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肥料自動取樣設備,包括電機、儲存筒和取樣管;所述儲存筒開有取料口,該儲存筒與電機連接并由該電機驅動旋轉,所述取樣管為彎管,其一端固定在儲存筒上使取樣管的彎折方向與儲存筒的轉向一致,所述取樣管固定在儲存筒的一端并與儲存筒的內腔連通,另一端的端部形成取樣口,還包括干燥裝置,所述干燥裝置設置在儲存筒的內腔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肥料自動采用設備,設置了干燥裝置,可對進入儲存筒內的樣品進行干燥處理,因此可保證儲存筒內的樣品達到的干燥程度和散堆的肥料經自然蒸發后相當,使所取樣品盡可能地反映產品的真實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取樣設備,尤其是一種能夠在取樣的同時對所取樣品進行合理的干燥處理的自動取樣設備,該自動取樣設備可有效地保證所取樣品能夠正確反映整體內在質量。
技術介紹
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在出廠前對外銷售前均須經過檢測,以保證肥料的質量。目前大部分的復混肥料出廠前并沒有直接包裝,而是采用散堆的方式進行儲放,散堆的高度通常在2 10米之間,對于批量特別大的復混肥料散堆的高度則更高;人工取樣難以獲得肥料堆內部的樣品,所取樣品往往局限于肥料堆外部,無法反映肥料堆整體的質量。因此針對這些采用散堆方式儲放的復混肥料,可用專門的取樣機在生產過程中各 個環節之間輸送時進行取樣,這樣復混肥料生產中的轉產、開機、停機、設備異常故障等可能出現內含量偏差的異常時段的產品質量均能得到及時的監控。現有的取樣機均設置了儲存腔,所取的樣品須先進入該狹小、幾乎封閉的儲存腔內并存放一段時間;所取樣品在儲存腔內無法像散堆的肥料一樣進行自然蒸發,因此樣品在儲存腔內存放時容易吸濕,造成結塊、潮濕,甚至有效成分損失,難以反映產品的真實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在取樣的同時對所取樣品進行合理的干燥處理的自動取樣設備,該自動取樣設備可有效地保證所取樣品能夠正確反映整體內在質量。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肥料自動取樣設備,包括電機、儲存筒和取樣管;所述儲存筒開有取料口,該儲存筒與電機連接并由該電機驅動旋轉,所述取樣管為彎管,其一端固定在儲存筒上使取樣管的彎折方向與儲存筒的轉向一致,所述取樣管固定在儲存筒的一端并與儲存筒的內腔連通,另一端的端部形成取樣口,還包括干燥裝置,所述干燥裝置設置在儲存筒的內腔內。使用本取樣設備時,將其安裝在輸送帶的上方,保證取樣管的彎折的方向與輸送帶的輸送方向一致,且取樣口插入輸送帶上的肥料中。電機驅動儲存筒旋轉時,肥料經與儲存筒同步旋轉的取樣管的取樣口進入儲存筒內。由于本自動取樣設備的儲存筒內設置了干燥裝置,可對進入儲存筒內的樣品進行干燥處理,因此可保證儲存筒內的樣品達到的干燥程度和散堆的肥料經自然蒸發后相當,使所取樣品盡可能地反映產品的真實質量。作為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干燥裝置包括固定件和干燥劑,所述干燥劑由固定件安裝在儲存筒的內壁上。干燥劑通過物理方式將水分子吸附在自身的結構中,不會對儲存筒內的樣品的化學性質產生任何影響。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可以做以下的改進所述取樣管為可伸縮結構;實際取樣時,只須通過調節取樣管的長度,無須移動整個設備,即可保證取樣管的取樣口可插入到不同高度的肥料中,使用方便。作為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取樣管包括為直管的固定管和為彎頭的調節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在儲存筒上并與儲存筒的內腔連通,另一端套在調節管的一端外部,所述調節管的彎折方向與儲存筒的轉向一致;所述固定管和調節管之間鎖緊螺栓鎖緊。調整時,松開鎖緊螺栓即可調節整個取樣管的長度。本技術所述干燥劑為硅膠;硅膠是一種高活性吸附材料,屬非晶態物質,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劑,無毒無味,化學性質穩定,除強堿、氫氟酸外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而且硅膠吸附水分后,可通過常規的熱脫附方式將水分除去,可多次重復利用,降低干燥處理成 本。所述干燥裝置的固定件為篩網;篩網的結構簡單、規格多樣,可直接選擇市面上的成品,且安裝方便、成本低廉。所述篩網的孔徑O. 2mm。