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筋加強板,主要用于室內吊頂。它包括主板、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分別固定在主板的兩側,凸形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條,凹形連接件上開有凹槽,插條與凹槽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包括上板面與下板面,上板面與下板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與上板面和下板面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的間距為4.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的間距為7.15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天花板的強度更大,不易破裂,鋪設更平整。(*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天花板,特別是一種雙筋加強板,主要用于室內吊頂。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房屋的裝修也越來越講究,房屋頂面也開始鋪設各種天花板。目前的天花板質量不一,而且強度不夠,受到震動或擠壓時容易破裂;另外天花板與墻面之間固定不牢固,容易產生空隙,鋪設不平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強度大,鋪設精密牢固的雙筋加強板。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筋加強板,包括主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分別固定在主板的兩側,凸形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條,凹形連接件上開有凹槽,插條與凹槽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包括上板面與下板面,上板面與下板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與上板面和下板面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的間距為4. 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的間距為7. 15mm。加強筋用于加強主板的強度,兩條加強筋組合成雙筋使主板的強度更大。本技術所述的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的厚度與主板相同,三者注塑成一體;所述的凸形連接件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插條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上表面與主板的上板面水平對齊,下表面與主板下板面水平對齊;所述的凹形連接件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凹槽位于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間,上底面與主板的上板面水平對齊,下底面與主板下板面水平對齊,上底面上設置有一條釘位槽。保證天花板在對接時保持平齊,不會有水平凹凸的情況,鋪設更加平整。本技術所述的主板、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的材料為塑鋼型材,主要成分是PVC,性能優良,耐腐蝕,抗老化,環保。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結構設計合理,天花板的強度更大,不易破裂,鋪設更平整。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板,11上板面,12下板面,2凸形連接件,21插條,22上表面,23下表面,3凹形連接件,31凹槽,32上底面,33下底面,4加強筋,6釘位槽,7釘子。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I 圖2,本實施例包括主板I、包括凸形連接件2和凹形連接件3,凸形連接件2和凹形連接件3分別固定在主板I的兩側,凸形連接件2上設置有插條21,凹形連接件3上開有凹槽31,插條21與凹槽31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I包括上板面11與下板面12,上板面11與下板面12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4,加強筋4與上板面11和下板面12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4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4的間距SI為4. 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4的間距S2為7. 15mm。加強筋4用于加強主板I的強度,兩條加強筋4組合成雙筋使主板I的強度更大。本實施例中,凸形連接件2和凹形連接件3的厚度與主板I相同,三者注塑成一體;所述的凸形連接件2包括上表面22和下表面23,插條21位于上表面22和下表面23之間,上表面22與主板I的上板面11水平對齊,下表面23與主板I下板面12水平對齊;所 述的凹形連接件3包括上底面32和下底面33,凹槽31位于上底面32和下底面33之間,上底面32與主板I的上板面11水平對齊,下底面33與主板I下板面12水平對齊,上底面32上設置有一條釘位槽6。保證天花板在對接時保持平齊,不會有水平凹凸的情況,鋪設更加平整。參見圖2,使用時,將天花板兩兩對接,一塊天花板的插條21插入另一塊天花板的凹槽31,兩者互相匹配,直到插條21不能插入為止;此時凸形連接件2的下表面23與凹形連接件3的下底面33緊密接觸,并且互相水平對齊,保證所有天花板水平對齊,鋪設平整。同時將釘子7釘入釘位槽6,并且穿過凹形連接件3的上底面32,釘入墻中,而釘子7的末端位于釘位槽6中;由于釘子7的末端位于釘位槽6中,不占用凹槽31中的位置,因此不會擠壓插條21使天花板對接不平整。本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制作主板I的大小以及主板I中加強筋4的數量。一般情況下,主板的寬度L為20cm,主板的厚度H有三種型號,分別為8. 5mm、9. 5mm和I.05mmo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說明具體形狀和尺寸的,則該零件可以為與其結構相適應的任何形狀和尺寸;同時,零件所取的名稱也可以不同。凡依本技術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雙筋加強板,包括主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分別固定在主板的兩側,凸形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條,凹形連接件上開有凹槽,插條與凹槽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包括上板面與下板面,上板面與下板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與上板面和下板面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的間距為4. 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的間距為7. 15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筋加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的厚度與主板相同,三者注塑成一體;所述的凸形連接件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插條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上表面與主板的上板面水平對齊,下表面與主板下板面水平對齊;所述的凹形連接件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凹槽位于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間,上底面與主板的上板面水平對齊,下底面與主板下板面水平對齊,上底面上設置有一條釘位槽。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雙筋加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的材料為塑鋼型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雙筋加強板,主要用于室內吊頂。它包括主板、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分別固定在主板的兩側,凸形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條,凹形連接件上開有凹槽,插條與凹槽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包括上板面與下板面,上板面與下板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與上板面和下板面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的間距為4.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的間距為7.15mm。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天花板的強度更大,不易破裂,鋪設更平整。文檔編號E04F13/075GK202672576SQ2012203388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專利技術者馬再良 申請人:浙江普特陽光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筋加強板,包括主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凸形連接件和凹形連接件分別固定在主板的兩側,凸形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條,凹形連接件上開有凹槽,插條與凹槽互相匹配;所述的主板包括上板面與下板面,上板面與下板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加強筋與上板面和下板面垂直并固定;所述的加強筋每兩條為一組,一組中兩條加強筋的間距為4.15mm,每兩組相鄰加強筋的間距為7.1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再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普特陽光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