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包括支架、轉動設置在支架上的銜鐵、置于支架與銜鐵之間的磁軛和用于為銜鐵提供復位彈力的復位彈簧;支架包括兩側壁和連接兩側壁的連接壁,各側壁上均設有一個樞轉槽;銜鐵包括致動板、從致動板左右兩側邊緣突出的兩個樞轉凸臺、和位于致動板頂部的L形復位桿;銜鐵的各樞轉凸臺位于支架側壁上的相應一個樞轉槽中;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個側壁上設有限位缺口;所述銜鐵在與所述限位缺口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中的限位凸臺;所述銜鐵在沿其樞轉凸臺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中往復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較為合理緊湊、裝配和拆卸過程較為簡單、脫扣動作較為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斷路器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
技術介紹
斷路器作為低壓配電系統和電動機保護回路中的過載、短路、欠電壓保護電器,是應用極廣的產品。斷路器的結構一般由觸頭系統、滅弧裝置、操作機構、脫扣裝置、塑料外殼及可選附件組成。觸頭系統包括接在線路內成對設置的動靜觸頭,當斷路器所在線路發生過載、短路、欠電壓等故障時,在規定時間內打開動靜觸頭,切斷線路,保護線路和電源設備不受損壞;滅弧裝置用于熄滅動靜觸頭打開時產生的電弧;脫扣裝置包括熱脫扣裝置、電磁脫扣機構、欠壓脫扣機構;當線路發生短路時,短路電流流過脫扣裝置,磁脫扣機構動作,使操作機構脫扣,斷路器跳閘,實現對斷路器所在線路及負載的保護。 磁脫扣機構包括銜鐵、磁軛、彈簧、支架,現有的銜鐵通常將兩側部折彎,在兩折彎部對稱地開設通孔,頂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制動桿,支架兩側部對稱開設通孔,支架兩側部同時將銜鐵兩折彎部包絡,且銜鐵兩折彎部上的通孔均與支架兩側部上的通孔對應,便于支承軸分別通過支架兩側部上開設的通孔及銜鐵折彎部上開設的通孔從而將銜鐵與支架相容配,使得銜鐵可繞支承軸旋轉地支承在支架上。該結構的電磁脫扣機構中,銜鐵兩側部需折彎,其上還需開設通孔,不便于銜鐵的工藝加工;由于支架兩側部上的通孔要與銜鐵兩折彎部上的通孔對應以容納支承軸穿過,不利于節約零件,兩者的裝配繁瑣、費時,同時該結構要求整個電磁脫扣機構在裝入基座前就要完成銜鐵與支架的裝配,否則會對其他器件如雙金屬元件、操作機構等的安裝帶來阻礙;線路發生短路時,銜鐵轉動,其制動桿擊動操作機構中的牽引桿,銜鐵位置要與牽引桿相對應,即,規定了電磁脫扣機構在整個斷路器中的位置,故,銜鐵的位置、形狀、尺寸會對斷路器其他部件的形狀、尺寸及安裝方式產生影響,由此,必將影響到整個斷路器的體積,難于實現斷路器內部元件的緊湊化裝配及斷路器本身的小型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較為合理緊湊、裝配和拆卸過程較為簡單、脫扣動作較為可靠的用于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包括支架、轉動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銜鐵、置于支架與銜鐵之間的磁軛、和用于為銜鐵提供復位彈力的復位彈簧;所述支架包括兩側壁和連接兩側壁的連接壁,各側壁上均設有一個樞轉槽;所述銜鐵包括致動板、從致動板左右兩側邊緣突出的兩個樞轉凸臺、和位于致動板頂部的L形復位桿;所述銜鐵的各樞轉凸臺位于支架側壁上的相應一個樞轉槽中;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個側壁上設有限位缺口 ;所述銜鐵在與所述限位缺口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中的限位凸臺;所述銜鐵在沿其樞轉凸臺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中往復移動。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缺口的開口向上;所述銜鐵上的限位凸臺位于樞轉凸臺下方。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缺口的基本形狀優選矩形或凸字形。上述方案中,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勾掛在支架上,另一端勾掛在銜鐵復位桿上。本技術具有積極的效果(I)本技術中,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個側壁上設有限位缺口 ;所述銜鐵在與所述限位缺口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中的限位凸臺;所述銜鐵在沿其樞轉凸臺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中往復移動。本技術在裝配時,只需使銜鐵上的限位凸片擱置在限位缺口中即可達到對銜鐵轉動角度進行限位的目的,裝配和拆卸過程也較為簡單,采用此結構不必在將銜鐵裝配 在支架上之后再在支架的側壁上沖壓出限位凸臺的工序,制造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簡化,也保證了其脫扣動作的可靠性。