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用于提高機械式自動變速器中離合器控制精度。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特別之處是:所述機構還包括從動齒輪、螺桿、螺母,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螺桿、螺母螺旋傳動連接,螺母固定不動;所述從動齒輪套裝在螺桿一端、與螺桿周向固定,螺桿另一端設有離合器撥叉掛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齒輪、螺桿組合傳動控制機構,利用螺旋傳動可以在等轉數的條件下,通過設定合適的螺距達到精確控制螺桿移動距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有效提高汽車自動變速箱離合器的控制精度,從而提高了換擋舒適性和汽車動力性,使其在同類機械式自動變速箱車型中占有競爭優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變速器部件,特別是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屬汽車變速器
技術介紹
裝有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具有駕駛舒適、能減少駕駛者疲勞的優點。自動變速器汽車能根據路面狀況自動變速變矩,駕駛者可以全神貫注地注視路面交通而不會因換擋而分散注意力,因此,自動變速器汽車已成為現代轎車配置的一種發展方向。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變速器轎車的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自動變速器汽車的能性 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是常用自動變速器的一種類型,機械式變速器可以較好地解決傳動系和發動機工況的匹配問題,以提高整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目前,機械式自動變速器中的離合器控制機構多采用齒條式機構來完成,通過控制電機來去驅動與齒條嚙合的齒輪轉動,進而根據齒輪的轉動來進行齒條軸向方向上的位移。這種結構,基于齒輪齒條傳動的嚙合特性,存有控制精度低,加大了控制難度,進而影響車輛整體的舒適性和動力性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之缺陷而提供一種可提高控制精度的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本技術所稱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種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它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特別之處是所述機構還包括從動齒輪、螺桿、螺母,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螺桿、螺母螺旋傳動連接,螺母固定不動;所述從動齒輪套裝在螺桿一端、與螺桿周向固定,螺桿另一端設有離合器撥叉掛鉤。上述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所述從動齒輪的內孔中對稱設置貫通的凹槽,所述螺桿上與凹槽相對應處設有船形槽,凹槽與船形槽扣合形成兩個對稱的空腔,各空腔中設有滾珠,滾珠直徑與空腔高度匹配。上述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所述各空腔中設有三個滾珠,三個滾珠直徑之和小于船形槽的底邊長度。本技術針對現有機械式自動變速器中離合器控制采用齒輪齒條傳動控制精度低的問題進行了改進,采用齒輪、螺桿組合傳動控制機構,其中齒輪傳動將轉動傳遞到螺桿,通過螺桿、螺母組成的螺旋傳動實現由圓周到直線的運動轉換,利用螺旋傳動可以在等轉數的條件下,通過設定合適的螺距達到精確控制螺桿移動距離的目的。本技術可有效提高汽車自動變速箱離合器的控制精度,從而提高了換擋舒適性和汽車動力性,使其在同類機械式自動變速箱車型中占有競爭優勢。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如下1.電機,2.主動齒輪,3.從動齒輪,4.凹槽,5.滾珠,6.船形槽,7.螺桿,8.螺母,9.離合器撥叉掛鉤。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1,本技術包括電機1,在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2,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傳動連接,從動齒輪3套裝在螺桿7的一端,螺桿7與螺母8螺旋傳動連接,螺母8為固定件,在螺桿的另一端設有掛扣在離合器控制撥叉上的離合器撥叉掛鉤9。仍參看圖1,為實現螺桿與從動齒輪間既能同速轉動又能相對移動的運動要求,在從動齒輪3的內孔中對稱設置貫通的凹槽4,在螺桿7上與凹槽相對應處設有船形槽6,凹槽與船形槽扣合形成兩個對稱的空腔,各空腔中設有三個滾珠5,滾珠直徑與空腔 高度匹配,三個滾珠直徑之和小于船形槽6的底邊長度。仍參看圖1,本技術工作過程如下當需要控制離合器的結合或分離時,由控制系統控制電機I輸入正向或反向電流,帶動主動齒輪2轉動,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3轉動。從動齒輪通過凹槽4、船形槽6和滾珠5形成與螺桿7之間的周向固定,使螺桿與從動齒輪同速轉動。由于螺桿7與固定不動的螺母8之間螺旋傳動連接,所以螺桿在轉動的同時還做軸向移動,軸向移動的距離由螺桿的螺距和螺桿的轉數確定??梢愿鶕娏髡伎毡?、齒輪傳動比和螺桿的螺距計算得到螺桿的位移量,改變螺距參數即可以精確調整螺桿位移量。螺桿的位移會通過離合器撥叉掛鉤9帶動離合器控制撥叉動作,使離合器產生一定的移動,實現自動控制離合器動作的目的。當螺桿軸向位移時會帶動滾珠5在船形槽6內移動,當滾珠移動到船型凹槽的兩端位置時,船形槽會對滾珠起到限位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它包括電機(I),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2 ),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還包括從動齒輪(3 )、螺桿(7 )、螺母(8 ),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螺桿、螺母螺旋傳動連接,螺母固定不動;所述從動齒輪套裝在螺桿一端、與螺桿周向固定,螺桿另一端設有離合器撥叉掛鉤(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齒輪(3)的內孔中對稱設置貫通的凹槽(4),所述螺桿上與凹槽相對應處設有船形槽(6),凹槽與船形槽扣合形成兩個對稱的空腔,各空腔中設有滾珠(5),滾珠直徑與空腔高度匹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空腔中設有三個滾珠(5 ),三個滾珠直徑之和小于船形槽(6 )的底邊長度。專利摘要一種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用于提高機械式自動變速器中離合器控制精度。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特別之處是所述機構還包括從動齒輪、螺桿、螺母,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螺桿、螺母螺旋傳動連接,螺母固定不動;所述從動齒輪套裝在螺桿一端、與螺桿周向固定,螺桿另一端設有離合器撥叉掛鉤。本技術采用齒輪、螺桿組合傳動控制機構,利用螺旋傳動可以在等轉數的條件下,通過設定合適的螺距達到精確控制螺桿移動距離的目的。本技術可有效提高汽車自動變速箱離合器的控制精度,從而提高了換擋舒適性和汽車動力性,使其在同類機械式自動變速箱車型中占有競爭優勢。文檔編號F16D28/00GK202674097SQ20122023818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專利技術者胡小龍, 郭小雷, 張占春, 李巖, 李孝軍, 李穎濤, 任向飛, 王勝濤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變速箱-離合器控制機構,它包括電機(1),電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還包括從動齒輪(3)、螺桿(7)、螺母(8),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螺桿、螺母螺旋傳動連接,螺母固定不動;所述從動齒輪套裝在螺桿一端、與螺桿周向固定,螺桿另一端設有離合器撥叉掛鉤(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小龍,郭小雷,張占春,李巖,李孝軍,李穎濤,任向飛,王勝濤,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