易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穩定,耐久性強的鋼管混凝土結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管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沿著鋼管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和外加強筋,所述的外加強筋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小于內加強筋的厚度和分布數量;上述的鋼管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內層混凝土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內加強筋上開設多個內通孔;上述的鋼管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防銹層,所述防銹層包括鋼管的外表面澆注的外混凝土層;在外混凝土在澆注前,布置在鋼管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的網狀鋼筋;還包括可以拆卸的鋼管四周加裝的外殼模具。進一步的是上述鋼管的外加強筋上開設外通孔。更進一步的是上述內加強筋和外加強筋上通孔的形狀不規則,各個通孔的形狀也不一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管上設置內外加強筋,結構穩定牢靠,內外加強筋上均設有開孔,保證了內外混凝土層在加強筋四周不易產生縫隙;鋼管的防銹層通過直接澆注混凝土而成,耐久性強。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內層混凝土,2-內通孔,3-內加強筋,4-外通孔,5-鋼管,6-外加強筋,7-外層混凝土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圖I示出了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如圖所示,本技術中,鋼管5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5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沿著鋼管5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3和外加強筋6,為了在保證整個鋼管混凝土剛性的基礎上降低成本,上述的外加強筋6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可以小于內加強筋3的厚度和分布數量,內加強筋為主要加強機構; 上述的鋼管5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 1,內層混凝土 I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為了讓內層混凝土 I的內加強筋3的邊緣處不產生縫隙,上述內加強筋3上開設如圖I所示的內通孔2 ;為了對鋼管5進行牢靠的防銹處理,上述的鋼管5的外表面澆注有外混凝土層7,外混凝土 7在澆注前,需要對整個鋼管混凝土結構進行優化首先,為了讓混凝土能牢靠的固定在鋼管5的外表面,可以在鋼管5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鋼筋,形成網狀;另外,為了能整齊的澆注出外混凝土層7,在澆注前,為鋼管5四周加裝外殼模具,將外層混凝土 7澆注于該外殼模具與鋼管5之間,燒注完成后,將外殼模具卸掉即可。進一步的,上述鋼管5的外加強筋6上開設外通孔4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加強筋3和外加強筋6上通孔的形狀不規則,各個通孔的形狀也不一致。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技術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權利要求1.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管(5)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5)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其特征在于沿著鋼管(5)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3)和外加強筋(6),所述的外加強筋(6)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小于內加強筋(3)的厚度和分布數量; 上述的鋼管(5)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 I ),內層混凝土( I)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內加強筋(3)上開設多個內通孔(2); 上述的鋼管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防銹層,所述防銹層包括鋼管(5)的外表面澆注的外混凝土層(7);在外混凝土(7)澆注前,布置在鋼管(5)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的網狀鋼筋;還包括可以拆卸的鋼管(5)四周加裝的外殼模具。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5)的外加強筋(6)上開設外通孔(4)。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加強筋(3)和外加強筋(6)上通孔的形狀不規則,各個通孔的形狀也不一致。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穩定,耐久性強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其中,鋼管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沿著鋼管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和外加強筋,所述的外加強筋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小于內加強筋的厚度和分布數量;上述的鋼管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內層混凝土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內加強筋上開設多個內通孔;上述的鋼管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防銹層,所述防銹層包括鋼管的外表面澆注的外混凝土層;在外混凝土在澆注前,布置在鋼管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的網狀鋼筋;還包括可以拆卸的鋼管四周加裝的外殼模具。文檔編號E04C3/34GK202672342SQ20122040009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專利技術者王斌, 王曉龍, 徐亞麗 申請人:王斌, 王曉龍, 徐亞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管(5)為整個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架,鋼管(5)為長方體結構,垂直于地面設立,其特征在于:沿著鋼管(5)的垂直方向間隔安裝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內加強筋(3)和外加強筋(6),所述的外加強筋(6)的厚度以及布置數量小于內加強筋(3)的厚度和分布數量;上述的鋼管(5)內部澆注有內層混凝土(1),內層混凝土(1)為本鋼管混凝土的主支撐結構,內加強筋(3)上開設多個內通孔(2);上述的鋼管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防銹層,所述防銹層包括鋼管(5)的外表面澆注的外混凝土層(7);在外混凝土(7)澆注前,布置在鋼管(5)的外表面上交錯焊接的網狀鋼筋;還包括可以拆卸的鋼管(5)四周加裝的外殼模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斌,王曉龍,徐亞麗,
申請(專利權)人:王斌,王曉龍,徐亞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