(2)本技術中,所述限位缺口的基本形狀優選采用凸字形,該限位缺口能夠有效防止所述銜鐵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振動,使其整體從樞轉槽及限位缺口中滑脫導致該電磁脫扣機構散架,使其結合更為穩固可靠,不易發生故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中支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中銜鐵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所示標記支架1,側壁11,連接壁12,樞轉槽13,限位缺口 14,銜鐵2,致動板21,樞轉凸臺22,復位桿23,限位凸臺24,磁軛3,復位彈簧4,掛孔5,勾掛限位槽51。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圖I至圖4顯示了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I是本技術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中支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電磁脫扣機構中銜鐵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是一種用于塑殼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見圖I至圖4所示,包括支架I、轉動設置在所述支架I上的銜鐵2、置于支架I與銜鐵2之間的磁軛3、和用于為銜鐵2提供復位彈力的復位彈簧4 ;所述支架I包括兩側壁11和連接兩側壁11的連接壁12,各側壁11上均設有一個樞轉槽13 ;所述銜鐵2包括致動板21、從致動板21左右兩側邊緣突出的兩個樞轉凸臺22、和位于致動板21頂部的L形復位桿23 ;所述銜鐵2的各樞轉凸臺22位于支架I側壁11上的相應一個樞轉槽13中;所述支架I在其一個側壁11上設有限位缺口14 ;所述銜鐵2在與所述限位缺口 14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 14中的限位凸臺24 ;所述銜鐵2在沿其樞轉凸臺22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24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 14中往復移動。所述限位缺口 14的開口向上;所述銜鐵2上的限位凸臺24位于樞轉凸臺22下方。所述限位缺口 14的基本形狀是凸字形,該限位缺口 14的開口位于上部,使得所述銜鐵的限位凸臺24可直接擱置在該限位缺口 14中。所述支架I連接壁12和銜鐵2復位桿23上均設有掛孔5 ;所述復位彈簧4的一端勾掛在支架I掛孔5中,另一端勾掛在銜鐵2復位桿23上的掛孔5中。所述掛孔5的一側邊是波浪線,所述支架I和復位桿23在該波浪線處形成多個勾掛限位槽51,所述復位彈簧4的兩端均位于相應一個勾掛限位槽51中。本實施例具有積極的效果(I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I在其至少一個側壁11上設有限位缺口 14;所述銜鐵2在與所述限位缺口 14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 14中的限位凸臺24 ;所述銜鐵2在沿其樞轉凸臺22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24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 14中往復移動。本實施例在裝配時,只需使銜鐵上的限位凸片擱置在限位缺口中即可達到對銜鐵轉動角度進行限位的目的,裝配和拆卸過程也較為簡單,采用此結構不必在將銜鐵裝配在支架上之后再在支架的側壁上沖壓出限位凸臺的工序,制造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簡化,也保證了其脫扣動作的可靠性。(2)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缺口 14的基本形狀優選采用凸字形,該限位缺口能夠有效防止所述銜鐵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振動,使其整體從樞轉槽及限位缺口中滑脫導致該電磁脫扣機構散架,使其結合更為穩固可靠,不易發生故障。(3)本實施例中,所述掛孔5的至少一側邊是波浪線,所述支架I和復位桿23在該波浪線處形成多個勾掛限位槽51,所述復位彈簧4的兩端均位于相應一個勾掛限位槽51中;該種結構使得復位彈簧在使用過程中,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斷路器的電磁脫扣機構,包括支架(1)、轉動設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銜鐵(2)、置于支架(1)與銜鐵(2)之間的磁軛(3)、和用于為銜鐵(2)提供復位彈力的復位彈簧(4);所述支架(1)包括兩側壁(11)和連接兩側壁(11)的連接壁(12),各側壁(11)上均設有一個樞轉槽(13);所述銜鐵(2)包括致動板(21)、從致動板(21)左右兩側邊緣突出的兩個樞轉凸臺(22)、和位于致動板(21)頂部的L形復位桿(23);所述銜鐵(2)的各樞轉凸臺(22)位于支架(1)側壁(11)上的相應一個樞轉槽(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在其至少一個側壁(11)上設有限位缺口(14);所述銜鐵(2)在與所述限位缺口(14)相鄰的一側邊緣處還設有位于該限位缺口(14)中的限位凸臺(24);所述銜鐵(2)在沿其樞轉凸臺(22)轉動過程中,其限位凸臺(24)可在相應的限位缺口(14)中往復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開成,
申請(專利權)人:劉開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