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無損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外墻體成凹槽形,在外墻體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在內墻體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在進入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在移出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在內墻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檢測室入口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在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及出口移動鉛門呈凹槽形,在內墻體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在地坑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在內墻體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無損檢測
,具體的說是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鋼瓶快速檢測輸送裝置是無損檢測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設備,現(xiàn)在現(xiàn)有的檢測輸送裝置不能夠實現(xiàn)鋼瓶連續(xù)的快速檢測,所以造成了檢測的效率不高,而且檢測需要人工搬運,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資源,工件在各工位之間進行輸送,為了保證流水線檢測的連續(xù)性,對工件在各工位之間的輸送時的速度、時間及距離都有嚴格的限制,現(xiàn)有的輥式輸送機無法做到這一點,滾輪式等高型液壓步進輸送機,可以精確控制工件輸送的速度、時間和位移,但只能將工件在固定的起始點之間輸送,不能實現(xiàn)工件的有選擇的輸送。在無損檢測中,鋼瓶的焊接處都要進行全面的無損檢測,而現(xiàn)有的無損檢測系統(tǒng)中,對鋼瓶的檢測不夠全面,由于設備的限制,只能通過人工轉換鋼瓶的角度來對鋼瓶進 行檢測,這樣既不方便,同時人工旋轉的角度不好掌控,很容易漏掉檢測點。射線管為無損檢測技術中的重要設備,通過射線管的射線對探測部分進行照射并通過探測器進行檢測,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的探測裝置,射線管為固定的,對需要探測的物品不能夠全方位的探測,特別是在待測品為大件不方便移動的時候,固定的射線管對檢測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另外如果對環(huán)件的待測品進行全方位檢測時,固定的射線管因為只能照射一個方向,對環(huán)件待測品不能夠全面檢測。因此,針對上述情況而設計出可以進行全方位,快捷的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正是技術人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實現(xiàn)無損檢測的快速化和全面檢測化,有非常好的實用效果。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外墻體成凹槽形,在外墻體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在內墻體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在進入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在移出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在內墻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檢測室入口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在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及出口移動鉛門呈凹槽形,在內墻體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在地坑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在內墻體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采用傳送裝置進行設計可以對待測品進行連續(xù)性檢測,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且檢測室與外界隔離開可以避免工作人員受到射線的損害,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有非常好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平面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左視剖面圖。附圖標記說明圖1-3的附圖標記說明1_外墻體;2_射線管;3_入口移動鉛門;4_待測品;5-出口移動鉛門;6-導軌;7_圖像探測器;8_檢測室鉛門;9_檢測室入口 ;10_進入通道;11_移出通道;12-照明燈;13_風缸;14_地坑;15-地坑蓋板;16_地坑;17_內墻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在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I、圖2、圖3所示,本技術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平面俯視圖及左視剖面圖,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1,外墻體I成凹槽形,在外墻體I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17,在內墻體17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10及移出通道11,在進入通道10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3,在移出通道11的內墻體17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5,在內墻體17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 9,檢測室入口 9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8,在進入通道10及移出通道11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3及出口移動鉛門5呈凹槽形,在內墻體17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14,在地坑14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15,在內墻體17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12,在地坑14上面還安裝有圖像探測器7。權利要求1.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外墻體成凹槽形,在外墻體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在內墻體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在進入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在移出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在內墻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檢測室入口 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在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及出口移動鉛門呈凹槽形,在內墻體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在地坑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在內墻體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無損檢測
,具體的說是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外墻體成凹槽形,在外墻體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在內墻體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在進入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在移出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在內墻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檢測室入口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在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及出口移動鉛門呈凹槽形,在內墻體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在地坑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在內墻體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文檔編號G01N23/00GK202676626SQ20122022267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專利技術者陶維道 申請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道青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損檢測系統(tǒng),由輸送裝置、擺動裝置、轉盤及輔助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系統(tǒng)外側為外墻體,外墻體成凹槽形,在外墻體中部設置有正方形內墻體,在內墻體與外墻體之間有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在進入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入口移動鉛門,在移出通道的內墻體上設置有出口移動鉛門,在內墻的正面還設置有檢測室入口,檢測室入口處安裝有檢測室鉛門,在進入通道及移出通道之間安裝有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經過入口移動鉛門及出口移動鉛門呈凹槽形,在內墻體的中上部設置有擺動裝置及轉盤,轉盤下方設置有地坑,在地坑上方設置有地坑蓋板,在內墻體上部還設置有照明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陶維道,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道青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