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所述儲存筒包括沿其旋轉軸方向對接的圓筒部分和錐形部分,所述錐形部分的大端與圓筒部分對接連成整體,所述取樣管的固定管固定連接在儲存筒的錐形部分上并與儲存筒的內腔連通;樣品經取樣管首先進入到儲存筒的錐形部分,并順著錐形部分的斜面落入較低的圓筒部分,避免已進入儲存筒的樣品在隨儲存筒的旋轉時掉出儲存筒。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所述儲存筒的取料口設置在圓筒部分,該取料口在儲存筒旋轉軸方向的長度與圓筒部分的高度相等;使得圓筒部分無死角,樣品能自由流出,不需人工清理。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還包括取料溜槽,該取料溜槽包括設置在對應儲存筒的取料口的位置。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還包括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轉換開關SR、接近開關KJ、交流接觸器KM、第一時間繼電器SJl、第二時間繼電器SJ2和中間繼電器KJ ;所述交流接觸器KM、第一時間繼電器SJl和第二時間繼電器SJ2的第一常開觸點并聯后串聯交流接觸器KM的主線圈的一端,所述中間繼電器KJ的第一常閉觸點和第一時間繼電器SJl的第二常開觸點并聯后串聯交流接觸器KM的主線圈的另一端,構成第一并列電路;所述中間繼電器KJ的第一常開觸點與第一時間繼電器SJl的主線圈串聯,構成第二并列電路;所述接近開關KJ的常開觸點與中間繼電器KJ的主線圈串聯,構成第三并列電路;所述交流接觸器KM的第一常閉觸點與第二時間繼電器SJ2的主線圈串聯,構成第四并列電路;所述第一、二、三和四并列電路并聯后串聯在轉換開關SR和電機I之間,第二時間繼電器SJ2的延遲時間大于第一時間繼電器SJl—秒以上,所述接近開關KJ設置在與儲存筒2對應的位置。本技術的控制電路工作原理如下取樣機啟動I、在正常情況下接近開關KJ為閉合狀態,常開觸點閉合。2、當轉換開關ISR轉到開檔位,中間繼電器KJl通過接近開關KJ常開觸點得電動作。時間繼電器SJl通過中間繼電器KJl常開觸點得電。同時時間繼電器SJ2通過交流接觸器KM常閉觸點得電。3、因為SJ2的時間大于SJl的時間,所以時間繼電器SJl先得電動作。在正常情況下時間繼電器SJ2不起作用。4、當時間繼電器SJl得電延時動作,交流接觸器KM通過時間繼電器SJl常開觸點得電動作;并通過自己的常開觸點自鎖。5、當交流接觸器KM通電動作時,電機啟動;接近開關KJ常開觸點斷開,中間繼電器KJl停電斷開,中間繼電器KJl常閉觸點合上,時間繼電器SJl停電斷開,時間繼電器SJl常開觸點斷開,交流接觸器KM常閉觸點斷開,時間繼電器SJ2停電斷開,時間繼電器SJ2常開觸點斷開。取樣機停止當電動機轉動一圈到達接近開關KJ的位置,接近開關KJ常開觸點閉合,中間繼電器KJl通電合上,中間繼電器KJl常閉觸點斷開,交流接觸器KM停電斷開。電動機停止。取樣機停止位置不正常取樣機由于慣性,檔板沒有停在接近開關的位置。當檔板在接近開關的位置時,中間繼電器KJl通過接近開關KJ常開觸點得電動作,中間繼電器KJl常閉觸點斷開,交流接觸器KM停電斷開。當檔板滑過接近開關的位置時,時間繼電器SJl沒到延時啟動時間就已經斷電,不能啟動。只有時間繼電器SJ2通過交流接觸器KM常閉觸點得電,延時合上,使交流接觸器KM通電合上。本自動取樣設備通過控制箱里的時間繼電器設置取樣頻率,通過電機帶動取樣筒運轉。時間繼電器可設置為0-99秒,通過測定每次取樣量的多少以及樣本量的多少來設定。對于肥料開機、轉產、停機樣可隨意設置取樣時間段,自動運行和停止。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熔斷器FU所述熔斷器FU設置在電機和總開關SR之間,用于整個電路的過載保護。在上述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一并列電路還包括熱繼電器RJ,間繼電器KJ的第一常閉觸點和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肥料自動取樣設備,包括電機、儲存筒和取樣管;所述儲存筒開有取料口,該儲存筒與電機連接并由該電機驅動旋轉,所述取樣管為彎管,其一端固定在儲存筒上使取樣管的彎折方向與儲存筒的轉向一致,所述取樣管固定在儲存筒的一端并與儲存筒的內腔連通,另一端的端部形成取樣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干燥裝置,所述干燥裝置設置在儲存筒的內腔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華,李秀旭,嚴學平,譚占鰲,周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